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从2007年起,上市银行已经被要求执行新会计准则,而对于其他银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行新会计准则是大势所趋。国内新会计准则实际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IFRS)已经非常相似,银行可以考虑借鉴欧洲在执行IAS/IFRS时的经验。
系统改造策略
新会计准则和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核算差异,是指两套会计准则对会计事项在确认、计量、核算等方面的差异,如从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转变、收入的推迟确认与费用的提前确认等;二是披露差异,两套会计准则对会计事项的归类口径、报表信息披露项目方面的差异,如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向表内的转变、剩余期限信息的披露、存贷款披露信息的不同等。
虽然报表和披露是新会计准则的重要方面,但新会计准则的执行绝不仅仅是一个报表项目,而是会在银行的组织结构、政策、IT系统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并且会涉及从总行到分支行的各个层面。
到目前为止,很多银行都认同采取尽量不修改核心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的原有程序,而是附加处理程序或外挂能够按照新准则处理会计信息的会计引擎。在几年前欧洲的银行实施国际会计准则解决方案时通常也采取这样的方法,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银行业务往往都分别运行在许多系统中,系统之间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和接口,开发的年代、方法论、技术等可能都不一样,如果去修改业务系统,一蹴而就的可能性不大,只能一步步来,分期分批地进行修改;这样实施的时间必然会比较长,而且在前期的系统修改中很可能难以考虑全面对后期系统的影响,造成在后期的系统改造时又去修改前期系统。另一方面,如果日后会计准则又有所修改,上述工程可能要全部或部分重来一次。
如果采用附加处理程序或外挂会计引擎的方法,理论上不需对原有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进行大的改造,而是都将结果数据传输给会计引擎,集中按新会计准则进行估值。通常用这种方案会将估值的结果再传入报表系统出具各种监管和分析报表。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首先原系统中和新会计准则相关的部分都只和会计引擎进行数据传输并构建接口,原系统之间的接口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其次当会计准则有进一步的修改时,只需对外挂的会计引擎进行修改,工作量大大降低;而且新会计准则的计算是在会计引擎中进行,后续出报表也是在报表系统中,不会占用业务系统的资源和影响其性能。当然,即使采用外挂的方案,由于新会计准则对数据质量的要求有很大改变,比如每笔交易需采集的信息种类比以前增加,所以也不可避免的需要修改业务系统,扩充功能,甚至改变系统外业务流程。
国际会计准则解决方案
SAP国际会计准则解决方案构建在银行分析器基础上,是银行管理解决方案中的后台管理组件。它是建立在会计系统中符合IAS/IFRS逻辑的集中的过账引擎,运用集中的方法和计算确保了数据完整性;任何针对IAS的变化都可以在一套集中的系统中进行处理,由于无需改变银行的业务系统,所以没有运营风险,不会增加业务系统的负担。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大陆金融业务会计准则介绍
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