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货膨胀会计的初步研究(1)

时间:2020-10-0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权威机构预测今年我国的通货膨胀享有可能接近4%,为此,通货膨胀会计又一次引起业内人士关注。

早在十九世纪初,西方就开始研究通化膨胀会计。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会计界对此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许多见解和设想。笔者对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通货膨胀对现行会计模式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工作主要是依据《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的。《制度》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对资产、负债、权益、成本、费用和收入等会计要素规定了相应的核算要求。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购买力下降,原先的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存在依据发生了动摇,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客观性原则与稳健性原则的涵议也发生改变。此时,仍旧按照传统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势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引起一连串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有:一是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现值脱节,成本信息被扭曲,货币资产的购买力发生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历史成本相对于现行成本被低估;二是账面利润虚增,部分流动资产无形中被转作利润,易造虚盈实亏;三是由于资产消耗与补偿不平衡,削弱了企业再生产能力,使得资本难以保全,会侵害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四是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管理层、投资人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五是造成企业财务分配关系模糊和财务状况混乱;六是企业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二、通货膨胀会计的规律

1、通货膨胀期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一物般会遭受货币购买力损失;持有实物资产一般会获得持产利益。

这是因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的金额是固定不变的,但它们所代表的实际购买力却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与此相反,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负债的价格一般是变化的,但它们所蕴藏的购买力却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是个别物价变动和币值变动交叉影响的结果,个别资产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通常情况下是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趋势一致的。所以,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实物性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也上涨,而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实际购买力要下降。

2、技术进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抵消作用,并且会导致个别资产的价格下跌。

先进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原有商品的价值遭到贬损。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能使一些产品的性能提高,用途增加,消耗下降,从而加速了商品特别是机器设备贬值。实践证明,技术进步具有使某些商品价格永久下跌的趋势。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一般物价水平呈爬坡上升状。但高科技领域的某些商品像电脑等的价格却一降再降。我们在研究通货膨胀会计时,必须充分认识技术进步对物价变动的影响,以便对特定行业、特定产品以及一般企业具体资产价格的特殊性予以足够重视,恰当地反映其价格变动情况,提供确实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3、通货膨胀时期,传统会计程序会导致资产低估,少摊费用,虚计收益,企业的资本会受到侵蚀,生产经营能力受到削弱。

当物价上涨时,传统的会计程序仍然按照低于市价的历史成本进行资产计价,以这个被低估了的资产价值为基础来分配、归集费用,当然会使摊销的费用额度低于生产经营的实际耗费,从而导致以较低的历史成本与较高的现行收入相配比的情况,造成收益不实。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收益分配,实际上是吞食资本,因为原有资本的耗费在价值上未能按现行价格水平得到足额补偿,必然无力替换实物,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势必会削弱。

三、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目前的会计模式主要有:传统成本会计;不变币值会计,即调节价格水平的传统会计;现行价值会计,即现行成本会计;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即调节价格水平的现行成本会计。后三种均为通用的通货膨胀会计。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