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审计准则是由政府审计部门或会计职业团体制定的,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格,规范和指导审计人员职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按照规范对象的不同,审计准则可分为独立审计准则、政府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的目的是为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建立标准和提供指南。一、中日独立审计准则简介我国第一批独立审计准则于1995年12月正式颁布并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到2002年3月止,中国先后制定了五批独立准则。包括独立审计准则序言、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及三个相关基本准则(即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和后续教育基本准则)、27项具体准则、10项实务公告和4个职业规范指南,累计46个项目,中国已初步建立了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日本的独立审计准则称为《一般公认审计准则》,是1964年日本经济安定部以美国会计师协会1947年10月版的《审计准则草案》为蓝本制定的。该准则几经修订,已成为日本职业会计师从事审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主要包括审计准则、审计实施准则和审计报告准则三部分,分别对公认会计士任职能力、职业行为、基本审计程序及审计报告进行了规范。二、中日独立审计准则的比较中国与日本同为东亚重要的国家,由于两国间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两国在审计准则方面存有许多共性的内容。但与日本一般公认审计准则相比,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在强调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同时,突出了中国国情,既推动了中国CPA走向国际经济大舞台,又着眼于解决国内审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等特点,所以二者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中日独立审计准则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1.制定机构的比较日本的民间审计准则是由日本大藏省所属的企业会计审议会制定和发布,属于政府部门规章的范畴,从而使日本的审计准则具有官方制定的特点。日本的企业会计审议会是大藏省下属证券局的一个机构,也是负责制定会计准则的惟一机构。它的前身是企业会计制度对策调查会,其成员包括公认会计师、企业家、证券交易所的代表、学者和政府官员。1953年该调查会移交大藏省,改名为“企业会计基准审议会”,后又改名为“企业会计审议会”,它是一个权威性很高的机构,因此其负责制定的审计准则权威性高、约束力强。我国独立审计准则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的独立审计准则组负责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组的成员由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和科研院校方面的专家组成。在审计准则制定方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要依法接受财政部和审计署的监督和指导,因此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较多的体现了政府的意志。同时由于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机构是财政部,从而又使其具有政府规范的性质,这无疑赋予了审计准则很高的权威性和很强的约束力。2.制定目标的比较日本审计准则的制定属于国家管理主导型,其审计准则的制定目标主要有三个:(1)满足政府税务部门的要求;(2)规范审计职业行为,保证审计质量;(3)分清责任,维护审计人员的正当权益。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目标有四个:(1)建立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的权威性标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行为,促使注册会计师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有效发挥其签证与服务作用;(2)促使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按照统一的职业标准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水平;(3)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4)建立与国际审计准则相衔接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使中国注册会计师按照国际通行的职业标准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大陆与台湾民间审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论我国《公司法》法定审计模式的选择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