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企业会计内控是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如何建立企业会计内控是当前小型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有关小型企业的会计内控谈谈初浅的认识。关键词:小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
一、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控认识不到位
小型企业管理者由于文化水平、眼界的限制,往往认为凭个人的直接控制和直接观察来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就足够了,不必依靠现代管理技术来监督经营的全过程。此外,着重眼前成本、不设置内控机构是小企业的实际状况所决定,也表明了小型企业经营管理者内对部控制不够重视。
(二)组织机构不完善
在经营权和所有权未曾分离的状况下,小型企业会计内控结构的建立还有待时日。有的小企业形式上虽然也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真正的法人治理机构并未到位,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基本上是一套人马,一年开一次会,把董事会在形式上过过堂,顾不上什么授权和监管,也谈不上会计内控。讲到强化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十分认同,但谈到要加强会计内控,总认为监督、监管会增加人员,增加麻烦,增加费用。
(三)配套机构不健全
相当数量企业内控制度较为简单,很不配套。个别企业甚至没有书面的内控制度。有的小企业,虽说已建立会计内控制度,但达不到《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财政部示范性文件提出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小型企业人治痕迹明显,甚至在生产经营中不受制度约束。
当前,报上刊载不少企业和董事长、经理贪污挪用巨额公款,难道这些企业没有会计内控制度吗?不是,而是这些企业在高层管理人员操纵下,会计内控制度已无法约束企业领导者这种行为的发生,这就是企业会计内控呈现极限状态。
小型企业的会计内控更容易呈现极限状态。原因在于:小型企业从成本效益考虑,内部监督机构不齐;只重视程序监督,对高层难以监督;小型企业集体审批不严,民主监督气氛不浓;处在小型企业重要岗位、关键岗位的或为高层的心腹或为裙带关系,对高层管理者的行为不敢抵制。
小型企业会计内控呈现极限状态给企业带来的只能是莫大的损失。从企业内部来制止这种极限状态是困难的,只有寻求外部监督(上级和社会)来减少内部控制的极限状态。扩大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覆盖面,提高小企业外部审计的频率,让“经济警察”真正发挥作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止小企业会计制度失控的有效办法。
(四)不相容职务分工有限
小型企业由于人数少,不可能按照会计内控制度的要求做到详细分工,一般一个人都要兼职好几项工作,例如出纳与会计、记账与核账、总账和明细账、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容职务均由一个人承担,工勤考核与工资造表、工资发放由同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经手等。
(五)内部考核奖惩力度不够
有的企业虽然也设有一些奖惩制度,但制度的设计缺乏检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没有完全制度化,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加之无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二、小型企业会计内控的特点分析
为了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必须健全基本的会计控制制度,小型企业会会计内控制度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强调针对性和适应性
要根据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财务记录的薄弱环节和企业容易出现错弊的细节来制定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小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应方便各部门、员工在实际中运用、针对性强,切实可行。
(二)强调落实
会计内控需要有文字的制度,作为工作的规范,渗透于各个管理环节。有些办事规则已是约定俗成的规范,也要形成文字,使其持之以恒,不能随意更改。制度落实于文字后,更需要加强对执行情况的关心与监督。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