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中职工薪酬的特殊关注(1)

时间:2020-10-17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关键词:概念盈余管理经营业绩分析特殊关注

引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关于职工薪酬的概念,列举职工薪酬在公司盈余管理中的形式,以及在与营业绩分析的关系,介绍在审计中的关注方法、

一、职工薪酬的概念及其确认
(一)职工薪酬的概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
1、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存货成本或劳务成本。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3)除上述(1)和(2)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确认为当期费用。
2、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按照上述1的口径处理。
3、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的核算
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费用:
(1)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
(2)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二、职工薪酬在公司盈余管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利用职工薪酬的成本费用化与资本化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
当公司职工薪酬在公司成本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大时,职工薪酬可能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即当公司经营业绩较差而公司在进行大规模基建时,公司可能将部分从事生产经营的职工列入工程人员之列,将其薪酬资本化,从而降低当期成本费用,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相反,当公司业绩较好而公司希望适当降低盈利时,则可能将部分从事基建职工薪酬列入生产经营人员之列,从而实现增加当期成本费用,达到适当降低盈利的目的。
(二)通过隐瞒或虚构职工人数进行盈余管理
通过隐瞒或虚构职工人数进行盈余管理是利用职工薪酬进行盈余管理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其表现形式有在公司经营业绩较差时将部分职工的薪酬在母公司或者合并范围外关联企业列支,在公司业绩较好时将母公司或合并范围外关联企业人员职工薪酬在公司列支,以及直接隐瞒员工人数,支付其薪酬时计入借款或往来款,或者虚构职工人数,增加职工薪酬支出,对这部分职工薪酬进行账外核算等等。
(三)利用提前或延后确认因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费用:即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但是实践中当公司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负债较大时,公司可能根据当年经营业绩情况进行盈余管理,即当公司业绩较好时则提前进行解除劳动关系给予补偿的处理,而当公司业绩较差时则退后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补偿的处理。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