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思考(1)

时间:2020-10-17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一、资产管理公司现状及面临的风险上世纪末,金融风险及不良资产问题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认真分析国内金融问题和汲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国有4大商业银行成立了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集中管理和处置从商业银行收购的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风险的管理,资产管理公司的重要任务就是根据金融资产的风险特性和风险程度,贯彻“合规为先,风险为本”的经营理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或化解风险,同时防范与经营风险相伴的道德风险。(一)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1、经营性风险。不良资产从剥离、收购、管理到处置各个环节都面临着信用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业务衍生风险等。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资产本身就隐含着各类体制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化解既有风险与潜在风险,控制继发性风险是资产管理公司防范经营风险的难点所在。2、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内部人员经营道德风险。由于资产处置真实价格难以准确衡量,少数AMC员工可能会低价处置手中的不良资产以换取个人利益,使得决策层建立的控制机制流于形式。(2)拖延处置道德风险。由于AMC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制约,导致最终不能实现最大限度地回收资产的目标,不得不增加国家损失和负担的一种潜在风险。(二)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1、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不一致。国家作为所有者希望AMC将不良资产变现价值最大化或资产损失最小化,而AMC经理层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激励不相容的问题。2、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由于不良资产真实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差较大,难以根据报表进行监控,如果国家以不良资产回收率和回收速度来考核,就容易使AMC片面追求回收率和回收速度,廉价出售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3、所有者与经营者对经营结果所负责任不对等。AMC经理人员对于公司经营不善的后果承担极其有限的责任,甚至因此可能诱使经营者冒风险与外界的不法人员合谋,牺牲国家利益谋取私利。4、由于剥离的金融资产本身的特殊性和不良资产市场的不成熟性等多方面原因,使不良金融资产的剥离处置过程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二、内部审计监督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伴随AMC向商业化推进,提升资本效率,完善经营管理,防范道德风险和经营性风险将成为审计关注的焦点。因此,原有的以不良资产处置为中心,以制度合规性为主要内容的审计将势必向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推进。内部审计领域将更多地涉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效益审计等,内部审计的地位也将随之更加突出。将通过预测、决策、控制、模拟、分析、评估等手段,从事前和事中的角度来测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找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弱点,提出加强资产管理公司经营管理的建设性建议,供管理层决策参考。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月,个方面。(1)识别和防范风险,从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人手,在接收,管理和处置的各个环节查找漏洞,测定风险点和风险度,进而帮助公司及时查错纠弊,并对既成损失提出应对策略等。(2)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积极协助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和健全。(3)在部门风险管理中发挥协调作用,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公司,以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风险。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浅议审计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