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风险日趋复杂,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内部审计模式,成为内部审计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论述企业内部审计在新形势下如何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转型。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内审工作转型
近年来,中国内审协会提出了内审工作转型的要求。放眼世界,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地位很高,原因是他们已经实现了工作转型,不再把一般的查错防弊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而是从审计的角度直接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服务。实现转型、拓展审计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地位,是中国内部审计的必由之路!
一、什么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以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具体来说,它是一种基于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通过综合评价企业经营风险,对企业所处社会和行业的宏观环境、企业战略目标和关键经营环节进行分析,以确定审计工作的实质性测试范围、时间和程序的一种审计方法。它具有以战略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将审计重心前移以及注重运用分析性程序几大特点。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推进企业内审工作转型中的作用
1.运用其战略性,为内审工作准确定位。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因此内部审计要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而服务,这是内审工作的基本定位。内部审计应该立足于战略观,首先关注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关注管理层关心的问题,不能把审计的重点仅仅放在价格上,而应从服务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评价管理系统的风险,从制度上提建议,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2.运用系统性,探寻企业经营风险。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的一个细胞,同时企业各部门又是企业的各个细胞,因此如何权衡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企业长期运营至关重要。内部审计必须深入考虑这些因素,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首先,从基层层面了解公司运营难点,在职能处室之间进行调研,了解其管理瓶颈;其次,要关注领导关心的问题,了解管理层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内部审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权衡各个风险点,选择企业增值性强、管理层关注的审计项目进行立项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性和前瞻性作用。
3.运用重心前移性,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现代内部审计的新目标是为企业增值和改善运营提供服务。内部审计除及时、准确地向管理层报告有关查错防弊和资产保护信息之外,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围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内部审计师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将审计重心前移,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并举的转变,防止管理层战略决策失误,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增加企业价值、改善企业运营。
4.运用注重分析性,对企业经营进行多元风险评估。分析性复核程序是现代风险审计的重要程序,内部审计师执业时注重从微观入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识别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在数据分析时不但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也要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工具上借鉴现代管理方法,把战略分析、绩效分析、财务分析及前景分析等分析工具运用到风险评估之中,使风险因素不再惟一,变一元风险评估为多元风险评估,使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更加可靠。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刘玲君
国外客户质量审计对我国原料药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关于审计项目后评估的思考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