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中与独立审计有关的一些问题的思考(1)

时间:2020-10-1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按照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的安排,目前《公司法》修订工作已经开始。本文拟结合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实际,就《公司法》中与独立审计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的思考与建议。

应创设多种企业组织形式给市场主体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

会计师、律师、评估师、房地产师等专业鉴证机构属于非赢利性中介组织,既不是企业,也不是政府,而是界于两者之间的法定特殊专业鉴证组织,承担着保护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知情权的披露职责。如果按照《公司法》登记,就可能会使鉴证职业商业化、专业人士商人化,危及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体系应通过选取专家、设定特定组织形式来行使对这些职业的准入许可的权力,可以阻止由非传统职业服务造成的社会和经济损失的发生。建议明确《公司法》一般规定不适用于鉴证组织,创设“专业公司”(LLC或LLP);组织形式,规定特殊的设立条件,使其承担特定的专业责任;或者规定公司法不适用于专业鉴证组织,在合伙法等实体法中增加有限责任合伙(LLP、LLLP等)的组织形式。

中介鉴证机构设立审批应当适应行政许可制度改革,不搞前置审批

按照《行政许可法》,能够由行业自律组织自律解决的,或能够通过监督实现的,不搞行政许可,由自律组织通过自律机制解决。执业机构设立属有法定条件和程序的,特别是以注册会计师个人资格为前提的,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就应给予许可。而且,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企业设立基本上实行“准则主义”,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即可“出生”。所谓“特许设立”公司几乎没有了,对于各种商事活动不再限制,而是通过各种刺激来鼓励。

国外注册会计师成立事务所的程序:一是多数为由行业协会注册登记——办理税务登记;二是一些法院登记(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税务登记;三是个别国家州政府发许可证(美国)——税务登记。一般只有选择公司制的事务所才要到工商局注册。

建议:修改《公司法》第27条“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有关部门审批的,应当在审计设立登记时,提交批准文件。”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设立的批准权,实行许可制度。

适应市场经济主体社会责任性的要求扩大法定审计范围

各国注册会计师法定审计的起源虽然不同,实施中也各有特色,但是从结果看,基本上是殊途同归。特点之一,从最初的商事企业审计,到“所有”公司性企业审计。具体地看,大陆法系国家因筹资方式不同,其资本市场相对英美法系国家资本市场欠发达,但对企业接受独立审计的要求却很严格,更加强调企业的社会公共产权性,重视对企业利益各方资产求索权的保障;而英美法系国家,对资本市场筹资的上市公司严格一些,重视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对其他各类公司相对宽松一些。特点之二,出于对公众投资者的保护,无论是《商法》、《公司法》或是《证券法》的起源,对于上市公司等公众性公司的独立审计都通过单行法律做强制性规范。特点之三,虽然有人认为,对于公众性企业之外机构的公众化程度应当进行必要的评判,但几乎所有市场化国家,都实行对公营机构、公益事业,如医院、学校等,甚至政府经济性活动进行独立审计。总体上看,目前各国基本上是针对企业、社会组织、机构的公众化程度决定是否进行独立审计,因此,也表明社会经济生活对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依赖呈不断增强的趋势。

建议:第一,通过《公司法》确定企业公开性和社会性,一旦达到规定的规模条件,不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都实行法定年度审计制度。也就是说,一方面上市公司应实行年度会计报表法定审计制度,另一方面,从企业的社会公众性程度、企业的社会问责性等角度考虑,决定是否聘任审计师。第二,公司法应明确注册会计师从事公司、企业年度财务报告法定审计的专属性。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考虑到设立成本,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如德国、法国、日本分为大中小公司,除了小型公司外,一律接受法定审计;德国商法规定有50名领薪员工的公司就要实行法定审计,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性。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