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比较(1)

时间:2020-10-20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功能和局限,并将其与政府会计功能作出比较,指出政府会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关键词:预算会计政府会计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是以前苏联预算会计制度为蓝本建立起来的,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广大纳税人对政府财务收支行为进行监督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预算会计制度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改革后的新制度于1998年开始实施至今。但遗憾的是,这次改革没有实质性突破,只是一次改良而已,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政府部门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长期以来没有取得进展。
笔者认为,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放弃传统的预算会计,重新选择新的方向——政府会计,才是改革的根本出路。会计功能是最能代表一种会计模式的本质特征的因素,因此,本文拟通过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的会计功能的分析和比较来论证政府会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预算会计的会计功能

会计功能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问题,即会计信息为谁服务的问题。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规范主要是针对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没有专门针对预算会计的目标发布过任何会计规范。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61条规定:“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各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基础。”因此,可以认为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是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信息使用者。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规定为行政单位的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规定为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因此,我国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也是本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决定了会计制度的本质,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可以说是为政府自身服务的,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方便纳税人对政府资金运用情况的监督,而是方便政府自身对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可以说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仍然定位于一种政府对于预算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信息系统,其本质特征是政府的自律性财务约束,是古代官厅会计的一种沿袭。

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假设理论变迁及优化
现代商业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应用探讨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