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点的选择与设置(1)

时间:2020-10-24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随着注册会计师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审计风险的观念和意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所接受。但是,如果没有一套审计风险的控制机制和风险防范技术及其在审计实务中的有效运用,要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仍然是纸上谈兵。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是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实施审计程序的实质性测试时,通过建立审计风险点,及时发现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和漏报,以此来防范和抵御市计风险的一种模式。

建立审计风险点的意义

建立审计风险点的含义,是在会计报表最容易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地方,设置风险点,以此来提醒和警示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引起重视,并且提供识别、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的具体操作意见。

在目前我国所处的市场经济阶段和审计环境中,建立审计风险点十分必要,它的意义可归纳为;

1、通过建立审计风险点,给审计人员以必要的提醒和警示,有利于发现问题,避免遗漏,合理判断。

2、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和资源对最易发生审计风险的领域和关键点,加以重点防范和抵御,这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做法。

3、审计风险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如果我们把整个事务所多年执业总结出来的会计报表错报漏报的常见形式、会计报表作假的手段和特征以及一个时期内会计、审计的倾向性问题作为风险点,昭然于全体审计人员,审计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4、中注协已经制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我们把建立审计风险点的模式,理解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的一个方面,通过培训、实施、督导、咨询和监控,合理保证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并使审计项目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审计风险点的选择和设置

审计风险点对审计人员起着导向作用,因此它的选择和设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和谨慎,精心设计和制订。

风险点的选择和设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根据事务所多年执业的审计实践来考虑。如果是一人成立多年的老所(指在脱钩改制前已成立多年),完全可以总结自身积累的审计经验、曾经发生过的诉讼案或者审计失败的教训等等,来选择和设置审计风险点。同时结合考虑事务所的规模大小、业务范围、自身能力诸因素。实践出真知,审计风险点的建立来自于审计实践。

2、根据媒体(专业书籍、专业报纸和专业杂志等)介绍的案例和信息,经过自己的分析、筛选,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收录到我们的风险点中去,保护自己,降低风险。

3、根据国际会计公司总结的审计经验来考虑。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避免再走弯路。

审计风险点的基本内容

审计风险点的基本内容有六个方面组成:名称;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表现形式;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应实施的审计程序;编制审计报告时的考虑。

第一项风险点的名称设计要求既简洁又明确。定位要准确,点题切中要害,让审计人员一眼看去就明白意思、引起关注。

第二项是风险点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科目考虑要全面,尽量避免遗漏。本项目的设置有利于审计人员对风险点查找及审计。

第三项反映的是风险点意见的表现形式,即会计报表中错报、漏报的现象。错误的舞弊的形式以及会计作假的手段和特征。提供给审计人员加以识别。

第四项反映的是风险点讨会计报表的影响,审计风险集中在审计报告和已审计过的会计报表之中。要建立会计报表审计的风险点,势必要研究风险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研究风险点对报表使用者可能造成的危害和误导,从而考虑应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发表的审计意见。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审计对策
浅议对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的审计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