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的革命
任何一项生产活动都是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构成,在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中,劳动者是会计人员,劳动对象是企业的资金流所产生的信息,劳动工具则是纸张、笔墨、算盘等。由于软件技术的发展,目前,我们的一些会计软件就已经宣称“不需要懂会计”。在将来,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将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全国除了为数不多的会计研究人员之外,目前这种核算型会计人员将不再需要,系统开发人员、硬软件维护人员、操作人员将取代传统的会计人员,财务分析将成为未来会计人员、员的主要责任。劳动工具则是由各种电子设备、软件、磁介质组成,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将实现“无纸化”。劳动对象不仅包含企业资金流产生的信息,还有企业的实物流产生的信息。
二、对数据处理流程与方法的革命
在会计电算化中,用“RAM(读写寄存)”替换了“ROM(只读寄存)”,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提供无限自由的空间,再加上计算机提供的信息稳定、可靠,使多环节、低效率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失去了意义。在手工条件下“ROM(只读寄存)”的信息只能阅读,不能改写。即已登记过的凭证不能够使用,已登记过的帐项不能再调整。在“ROM(只读寄存)”的限制下,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必须建立一套复杂的、低效率的、多环节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即现行的手工会计循环。在电算化系统中,用“数据库”替代了“帐”,因为“数据库”是以“RAM(读写寄存)”方式存在的,其内容可以随意编排,反复使用,对数据库进行一定的操作处理即可直接得到财务报表,各种“帐”,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也使与之相适应的平行登记、过帐、结帐、对账等技术方法丧失了存在的依据。
同时电子计算机强大、可靠的运算能力还让在会计实务检验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用来检验实务工作是否正确的最基本方法“平衡验证”(包括试算平衡、总帐与明细帐平衡、单项与合计平衡、横行与竖行平衡等)成为画蛇添足之举、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工作将大大简化,会计循环将简化为:
输入(原处理(由计算输出(所需要
始数据)——〉机进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