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硕士论文提纲范文一
摘要3-5
Abstract5-6
1绪论10-22
1.1研究背景及目的10-11
1.1.1研究背景10-11
1.1.2研究目的11
1.2研究意义11-12
1.2.1理论意义11
1.2.2现实意义11-12
1.3文献综述12-19
1.3.1跨国并购文献综述12-15
1.3.2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15-19
1.3.3文献述评19
1.4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9-21
1.4.1研究方法19-20
1.4.2研究内容20-21
1.5本文的创新点21-22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2-27
2.1跨国并购相关概念22-23
2.1.1并购的含义22
2.1.2跨国并购22-23
2.1.3跨国并购的动因23
2.2理论基础23-27
2.2.1交易成本理论23-24
2.2.2产业组织理论24-25
2.2.3组织学习理论25
2.2.4企业并购理论25-27
3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历程及特点27-31
3.1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27-28
3.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28-31
3.2.1跨国并购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8
3.2.2跨国并购主体两元化28-29
3.2.3跨国并购区域偏好发达国家29
3.2.4行业分布较集中29-30
3.2.5并购方式为“抓住弱点吃小鱼”30
3.2.6并购的支付方式较为单一30-31
4实证分析31-41
4.1研究假设31-34
4.2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34
4.3理论分析与变量设计34-36
4.3.1被解释变量34
4.3.2解释变量34-36
4.4构建模型36
4.5数据分析36-39
4.5.1描述性统计36-37
4.5.2相关性分析37-38
4.5.3线性回归分析38-39
4.6实证结果分析39-41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41-44
5.1本文研究结论41
5.2政策建议41-42
5.2.1加强企业自身发展,提高经济实力41-42
5.2.2恰当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42
5.2.3加强企业的国际化经验42
5.2.4正确看待企业规模与跨国并购的关系42
5.3局限性及展望42-44
参考文献44-47
附录一47-48
附录二48-53
致谢53-54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4
会计学硕士论文提纲范文二
摘要4-5
Abstract5-6
目录7-9
1绪论9-17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9-10
1.1.1研究的背景9
1.1.2研究目的9-10
1.1.3研究意义10
1.2文献综述10-14
1.2.1退市制度效果及影响研究10-12
1.2.2中外退市制度对比研究12
1.2.3企业绩效指标研究12-14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4-15
1.3.1研究内容14-15
1.3.2研究方法15
1.4研究创新点15-17
2相关制度和理论17-21
2.1退市制度17-18
2.2ST和*ST制度18-20
2.3公司绩效评价理论20-21
3理论分析21-25
3.1影响我国退市制度实施效果的原因分析21-23
3.1.1退市标准21-22
3.1.2行政干预22
3.1.3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到位22-23
3.2新退市制度对ST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23-25
4实证研究25-38
4.1退市新规对ST公司业绩影响的回归分析25-33
4.1.1财务指标设定25-26
4.1.2样本选取26
4.1.3因子分析绩效分组26-29
4.1.4提出假设29-30
4.1.5变量的选择与定义30-31
4.1.6模型构建31
4.1.7描述性统计分析31-32
4.1.8回归分析32-33
4.2ST公司在退市新规前后业绩趋势的研究33-37
4.2.1样本选取33
4.2.2样本数据来源33
4.2.3因子分析33-36
4.2.4均值检验分析36
4.2.5新增指标分析36-37
4.2.6研究结论37
4.3本章小结37-38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8-41
5.1研究结论38-39
5.2政策建议39-41
6研究局限与展望41-42
参考文献42-46
附录46-47
后记47-48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8
会计学硕士论文提纲范文三
摘要4-5
Abstract5-6
1绪论10-14
1.1研究背景10-1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11
1.3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11-12
1.4研究方法12-13
1.5创新点13-14
2文献综述14-21
2.1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文献综述14-16
2.1.1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涵义、本质的研究14
2.1.2关于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14-15
2.1.3小结15-16
2.2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文献综述16-18
2.2.1盈余管理工具论16-17
2.2.2资产价值毁损观17
2.2.3稳健性17
2.2.4小结17-18
2.3关于坏账准备政策的文献综述18-21
2.3.1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必要性18
2.3.2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18
2.3.3企业坏账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18-20
2.3.4坏账准备政策的影响因素20
2.3.5小结20-21
3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21-29
3.1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理论21-26
3.1.1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概念21-22
3.1.2会计政策的分类及主要内容22
3.1.3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22-23
3.1.4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假设23-26
3.2会计准则中关于坏账准备政策的规定26-29
3.2.1坏账准备的内涵26
3.2.2坏账准备的判断标准26-27
3.2.3坏账准备的估计27
3.2.4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27-29
4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影响因素研究:实证分析29-41
4.1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影响因素29-32
4.1.1业绩压力29-30
4.1.2政治成本30
4.1.3债务契约30-31
4.1.4资金压力31
4.1.5报酬契约31-32
4.2研究设计32-35
4.2.1假设的提出32-33
4.2.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3-34
4.2.3变量与模型34-35
4.3实证结果及分析35-41
4.3.1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与计提比例的基本情况35-38
4.3.2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38-39
4.3.3回归分析39-41
5坏账准备计提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千金药业的案例分析41-49
5.1千金药业基本情况介绍41-42
5.2千金药业坏账准备计提时间的问题分析42-44
5.3千金药业中期不计提坏账准备的合理性分析44-45
5.4千金药业中期不计提坏账准备的影响因素分析45-47
5.5千金药业2013年、2014年中期报告的跟踪分析47-49
6研究结论、建议与局限性49-52
6.1研究结论49
6.2政策建议49-51
6.3研究局限与展望51-52
参考文献52-56
附录56-59
后记59-60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