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前教育是个人终生教育的起点,是为义务教育做铺垫的。完善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有利于全体公民的终生发展,并对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及社会的和谐有巨大的积极影响。2010年,国务院提出要想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须坚持普惠性原则。本文研究的主题就是探索安徽省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实现路径。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统计分析法对安徽省的学前教育普惠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安徽省学前教育还存在财政性投入比例较低、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幼师队伍力量薄弱以及公办园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随后,通过对江苏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安徽省可以借鉴江苏省在学前教育大力度的财政投入、重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保障幼师待遇、普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以及改革办园体制方面的先进经验。
最后,通过对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借鉴,提出安徽省应落实政府职责,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尤其是财政性投入;合理分配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与质量监管体系;以公办园及民办普惠园为重点推动多元办园体制的发展,从而推动安徽省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实现。
摘要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造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核心内容,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造力是指一个人创立制造新事物的能力。个人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受智力,人格,认知风格,自我概念,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在理论基础上,由创造力人格入手,通过对大学生创造力及其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大学生创造力与其家庭教养、创造力与其学校教育的影响关系”等心理机制,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品质,以倡导“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实证参数和实践策略。
本文研究方法基于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线性统计分析。采用美国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7.0,对调查资料做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基本数据描述分析(FrequenciesDescriptives)、变量相关分析(Correlations)、多元回归分析(Repression)。
主要分析: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影响的回归分析、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影响的回归分析等多元线性统计分析。并创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美国结构方程模型(SEM)软件AMOS7.0,拟合模型1:“S1父母教养方式--R1大学生创造力积极品质--创造力影响”,“S2各级学校教育--R1大学生创造力积极品质--创造力影响”结构方程预测模型。
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1)本研究探索了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机理机制。研究发现,父母各20种教养方式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有显着影响,对创造力人格的发展与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其中,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安慰、宽容、赏识、鼓励、民主、行为参与对大学生创造力人格与创造力活动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惩罚、羞辱、迁就、溺爱、过度保护、剥夺、否认对大学生创造力人格与创造力活动的发展有消极的影响。
(2)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核心机制是:以行为参与和鼓励为主的积极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均有积极影响;以惩罚为主的消极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均有消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适度的归罪、责骂、专制、羞辱与干涉限制等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创造力人格发展与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3)本研究探索了各级学校教育影响大学生创造力的机理机制。研究发现,从幼儿园至大学的各级教育所开设课程均对大学生创造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在学前教育中,手工、游戏、体育、节日演出对大学生创造力人格的发展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有积极的影响,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美术、常识教育有消极影响;在基础教育中(中小学教育),数学、化学、体育、语文、音乐、品德教育对学生创造力人格的发展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有积极的影响,历史、英语、物理、地理教育有消极影响;在大学教育及各类社团活动中,大学思政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课、科技类社团、大学课外活动和文娱爱好、大学科技类公选课、大学社会公益型社团活动、大学兴趣爱好型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造力人格的发展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有积极的影响,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类公选课、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有消极影响。
(4)在各类成长教育影响总评中,父母教养方式,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都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积极的影响作用;学前教育对创造性人格中的冒险性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但本研究由于学校和研究者方面的限制,仅在高校中取样,全部以大学生为被试,代表性不足,结论的普遍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仅是大学生单方面的自评,缺乏他评、实验等其它方法的交叉论证,其客观性有待考察;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格特征、智力水平、认知风格、自我概念等,而本研究是从成长环境方面着手,只调查了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的内容,还有其他并未涉及因素,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都将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探索和完善。
研究大学生的创造力是个庞大而系统的工作,而本论文仅从家庭教养与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作了研究,本课题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做出以下努力:
深入理论探索,找出更多的对创造力起促进作用的原理与方法;深入实践研究,采用更加客观,系统的试验方法进行纵向跟踪调查,进一步完善调查数据的普遍性,以期在本领域有更大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依赖于外在的硬件条件的保障,又需要得到内在的软件条件的保障。在幼儿园教育系统内部的软件条件主要就是指的就是教师和幼儿之间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无论是从幼儿个体发展的需求,还是从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来看,教师和幼儿之间所结成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现实生活中,教师和幼儿之间所结成的人际关系,在幼儿园不同场景中都有一些不良的表现,既有直接的“虐童”层面的师幼关系表现,又有间接的融合于教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幼关系表现,还有在游戏活动中的师幼关系表现。在幼儿园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不良的人际关系是制约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发展瓶颈,需要人们对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实然关系状态进行梳理,同时还需要从应然建构的角度提出建构设想。
选择以对话理论为基础对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是对话理论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种拓展。之所以选择以对话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是因为对话理论的关注点与幼儿教育中的师幼关系具有一定的契合度。对话理论的出现是基于对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凸显和反思的过程而提出的,所关注的是一种关系存在。
而教师和幼儿之间所存在的具有不同表现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关系存在,是由于教师对幼儿的主体性认识不全面而形成的。从这一意义上看,选择对话理论作为基础对教师和幼儿之间所结成的人际关系进行实践和理论反思具有本真价值。
以对话理论为研究基础对师幼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思路上需要从教师和幼儿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共同体为基本研究内容,以现象学所要求的回到事实本身的研究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理论思辨为基本的研究路径;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文献法为理论性资料和历史性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以观察法作为对现实师幼关系表现进行考察的方法,以思辨法作为对现象进行理论描述以及文本解释的方法。
具体而言,也就是从幼儿教育中的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的现实表现入手,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师幼关系的不同表现,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师幼关系进行反思。以对话理论为基础对历史层面的师幼关系进行考察,其目的在于梳理出不同师幼关系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对话理论为基础对现实层面的师幼关系进行反思,其目的在于对现实师幼关系的不良表现加以描述和解释。在历史性资料和现实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提出对话型师幼关系的构建。
遵循着上述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需要对对话理论进行一个追根溯源的阐释。
今天人们所提到的对话理论至少包括语言层面的对话、哲学层面的对话等不同的含义,无论哪个层面的对话都拥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从哲学对话理论为例,其发展就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先后经过了三个不同的阶段:重客体阶段、重主体阶段以及主客体统一的阶段,在这三个基本的阶段中,其所体现出的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断的尊重,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不断重视的过程,体现出了主体间性、精神性、参与性(或生活性)等特征。
其次,以对话理论为基础对师幼关系进行历史和现实层面的反思。在进行师幼关系反思之前,先要简要的对教育与对话的关系进行一个大致的梳理,可以发现对话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总是抱持着或隐或现的联系,并且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教育中的对话所具有的是对话的表层含义,也就是作为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而出现的,并未涉及到对话的本质内在含义。以宏观的教育和对话的关系为基础对历史层面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教师和幼儿之间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不同人际关系,其影响根源在于不同时期教师所形成的儿童观;对现实的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能够看出,教师和幼儿之间所形成的师幼关系是“非对话”的师幼关系,是以简单口头语言的对话形态替代本真意义的对话,其主要特征体现为:师幼关系的单向度,教师对幼儿的灌输性、强制性以及封闭性作为其基本特征的。这种师幼关系既存在与教师和幼儿的直接交往过程中,又存在于由教师所选择的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还存在于幼儿成长必须的游戏活动中。再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师幼关系进行反思后,提出对话型师幼关系的构建。对话型师幼关系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包括:主体间性、中介的多种可能性、共同建构性和没有压制性。对话型师幼关系在现实教育场景中的表现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划分,既有基于深度的划分,又有基于广度的划分,还有基于具体场景的划分,不同的对话型师幼关系的具体表现特征各有差异,但是在具体的构建方面又都具有一致性。在对话型师幼关系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加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对话型师幼关系构建的可能性、构建条件、构建原则以及构建策略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论述和说明。
在对话的诸多特征中,未完成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就决定了对以对话为基础进行的研究具有未完成性。在幼儿教育中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对话观念,更新自己的儿童观和学习观,提升自己的对话型师幼关系构建的策略,使教师自身成为一个主动构建对话型师幼关系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