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论文摘要

时间:2020-11-04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

分析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研究涉域宽广,研究对象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许多领域。尽管大多数分析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对象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研究却都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相关内容涉及正义、平等、自由、剥削、意识形态、道德的客观性、道德相对主义等。

伍德、柯亨分别在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普遍主义的视角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展开激烈的争论,开启了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在这一争论中,柯亨与罗默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罗默更加重视机会平等,而柯亨更加重视结果平等,其平等观更加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理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类自由,布伦克特、佩弗、卢克斯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做了系统的重建。布伦克特早期从自我控制与决定、交往对象化、共同体三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进行了深刻的重构,但是后期转向了“美德伦理学”的自由观,逐渐远离了马克思主义自由的轨迹。佩弗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定义为自我决定的机会,通过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进行自由理论的重构,尤其是消极自由的重构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的重要发展。卢克斯认为马克思的自由与边沁等人的狭隘自由观不同,是一种与卢梭、黑格尔等哲学家的自由相类似的宽泛的自由观。埃尔斯特、柯亨、罗默都认为资本主义剥削是不正义的,但他们对剥削的价值性维度的解读并不是以剩余价值论的事实性描述为理论基础,因此,“资本主义剥削不正义”之道德判断缺乏客观基础。

道德是不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不是虚假意识?这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伍德与米勒将道德解读为意识形态的幻象,从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尼尔森承认马克思曾经做过“道德是意识形态”的论断,但认为这只是道德社会学的论断,而不是道德认识论的论断,是对剥削阶级道德的批判,而不是对无产阶级道德的否定。佩弗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下了一个定义:妨碍人类福祉或者妨碍人类状态的改善或提高的理论体系。毋庸置疑,尼尔森与佩弗的理解比伍德的理解更加接近马克思主义的本意。马克思主义立足于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论述意识形态,对维护现存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持否定态度,但是对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则持肯定态度,这样也驳斥了“道德是意识形态”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反对道德的观点。

既然马克思主义具有道德理论,那么它属于目的论还是义务论?德里克?艾伦将其解读为功利主义,佩弗则将其解读为混合义务论。这些解读实际上都是片面的解读。本论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既不是功利主义,也不是单纯的义务论,但并不是与此两者完全无关,而是包含了目的论与义务论的双重维度。

唯物史观会导致某种形式的道德相对主义吗?唯物史观会对道德理论提供客观性的基础吗?佩弗、威廉?肖、尼尔森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唯物史观不会导致任何形式的相对主义。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待唯物史观的态度,威廉?肖、尼尔森认为唯物史观是科学,对其予以坚定的支持;佩弗对唯物史观的态度则显得较为踌躇。本论文认为:唯物史观本身具有两个维度:事实性维度与价值性维度。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事实性描述为马克思主义从价值性角度批判现存社会制度、倡导未来更加美好的社会制度奠定了客观性的事实基础。不但如此,事实性维度与价值性维度通过历史主义原则以及实践中介的沟通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以一种相互缠结的“双螺旋体式”的结构被应用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尤其是被应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描述与评价。分析马克思主义囿于其特殊的细节分析方法、反对辩证法,囿于狭隘的事实与价值、相对与绝对、唯物史观与道德理论的二分视野,遗忘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原则与实践原则,因此没有合理解决唯物史观与道德理论的关系问题,而这正好从反面指明了超越分析马克思主义并重建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基本路径。

摘要

平等思想,无论中外,古已有之。然而真正作为现代性的核心价值观念,平等思想是由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所呈现出来的。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资产阶级首次提出了“自由、平等、下载”的口号,表达了全球化时代资产阶级对人权平等的阶级诉求和时代要求。但是,近代人权平等观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它只解决了平等的形式问题而没有解决平等的内容问题。真正将人的平等的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的是马克思。马克思通过世界历史理论阐述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平等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思想与中国实际、与中国传统平等思想结合起来,从而全面而系统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平等的认识与实践。毫无疑问,平等思想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毛泽东的平等思想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平等观的科学思想,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平等观的科学内涵。本文拟从毛泽东人类解放平等观的形成与发展、理论建构、主要内容、方法论等四个方面,对毛泽东平等思想作比较系统的阐述。

在中国,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建立一个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自由平等的国家,是毛泽东一生追求的伟大目标,因而平等思想是贯穿毛泽东思想轨迹的一条主线。毛泽东在经历了对中国传统平等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对中西方近代平等思想的反思与批判、对马克思人类生存与解放理论的吸取与创新之后,形成了具有鲜明阶级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人类解放平等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成果。

劳动、权利、解放,是毛泽东平等思想的三个基本范畴,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矛盾,构成了毛泽东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从而使毛泽东平等思想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为科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首先,劳动价值论是毛泽东平等思想的理论根基。毛泽东把劳动作为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准、分析平等问题的基本依据。毛泽东认为,通过劳动来改造人,是解决平等问题的根本手段;劳动者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是建立平等社会的真正动力。其次,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是毛泽东平等思想的核心。毛泽东认为,争取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平等理想的现实路径。

权利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基础条件。现实斗争必以争取‘平等权利为中心,而理想追求在于人的彻底解放。在毛泽东平等思想体系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常常表现出某种张力,也使毛泽东解放的思想更加丰富。最后,毛泽东关于解放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力的解放、人民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三个方面。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社会平等和人类的解放;人民解放,是毛泽东平等思想的主体定位,在毛泽东时代,这实质上就是人民争取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争取权利是实现解放的前提条件,也是现实切入点;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也是毛泽东平等思想的终极价值取向。毛泽东平等思想的价值取向既与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平等观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直指20世纪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解放主题,包括争取独立、扞卫国家主权、建立平等外交关系以实现民族的解放,提升人民地位、解放人的个性以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倡导国际主义、推动世界和乎、高扬大同理想以最终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毛泽东对于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社会平等的推进,都是着眼于广大劳动阶级的彻底解放,这是毛泽东人类解放平等观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在政治平等方面,毛泽东青年时代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平等诉求,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他致力于推进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的平等和政治民主的制度建构,通过争取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利、提高民众的政治表达能力以推进政治表达平等;通过民主选举、国家管理和政治运动以推进政治参与平等;并以实行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代表制、政治协商制和尝试“大民主”,探索政治平等的制度保障;在实现平等的方式上,毛泽东强调用革命的方式实现政治平等,包括既用革命破坏不平等的现存政治制度、消除政治压迫,又包括用革命孕育新的平等政治制度;在平等的保障上,尽管制度建设与革命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毛泽东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平等方面,毛泽东致力于实现全体劳动人民占有的平等、分配的平等和发展的平等,通过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实现占有的平等,通过供给制试验、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和计划体制以实现分配的平等,通过公私兼顾、城乡统筹和民族自治以实现发展的平等。

在社会平等方面,毛泽东致力于破除传统中国社会的官本位思想、精英化倾向和“差序格局”,通过反封建法权、反等级特权、反官僚主义以及提倡午部参加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以破除官本位组织结构,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干群关系;通过大力提高普通劳动群众地位、改造知识分子,以消除传统文化中的精英化倾向,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体脑关系;通过推进人权平等、男女平等和人际关系平等,以革除传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毛泽东平等思想的方法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内在结构概括起来就是“一主两翼”.“一主”,就是“一分为二”.毛泽东认为,任何事物总是可以不断地“两分”下去,而分开的两方总是存在差异,“差异就是矛盾”,所以事物的平衡、平等是相对的,不平衡、不平等是绝对的,“一分为二”揭示了平等与不平等矛盾运动的永恒性,成为毛泽东观察、分析和解决平等问题的理论基本点。“两翼”,就是肯定方面的“自主自强”和否定方面的“不断革命”.“自主自强”着眼于通过砥砺心力、独立思考以强化主体,争取平等,获得解放;“不断革命”着眼于通过全面彻底的革命,以消灭不平等,获得解放。因为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所以,?独立自主“与”不断革命“是没有止境的,人类社会永远处在追求平等和解放的过程之中。

毛泽东平等思想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基本完成了中国现代平等观的理论建构,全面推动中国社会向着公平正义的目标迈进,并深入推进平等观念的大众普及。毛泽东平等思想也存在明显的道德化倾向、两极化思维模式和军事化偏好的理论偏颇和实践失误。毛泽东平等思想及其实践给我们的深辣启示是,必须正确认识平等的价值,正确把握平等的内涵,正确处理平等与自由、平等与效率、平等理想与实现手段之间的关系。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