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毕业论文摘要一:
本文从地质信息化工作即将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角度出发,以大数据(BigData)、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云计算(CloudComputing)等前沿技术在地质调查领域信息化工作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各种技术对推动地质信息化产生的影响及应用方案,提出了包括地质物联网、地质云计算平台、一体化显示等内容,探讨了相关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框架体系、应用模式等。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首次系统化地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地质调查领域的融合性技术框架;(2)初次提出了地质物联网的框架体系、物理部署,重点展开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地质资料管理、地质装备管理方面的应用方案,将其具体应用到公路高边坡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中,还展望了物联网在地质调查领域的应用前景;(3)提出了地质云计算平台的构建方法,设计了地质云计算平台总视图、体系结构,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软硬件资源管理,并给出了地学云存储搭建方法,基于SOA初步搭建地质云计算平台的原型系统;(4)提出了地质信息“一张图”等设计理念,将地质图、矿业权核查等分布式部署的各类地质服务应用RIA技术实现一站式调用。研究成果已经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整装勘查方案编制、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首都物联网示范工程等项目中推广应用,实现了预期研究工作目标,达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和应用效果。
地质毕业论文摘要二: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破坏性的地质事件,经常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在地质灾害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总体来说,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于区域地质灾害的自组织临界性、幂律相依性、频率空间相依性和规模参数对数正态分布性等方面,缺乏定量的认识;在区域地质灾害评价因子筛选与分析、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方面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索。宁强县地处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充分发育,发生频率高,分布点多面广,是陕西省地质灾害重灾县之一,也是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和危险性评价的良好实验基地。基于此,本文以宁强县为例,依托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08ZDKG-75)“基于3S技术的陕西省宁强县强震次生灾害监测评估研宄”,在小比例尺地质灾害详查和SPOT5等遥感数据解译基础上,建立了详细的地质灾害编录数据库。对地质灾害的某些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对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了评价与分区,最后对风险管理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定量的探索和揭示了区域地质灾害某些特征:①宁强县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崩塌、泥石流次之。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一带三区;在规模类型上,以小型为主,但特大型和巨型滑坡崩塌控制着滑坡崩塌总面积和总体积:在形态分布上,以半圆型和等长式滑坡为主;在物质组成上,滑坡以土质堆积层滑坡为主,崩塌以岩质崩塌为主;在空间分布上,既有分散性又有聚集性。聚集性有规模上的集聚性、受威胁对象的集聚性,有时间上的聚集性和空间上的聚集性等。特别是在空间聚集性上,本文通过最近邻分析法和RipleyK函数法进行了验证。②通过定量分析频率与规模之间的数量关系,探索了地质灾害的自组织临界性,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当滑坡规模较小时,在双对数曲线上滑坡崩塌频率出现“偏转效应”.③提出了地质灾害规模参数的幂律相依性,这在国内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即使是国外的研究也仅限于对体积与面积幂律相依性的讨论。本文在揭示体积与面积幂律相依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面积与长、宽等参数之间的幂律相依性,并给出了公式。④定量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分形与变维分形特征,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单体滑坡和空间地质灾害分布的分形维数,并以滑坡空间分布与高程、坡度的关系为例,揭示了其变维分形特征。⑤论述了地质灾害频率的空间相依性及其分区,指出地质灾害频率是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参数,在进行滑坡崩塌地质灾害评价分区时必须选择一个合理的目标区域:区域地质灾害分区、线性地质灾害分区和场地地质灾害分区。⑥指出了地质灾害参数的对数正态分布特征,通过箱式图和QQ图进行了验证,并用正态、韦伯和Logistic分布曲线进行了拟合。2.论述了制图单元的选择,将制图单元归结为5类:网格单元、地域单元、均一条件单元、斜坡单元和地形单元。根据研究需要,文中选择了斜坡单元和网格单元进行地质灾害的评价。3.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和阐述了地质灾害与其评价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信息量法、Logistic回归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进行了易发性评价,采用乘积法和综合法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将宁强县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划分为3个分区,分别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危险性分为3个分区,分别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4.系统的提出了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比较的意义与方法,指出分类关乎成本,误分类类型不同,其成本也有很大的不同。并将模型准确性统计按照其是否受临界值约束这一条件分为受临界值约束和不受临界值约束两类。并采用ROC曲线、Kappa系数和成功率曲线等性能评价方法对各种方法和模型的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模型与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计算结果更客观、更合理。5.探索了地质灾害事件的概率和频率分布,采用泊松分布模型对宁强县滑坡在不同面积、体积等级上5年、10年和50年的超越概率进行了计算。并将地质灾害的频率分为:绝对频率、相对频率和间接频率;最后,通过考虑过去地质灾害活动程度和未来影响因素来间接反映地质灾害的频率。6.探讨了地质灾害的风险及其风险管理和风险可接受水平,有针对性的建立了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以及控制途径。描述了地质灾害的矛盾性,风险的动态性等,进而指出灾害系统的实质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人类-自然耦合系统”.
地质毕业论文摘要三:
随着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其中来自采矿业、冶炼业、电镀业、电池业、皮革业等工业的重金属污染更是由于其不可生物降解和易在生物体内累积,并具有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因素,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成为当前各国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焦点之一。对重金属污染常用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法和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有效和低成本的优点而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常用的吸附剂如碳材料、分子筛、无机矿物等,存在稳定性差、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且多为粉体,具有易团聚、脱水困难、回收困难和不能用于固定床连续处理重金属废水等缺陷。本文以偏高岭土为原料,制备了绿色环保、稳定性高、成本低的地质聚合物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研究了其结构和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悬浮固化法制备了多孔地质聚合物球(PGS)、采用共混法制备了地质聚合物/海藻酸钙杂化凝胶球(GAB),综合运用SEM、XRD、FTIR、孔径分布和27Al、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光谱等手段对PGS、GAB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分析了其形成机理;以含Cu(Ⅱ)、Pb(Ⅱ)的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PGS、GAB对重金属离子的静态、动态吸附性能、构效关系和脱附工艺,通过相关模型拟合分析了其吸附机理,为新型地质聚合物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水玻璃模数、n(Na2O)//n(Al2O3)和n(H2O)/n(Na2O)对地质聚合物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水玻璃模数是影响地质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最佳配方为水玻璃模数(Si02和Na2O摩尔比)为1.6,n(Na2O)/n(Al2O3)=1,n(H20)/n(Na2O)=22.地质聚合物对水溶液中Cu(Ⅱ)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模型,说明其吸附过程以单层吸附为主。研究还发现吸附过程既有化学吸附作用又有物理吸附作用,且吸附过程为优惠吸附。在pH=5、Cu(Ⅱ)初始浓度为50mg/L、体积为100mL时地质聚合物Langmuir最大吸附量为43.48mg/g.2)为提升地质聚合物连续处理重金属废水的能力,采用悬浮固化法制备了新型多孔地质聚合物球(PGS),利用正交实验优化配方,最佳配方为玻璃模数为1.6,n(H2O)/n(Na2O)=16,n(Na2O)/n(Al2O3)=1,H2O2wt%=0.5%,K12wt%=1.5%;该配方下BET比表面积为53.95m2/g,平均孔径为5.38nm.对最佳配方制备的PGS,进行了FTIR、XRD、SEM、27Al、29SiNMR分析可以得到悬浮固化法制备球形多孔地质聚合物的机理与普通注模成型制备地质聚合物的形成机理一致,即偏高岭土中的硅源、铝源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后,高温下快速进行缩聚和网络化反应,形成多孔地质聚合物球。3)研究了PGS对重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动态吸附性能和再生工艺。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PGS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对Pb(Ⅱ)的吸附速率更快。吸附热力学拟合结果表明PGS对Cu(Ⅱ)和Pb(Ⅱ)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2.63mg/g和131.98mg/g,优于市售的4A型球形分子筛。由吸附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和焓变值可知PGS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且为自发反应,对Cu(Ⅱ)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作用,对Pb(Ⅱ)的吸附以离子交换作用为主。对PGS再生工艺的研究表明EDTA-2Na为最合适的解吸剂。在连续处理废水的动态吸附过程中,床层高、流速低和初始浓度低有利于延长吸附穿透时间。在床层高度为2.2cm、流速为1mL/min、初始浓度为50mg/L时,多孔地质聚合物球填充的固定床中对Cu(Ⅱ)和Pb(Ⅱ)的穿透时间分别为35小时和69小时。4)通过无机-有机杂化制备了含有机官能团的地质聚合物杂化材料进一步提升其吸附性能。利用共混法制备地质聚合物/海藻酸钙杂化凝胶球(GAB),采用正交实验对共混法的配方进行优化,以吸水率作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制备GAB的最佳配方为水玻璃模数为1.6,n(H2O)/n(Na2O)=16,n(Na2O)/n(Al2O3)=1,m(Geo)/m(SA)=1:0.16,其成球性好、耐水性佳,通过冷冻干燥可以更好的保存其结构和形貌。SEM、XRD、FTIR、孔径分布的表征表明GAB为地质聚合物和海藻酸钙互穿网络的核壳结构,其外部为一层40-50gm的薄壳,内部为蜂窝状结构,其BET比表面积为16.19m2/g,平均孔径为11.51nm.5)研究了GAB对重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动态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GAB对水溶液中Cu(Ⅱ)和Pb(Ⅱ)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对Pb(Ⅱ)的吸附速率远高于Cu(Ⅱ)。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GAB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对Cu(Ⅱ)和Pb(Ⅱ)的Langmuir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达到62.53mg/g和149.70mg/g,GAB的吸附能力优于PGS和文献报道的其他海藻酸钙杂化材料。D-R模型计算表明,由于有机官能团的加入GAB对Cu(Ⅱ)、Pb(Ⅱ)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作用。动态吸附研究结果发现,在流速为1mL/min、初始浓度为50mg/L,床层高度为3cm(质量为0.59g)时GAB对Cu(Ⅱ)的穿透时间为120小时,较PGS提高了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