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一译风格学,现大都译为文体学。它正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但目前学术界对文体学的定义及其内涵的理解还从说不一。
文体学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研究现代文体学的主要方法》
提要:现代文体学的发展促使文学研究由依赖直感走向科学化,其中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是根本。语料库方法、实验方法和多模态方法是现代文体学的三大新兴研究方法,进入新世纪后新方法间也有融合发展的趋势。本文重点讨论三大新兴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重点和研究现状、对文体学研究的贡献和自身局限性,并对现代文体学在多学科综合发展时代背景下的研究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现代文体学、新方法、语料库方法、实验方法、多模态方法
1.引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代文体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从最初的依赖直觉到现在的科学化,文体学研究方法经历着巨大变化。Wales(1990:373)指出方法的科学化是现代文体学摆脱主观、走向客观的重要特征。在开始阶段,文体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的实证方法,对文本语言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得出数据,解释其文体效应。伴随着科技发展,语料库方法和实验方法应用于文体学研究,使其成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一门实证科学。随着文体学研究对象从文字符号向其他模态符号的扩展,多模态方法成为现代文体学的一个新兴研究方法。本文围绕世纪之交新兴的三种文体研究方法-语料库方法、实验方法和多模态方法对现代文体学在新时期的发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2.语料库方法
2.1语料库方法的理论基础
语料库文体学是以语料库语言学为基础的文体研究新方法,语料库语言学在文体学中的应用是两个学科间的相通性决定的。首先,对语言形式和意义关系的认可和关注是两个学科共同的理论前提。其次,语料库语言学和文体学的研究对象都是语言使用特征,语料库语言学对语言形式描写和分析,文体学对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描写和阐释。最后,语料库语言学和文体学都使用比较推理的研究方法。语料库语言学对比样本库和参照库的语言特征,文体学的偏离以常规为参照,确定作家语言风格需要把作家作品与同时代标准语料库比较。
2.2语料库方法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现状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语料库文体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作家风格研究和作品主题语言表现形式研究。
作家风格研究以风格识别和风格历时变化为主,是风格统计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结合的产物。使用的变量包括高频词、关键词、词汇聚类、语义韵等,主要的推理方法是比较推理,通过比较检索和统计得来的作品语言特征与参照库的语言特征确立作家或作品风格,通过对比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语言特征确立其风格变化。Tabata(2002)采用词类分布对应法比较了狄更斯23部作品的词类频率,发现狄更斯连载小说较多使用语境依赖词、情感词和动词,札记偏重使用信息词、描述词和名词,研究还发现狄更斯的创作风格在19世纪30到40年代经历了一个由选词华丽到直白,由句法复杂到简单的历时变化,在大约1850年左右最终确立。Hoover(2007)采用词语聚类分析法对比亨利·詹姆斯前后期作品,确认两个时期作品在词汇使用风格上的差异,研究还发现了一类风格中立的作品,以上研究均证明语料库方法的使用使传统风格统计学成为一个充满前景的研究领域。Hoover(2010)建立了专门的书信体小说语料库,以高频词为变量研究语料库中不同书信体小说叙事者语言风格的差异和同一部小说中不同通信者或叙事者语言风格的差异,证明语料库方法能挖掘文体学家观察不到的某些文体差异。Ho(2010)利用语料库方法比较约翰·佛勒斯小说《占星家》两个版本在视点、词汇语义模式和隐喻性语言等文体特征上的差异,印证改版后的作品与原作风格的变化,不仅证明语料库方法在文体风格对比研究中的价值,也提供了一种研究语篇间关系的新视角。
对作品主题语言表现形式的研究以具体文学作品为出发点,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文学作品相关词汇、语法模式进行检索和描述,与参照库语言规范对照,探讨其在作品主题实现、人物塑造和叙事风格理解中的作用。Stubbs(2005)以Brown、LOB、Frown和FLOB等语料库中的“散文类”语篇以及BNC语料库中约100万字的书面语为参照库,使用词频表、词汇分布等检索手段对康拉德《黑暗的心》的语言进行了检索和描述,发现小说中不确定性实词、虚词、某些抽象名词、带有否定前缀的形容词和名词、还有某些类型的短语和搭配的反复使用对表达小说主人公马洛心理上对现实的不确定性有特殊意义。Mahlberg(2010)以狄更斯其他22部作品为参照,研究《远大前程》中频繁出现的五词聚类及其局域语篇建构功能(localtextualfunctions),发现“asif”语境中描写人物表情(appearance)、观看行为(lookingat)、言语行为(speech)和肢体动作和声音(bodylanguageandnonverbalsounds)的五词聚类频繁使用对刻画主人公匹普主观臆断的性格特征和反映小说“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的主题有积极作用。以上研究有力证明语料库方法揭示语言形式与作品主题间关系的有效性。Balossi(2014)对伍尔夫《海浪》人物独白中词性和语义场使用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六个主人公在语言风格和思维风格上的明显差异,不仅使这部意识流作品人物形象不鲜明的文学批评不攻自破,而且对意识流语篇人物塑造和语篇连贯研究颇有启发。Toolan(2009)利用语料库方法研究叙事作品语篇推进的文体特征,发现高频词、关键词和关键句等语言特征引发的词汇语义重复是叙事推进和读者预测的重要手段,对叙事文体的认知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2.3语料库方法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语料库方法提供了一个利用定量方法寻找文学作品语言使用规则的框架,为研究作家语言使用特点和作品主题表达方式提供了可靠的量化依据,推进了文体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证性。但语料库方法也有自身局限性:第一,语料库方法围绕有限的文体特征展开研究,也无法穷尽支撑某个文体特征的所有语言资源。第二,语料库方法提供的统计数据,如不针对具体问题,不与理论阐释挂钩,就会陷入对文本的无知观察。最后,文体学家与语料库语言学家缺乏合作,语料库方法本身的技术性仍然是其在文体研究中推广和应用的障碍。
3.实验方法
3.1实验方法的理论基础
实验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因为认知文体学关注的不是文本的阐释,而是大脑对文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是认知和情感在描写、界定和说明阅读过程中的作用(胡壮麟2012:170),所以实验方法以认知语言学的文本世界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等为基础,也离不开语言理解过程、信息提取过程、信息加工过程等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神经科学理论的支撑。
3.2实验方法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现状
认知文体学/认知诗学是本世纪初异军突起的文体学分支。认知文体学和认知诗学都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两个术语有时可通用,但认知文体学强调对语篇语言的关注,而认知诗学强调这一研究领域是关于文学艺术理论的研究(苏晓军2009:6)。Semino&Culpeper(2002)《认知文体学》一书收集的12篇论文围绕文学作品语言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展开研究,强调语言使用特征在文学作品主题实现、人物塑造等方面的作用,代表认知文体学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Stockwell(2002)《认知诗学简介》和Gavins&Steen(2003)《认知诗学实践》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系统研究文学语篇的阅读过程,以期通过对阅读过程本身的认知研究带动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深入探讨,是认知诗学的两部奠基之作。Toolan&Weber(2005)《认知转向:认知文学研究论文集》收集了7篇有关文体认知研究的论文,集中探讨认知科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尽管作者们各持己见,但将文体的认知维度与传统文体分析相结合被一致认为是文体学的极大进步,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Freeman(2014:313)详细探讨了认知诗学内部的不同研究角度,她认为Tsur的认知诗学研究诗歌的语言和美学形式如何受人类认知过程制约,Semino的认识诗学更加关注语言的创造性及其阐释,而她本人的认知诗学旨在解释人类阅读诗歌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并强调认知过程中文学艺术创造性带来的美学效果。
基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文学实验方法采用眼动实验、事件相关电位实验(ERP)等定量方法研究前景化文体特征的读者感知和情感在阅读中的作用。Miall&Kuiken(1994)故事前景化文体特征读者感知实验有力验证了前景化文体特征能产生陌生化效果、可激发情感和需要更多时间的阅读效应,实验还发现前景化是文学文本可观察的特征,对前景化文体特征的感知与读者的语言能力相关,与读者经验和接收训练的程度无关;Emmottetal.(2006)关注前景化文体特征与阅读注意力的关系,重点研究语篇分裂(textfragmentation)这种前景化文体特征如何作用于读者,实验发现微型段落(mini?paragraph)、句片(sentencefragment)和很短的句子有吸引读者关注细节、提升读者注意力层次的作用;Miall(2001)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语音对立(phonemiccontrast)在故事阅读中的作用,得出结论故事的语音模式能有效激发读者情感,提升阅读速度,并有助于诗歌意义的理解,实验也为饱受争议的语音象征性(phonemicsymbolism)找到了科学依据;Miall(2011)的ERP实验不仅证实了形成于文学阅读早期(最先500msecs)的情感对随后阅读中的推理、激发记忆力和形成人物同情有重要意义,而且详细探讨了包括自指(self?reference)、预测(anticipation)、整合经验的情感能力(acapacityofemotiontointegrateexperiences)和万灵倾向(atendencyofanimism)等在内的多个由早期情感诱发的独特信息加工过程及其在阅读中的作用。
此外,基于人类学理论的自然阅读研究法(NSR)也引起了文体学家关注,这种方法采取观察、录音、访谈等定性研究手段研究“自然读者”的阅读行为。Swann&Allington(2009)研究了英国16个阅读小组的文学阅读活动,从人类学角度解释阅读这种人类活动的同时提供了一种文学研究新途径;Benwell(2009)实验发现小组成员对文学作品理解的交流是一种超越文学本身、并嵌入文化和政治的复杂活动。虽然没有专门针对文体,但以上实验对文体研究很有启发。
3.3实验方法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利用实验方法研究文体构成一种新的跨学科途径,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鉴于刚刚起步,实验方法的实施面临以下问题:首先,实验文体学中实验的实施存在技术障碍,文体学家与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缺乏合作。其次,实验对某个或某些具体语言形式的关注是以语篇研究为代价的,而且实验通常只能在实验室或教室完成,研究对象有限,实验效度容易遭受质疑。最后,自然阅读研究(NSR)的阅读过程无法操控,如果读者不关注语言或偏离议题,实验结果对文体研究的价值就非常有限。
4.多模态方法
文体学的研究对象一直是语言本身,伴随着文学语篇形式的发展,对包含多模态成分的文学语篇的文体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多模态方法应运而生。
4.1多模态方法的理论基础
多模态文体学的理论基础是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理论(Halliday1978:138)。韩礼德认为语言只是传达意义的一种社会符号,其他社会符号也应该有各自的“词汇语法系统”,并与语言协同表达意义。这种符号学理论与功能文体学理论结合产生了多模态功能文体学,与认知文体学理论结合产生了多模态认知文体学。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研究各种模态如何在情景语境与作者交际目的制约下成为语篇的前景化特征,并为语篇意义服务。多模态认知文体学利用各种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语篇多模态文体的读者认知过程,认知语言学的文本世界理论、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等是研究多模态语篇阅读过程的理论模型。
4.2多模态方法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现状
多模态文体学以模态符号语法建构和模态间协同关系研究为前提。Kress&vanLeeuwen(1996/2006)系统介绍了分析图像、布局、色彩等的“视觉语法”;VanLeeuwen(2006)初步建构了字体语法;Kress&vanLeeuwen(2002)对色彩的研究完善了视觉语法。模态间关系研究集中于图文关系,Barthes(1977:39)基于媒体图像和文字的研究得出图像意义依赖文字的结论;Kress&vanLeeuwen(1996)通过研究儿童绘画、学校教材等更为广泛的多模态素材发现图像与文字间的关系是关联性的而不是依赖性的;Royce(2002)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印证了自己提出的“模态间互补性”理论,即“在复杂的多模态语篇中,视觉模态和文字模态是互补关系,视觉成分和文字成分的组合能够产生比单一模态大的语篇意义”;张德禄(2009)详细探讨了模态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和表现关系,并把表现关系区分为互补关系和非互补关系,互补关系包括强化和非强化,非互补关系包括交叠、内包和语境交互,这种表现关系成为模态间协同关系及其文体研究的基础。
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研究的重点是不同模态符号带来的语篇“前景化”文体特征及其在语篇意义建构中的作用。Norgaard(2009)研究了印刷版式模态(typography)参与文学作品意义建构的现象,并探讨了索引(index)、象似(icon)和引入(discursiveimport)等印刷版式模态产生意义的符号学原理,是文体学理论与符号学理论结合的初步尝试;Norgaard(2010)对萨佛兰·福尔《特响、特近》的多模态文体分析发现小说印刷版式、布局和图像带来的“前景化”文体特征对表达主人公奥斯卡、祖父和祖母在创伤后遗症折磨下难以言说的内心苦痛和深化小说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有重要作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Norgaard(2011)提出多模态文体学的概念,探讨多模态文体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建立多模态文体学做理论铺垫。在国内,张德禄、穆志刚(2012)建构了一个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理论框架,并将此理论框架应用于一则儿童漫画的多模态文体分析,是多模态功能文体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宋成方、刘世生(2015)指出基于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多模态文体分析是功能文体学理论的新发展之一,也是功能文体学应用研究的突出特征。
多模态认知文体学研究的重点是多模态语篇的意义建构和多模态文体的读者认知。Forceville(2002)通过对比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来自陌生人的安慰》及其电影版本的多模态叙事策略,探讨电影的视听技术如何有效实现小说语言手段(尤其是自由间接引语)营造的各种对叙事理解致关重要的悬疑,从而证明自由间接引语的多模态属性,为叙事作品的认知研究另辟蹊径。Montoro(2010)关注多模态叙事作品人物思维风格的认知,通过对比电影及其小说人物思维方式的实现,得出电影的多模态语境更有助于激活概念隐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人物思维风格的结论,对人物思维风格研究和多模态文体认知研究都很有启发。Gibbons(2012)利用文本世界理论解释小说《特响、特近》如何利用多模态让读者和叙事者感同身受人物的精神创伤,利用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分析小说《VAS:平地歌剧》如何将虚构世界和真实世界整合,产生新的主题意义,开创了多模态理论与认知诗学结合的文体研究新领域。
4.3多模态方法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多模态方法把文体研究的对象从语言扩展到语言以外的其他模态,拓宽了文体学研究的范围。但多模态文体学尚处于萌芽阶段,研究中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各种模态语法体系不成熟,对语言学理论和术语的借用方便了语法的建立,但模态间的本质差异给模态语法发展造成困惑。第二,建立一个包含各种模态语法的多模态功能文体分析框架是个乌托邦式的理想,极少有人能够精通各种模态研究领域,自然很难既全面又深入。第三,对印刷版式、布局和图像等非语言模态的文体分析往往忽略语言模态和模态协同的文体分析。第四,多模态功能文体研究尚未解决语境如何制约模态选择并最终建构语篇意义的问题。最后,多模态文体的认知研究缺乏实证支撑,也不能与功能研究有效结合。
5.文体研究方法发展展望
随着人文社科研究的不断科学化,文体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将会继续向纵深发展,语料库方法、实验方法和多模态方法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首先,语料库方法将在标注软件上进一步完善,统计方法上日趋缜密,语料描述和分析注重多变量融合,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描写、阐释和评价相结合的文体分析框架。因为对语言特征的描写和比较最终要服务于文体效应的分析,而文体效应本身要靠阐释,要靠更高层次的评价,不能仅靠实证,所以文体学研究阐释和实证相结合的路子不会改变。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立不同体裁的超大型语料库、常规搜索库等功能更强大、使用更便利的语料库群,以这些库为标准阐释某些具体语篇、某些作家作品的文体特色,将会有力推动文体学的发展。
其次,文体学家和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的进一步合作会弥补双方的缺陷。心理学的眼动实验和神经科学的事件相关电位实验(ERP)可以为前景化文体特征的感知和情感在阅读中的作用研究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文学实验(ESL)和自然阅读(NSR)在未来的文体研究中也会谋求结合,取长补短;以上实验方法自身也会进一步精确化、自然化、易于操作,最终得出更加精确可靠的文体实验结果。第三,多模态方法将会成为一种综合性、超学科性的文体分析方法。首先,模态语法建构和模态关系研究会继续深入。其次,功能和认知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也会孕育而生,从而可以深入探讨语境通过何种因素影响模态选择和读者如何解读多模态“前景化”文体特征。此外,模态的文体研究范围也会扩大到声音模态,文体研究的体裁也会扩大到复杂的动态多模态语篇。最后,在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大环境下,这些新的文体研究方法还有融合发展的趋势,语料库方法对作品文体研究的新发现可以利用实验方法验证,多模态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可以使用语料库方法分析,也可以利用实验方法验证,这些无疑可以把文体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证性大大推进。
6.结语
总而言之,语料库方法、实验方法和多模态方法把现代文体学的科学化发展引向纵深。尽管每种方法都有局限性,但均从不同角度促进了文体学的发展,语料库方法是文体学使用定量方法科学、有效处理数据的新尝试,实验方法使文体学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多模态方法使文体学的研究范围从语言扩大到了构成语篇意义的其他社会符号系统。最后,在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这些新的文体学研究方法还有融合发展的趋势。本文对新方法的综述和展望尚属探索性研究,期望更多的文体学家投身到新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为文体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Balossi,G.2014.ACorpusLinguisticApproachtoLiteraryLanguageandCharacterization[M].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
[2]Barthes,R.1977.Image-Music-Text[M].NewYork:TheNoondayPress.
[3]Benwell,B.2009.Apatheticandracistandawfulcharacter:Theethnomethodologicalapproachestothereceptionofdiasphoricfiction[J].LanguageandLiterature18(3):300-315.
[4]Emmott,C.,A.J.Sanford&L.I.Morrow.2006.Capturingtheattentionofreaders?Stylisticandpsychologicalperspectivesontheuseandeffectoftextfragmentationinnarratives[J].JournalofLiterarySemantics35(1):1-31.
[5]Forceville,C.2002.TheconspiracyinTheComfortofStrangers:Narrationinthenovelandthefilm[J].LanguageandLiterature11(2):119-135.
[6]Freeman,M.H.2014.Cognitivepoetics[A].InM.Burke(ed.)。TheRoutledgeHandbookofStylistics[C].London:Routledge,313-328.
[7]Gavins,J.&G.Steen.2003.CognitivePoeticsinPractice[M].London:Routledge.
[8]Gibbons,A.2012.Multimodality,CognitionandExperimentalLiterature[M].London/NewYork:Routledge.
[9]Halliday,M.A.K.1978.LanguageasaSocialSemiotic:TheSocialInterpretationofLanguageandMeaning[M].London:EdwardArnold.
[10]Ho,Y.F.2010.CorpusStylisticsinPrincipleandPractice:AStylisticExplorationofJohnFowle'sTheMagus[M].London:Continuum.
[11]Hoover,D.L.2007.Corpusstylistics,stylometryandthestylesofHenryJames[J].Style41(2):174-203.
[12]Hoover,D.L.2010.Someapproachestocorpusstylistics[J].JournalofForeignLanguages33(2):67-81.
[13]Kress,G.&T.vanLeeuwen.1996/2006.ReadingImages:TheGrammarofVisualDesign[M].London:Routledge.
[14]Kress,G.&T.vanLeeuwen.2002.Colourasasemioticmode:Notesforagrammarofcolor[J].VisualCommunication1(3):343-368.
[15]Mahlberg,M.2010.AcorpusstylisticperspectiveonDickens'GreatExpectations[A].InM.Lambrou&P.Stockwell(eds.)。ContemporaryStylistics[C].London:Continuum,19-31.
[16]Miall,D.&D.Kuiken.1994.Foregrounding,defamiliarization,andaffect:Responsetoliterarystories[J].Poetics22(94):389-407.
[17]Miall,D.2001.Soundsofcontrast:Anempiricalapproachtophonemiciconicity[J].Poetics29(1):55-70.
[18]Miall,D.2011.Emotionsandthestructureofnarrativeresponses[J].PoeticsToday32(2):323-348.
[19]Montoro,R.2010.Amultimodalapproachtomindstyle:Semioticmetaphorvs.multimodalconceptualmetaphor[A].InR.Page(ed.)。NewPerspectivesonNarrativeandMultimodality[C].London/NewYork:Routledge,31-49.
[20]Norgaard,N.2009.Thesemioticsoftypographyinliterarytexts:Amultimodalapproach[J].OrbisLitterarum64(2):141-160.
[21]Norgaard,N.2010.Multimodalityandtheliterarytext:MakingsenseofSafranFoer'sExtremelyLoudandIncrediblyClose[A].InR.Page(ed.)。NewPerspectivesonNarrativeandMultimodality[C].London/NewYork:Routledge,115-126.
[22]Norgaard,N.2011.Thehappymarriagebetweenstylisticsandsemiotics[A].InS.C.Hamel(ed.)。Semiotics:TheoryandApplications[C].NewYork:NovaSciencePublishersInc,255-260.
[23]Royce,T.2002.MultimodalityintheTESOLclassroom:Exploringvisualverbalsynergy[J].TESOLQuarterly36(2):191-212.
[24]Semino,E.&J.Culpeper.2002.CognitiveStylistics:LanguageandCognitioninTextAnalysis[M].AmsterdamandPhiladelphia,PA:JohnBenjamins.
[25]Stockwell,P.J.2002.CognitivePoetics:An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dge.
[26]Stubbs,M.2005.ConradintheComputer:Examplesofquantitativestylisticmethods[J].LanguageandLiterature14(1):5-24.
[27]Swann,J.&D.Allington.2009.Readinggroupsandthelanguageofliterarytexts:Acasestudyinsocialreading[J].LanguageandLiterature18(3):247-264.
[28]Tabata,T.2002.InvestigatingstylisticvariationinDickensthroughcorrespondenceanalysisofwordclassdistribution[A].InT.Saito,J.Nakamura&S.Yamazaki(eds.)。EnglishCorpusLinguisticinJapan[C].NewYork:Rodopi,165?182.
[29]Toolan,M.2009.NarrativeProgressionintheShortStory:ACorpusStylisticApproach[M].Amsterdam:JohnBenjamins.
[30]Toolan,M.&J.J.Weber.2005.Introduction[J].EuropeanJournalofEnglishStudies9(2):107-115.
[31]VanLeeuwen,T.2006.Towardsasemioticsoftypography[J].InformationDesignJournal&DocumentDesign14(2):139-155.
[32]Wales,K.1990.ADictionaryofStylistics[Z].London:Longman.
[33]胡壮麟,2012,认知文体学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异同[J].外语教学与研究(2):163-172.
[34]宋成方,刘世生,2015,功能文体学研究的新发展[J].现代外语(2):278-286.
[35]苏晓军,2009,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况[J].外国语文(2):6-10.
[36]张德禄,2009,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J].中国外语(1):24-30.
[37]张德禄,穆志刚,2012,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理论框架探索[J].外语教学(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