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类专业论文提纲

时间:2020-12-18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毕业论文的论文提纲既要有条理,又要能将论文结构表述清楚,要求也是不低的。下面是sxsky小编为您整理的设计类专业论文提纲,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论文提纲

题目:仿生设计在包装容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创造者,向自然学习是个古老而时新的话题。仿生学使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协调与统一,成为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的交汇点。它迎合了现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向,正逐渐成为设计活动中新的亮点。仿生学涉及范围宽广,研究内容多样,本论文主要对包装容器造型的形态仿生设计进行研究。

论文先从形态仿生设计的成果——现有的采用形态仿生设计手法的包装容器造型入手进行研究,从造型表现形式和情感传达两方面分析:根据具象与抽象、整体与局部、动态与静态的分类分析总结形态仿生的表现形式;根据创意联想、回归自然和传达产品信息等分析总结形态仿生的情感传达。从而探寻形态仿生应用于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意义。

论文重点对水形态在女性化妆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与女性有着神秘互渗关系的水形态为原型,从形态与文化两方面进行解读。在对化妆品包装容器的造型设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取水的形态要素,对其应用于女性化妆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中的实例进行解析,进一步探讨形态仿生在包装容器造型设计中的表现方法。论文运用了实例分析、综合归纳的方法,系统地总结了形态仿生应用于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方法和规律,力求拓宽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思路,为仿生学在包装容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更具指导意义的可操作性方法。

摘要4-5

ABSTRACT5-9

第一章绪论9-15

1.1社会背景9-10

1.2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10-11

1.2.1选题意义10-11

1.2.2研究目的1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11-13

1.4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13-14

1.4.1研究思路13

1.4.2研究方法13-14

1.5研究内容14-15

第二章仿生设计与包装容器造型设计阐述15-30

2.1仿生设计概念15-16

2.2形态仿生设计16

2.3形态仿生设计表现形式16-23

2.3.1具象仿生与抽象仿生17-20

2.3.2整体仿生与局部仿生20-22

2.3.3静态仿生与动态仿生22-23

2.4形态仿生对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影响力23-30

2.4.1创意联想24-25

2.4.2回归自然25-27

2.4.3传达产品信息27-30

第三章水形态在女性化妆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30-53

3.1水形态30-37

3.1.1水的文化解读30-35

3.1.2水的形态解读35-37

3.2女性化妆品包装容器造型37-43

3.2.1女性化妆品包装容器造型的设计定位37-38

3.2.2女性化妆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表现38-43

3.3.水形态中在女性化妆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运用43-53

3.3.1水形态在女性化妆品包装容器造型的融合表现43-44

3.3.2水形态在女性化妆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中的魅力表现44-53

结语53-55

参考文献55-57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57-58

致谢58

篇二:论文提纲

题目:后现代语境下生态设计的困境与对策

设计自古以来就与人类密不可分,时至今日,设计的涵盖面越来越广,人类生活的各个细节都与设计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以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后现代主义设计与生态设计之间的关系,寻求后现代社会中生态设计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探讨了现代设计“两面性”的基础上,阐述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实践是现代设计“兴利除弊”的重要法宝,进而论述生态设计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必然选择。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态设计亦是如此。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生态设计存在着或这或那的问题。文章结合当前生态设计的实践,透析后现代语境下生态设计面临的困惑,即“绿色”观念的片面化,“人本”理解的狭隘化,“环境”意识的短视化和“多元”思想的浅薄化等,然后着重论述在后现代语境下该用什么样的对策来应对生态设计的这些困惑。

在后现代视野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作为发展天平的砝码,而是应该设法找出一条自然与人类能够同时受益的途径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双赢”。既不能无限度地破坏自然,同时也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是当前及未来设计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当前生态设计走出困境的若干对策。一是要合情合理,善待资源,在绿色材料选择、简约结构设计等方面切合“生态”要求;二是要瞻前顾后,善始善终,通过模块化设计、可拆卸可回收设计等延长产品的有效寿命;三是要弘扬文化,拒斥媚俗,提升设计的文化内涵,在更多地关注人性的同时规避庸俗的过度设计;四是要崇尚自然,提倡多元,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鼓励设计的多元化、特色化。

摘要4-6

ABSTRACT6-8

目录8-11

第一章绪论11-22

1.1设计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11-14

1.2当前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14-15

1.3生态化:当前设计发展的趋势15-16

1.4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16-20

1.5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0-21

1.6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21-22

第二章文明与危机:现代设计的两面性22-30

2.1现代设计与文明发展22-26

2.1.1现代设计的概念22

2.1.2现代设计产生的背景22-24

2.1.3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阶段24-26

2.2现代设计与危机生成26-30

2.2.1现代设计“形式追随功能”的局限性26-27

2.2.2现代设计的负面影响27-28

2.2.3现代设计的“终结”28-30

第三章和谐:后现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30-40

3.1现代性背景下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对立”30-35

3.1.1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过程30-32

3.1.2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困惑32-34

3.1.3现代设计对待自然的态度34-35

3.2后现代视域中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和谐”35-40

3.2.1后现代自然观的兴起35

3.2.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产生35-36

3.2.3“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反思36-38

(1)“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36-37

(2)“生态人类中心主义”的选择37-38

3.2.4后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38-40

第四章生态设计:后现代语境下设计的必然选择40-52

4.1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本质特征40-44

4.1.1“后现代”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概念40

4.1.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及特征40-44

4.2生态设计的概念与理论基础44-47

4.2.1生态设计的概念44-45

4.2.2生态设计的诞生之源45-46

4.2.3生态设计的基本特征46-47

4.3生态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耦合”47-52

4.3.1时间背景上的耦合47-48

4.3.2反理性观念上的耦合48-49

4.3.3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的耦合49-50

4.3.4多元化设计风格上的耦合50-52

第五章后现代视域中生态设计面临的困惑52-63

5.1“绿色”观念的片面化52-54

5.1.1一俊遮百羞:环境设计的“绿色”化误区52-54

5.1.2材料决定论:产品设计的“绿色”化误区54

5.2“人本”理解的狭隘化54-57

5.2.1生态建筑设计的人本化理解误区55-56

5.2.2其他领域设计的人本化理解误区56-57

5.3“环境”意识的短视倾向57-59

5.3.1环境意识短视倾向在环境设计中的表现57-58

5.3.2环境意识短视倾向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58-59

5.4“多元”文化的浅薄倾向59-63

5.4.1包装设计文化缺位的误区59-61

5.4.2环境设计求同化的误区61-63

第六章后现代语境下生态设计的发展思路63-89

6.1合情合理,善待资源:生态设计的必然选择63-69

6.1.1选用绿色材料进行设计64-66

6.1.2开发新型人工材料66-67

6.1.3完善格局,倡导简约设计67-69

6.2瞻前顾后,善始善终:生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69-74

6.2.1延长产品生命周期69-70

6.2.2推行模块化设计70-71

6.2.3倡导可回收设计71-73

6.2.4健全监督机制73-74

6.3弘扬文化,拒斥媚俗:生态设计的文化调控手段74-81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毕业设计论文提纲怎么写

2.金融专业论文提纲范文

3.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三篇

4.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5.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6.毕业论文目录提纲样式

7.2016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大纲

8.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本

6.3.1解构传统,建构新的审美话语74-76

6.3.2重视文化,提升设计内涵76-78

6.3.3关注人性,提倡情感设计78-79

6.3.4规避媚俗,抵制过度设计79-81

6.4崇尚自然,提倡多元:生态设计的本真追求81-89

6.4.1因地制宜,重视地域特性81-83

6.4.2注重设计风格的多元化83-85

6.4.3重审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天人合一”85-89

结论89-91

参考文献91-95

附录95-96

致谢96

篇三:论文提纲

题目:商品包装指示性符号设计研究

商品借由包装实现自身价值,消费者通过包装获取商品信息,因此,包装是沟通商品与消费者的“桥梁”。从符号学的观点,可将包装设计理解为借助符号语言与消费者沟通商品特性的设计,但现代包装设计大多存在识别和使用过程中指示性不明确的问题,一方面使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受到了困扰,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和市场的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损失。

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试图用符号学的观点去解读包装中的指示性设计,研究通过指示性符号的设计,如何能更好地对包装设计机能产生沟通作用以及更好地进行信息传达。文章首先从指示性符号的界定出发,对课题研究范畴作了限定,以使论述集中在包装功能性指示符号的设计上,避免研究过于泛化;然后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分析的思路对包装指示性符号进行设计研究。在发现问题阶段,以实地调查、走访和询问等方法对包装指示性功能应用分类分析,从中找出商品包装在指示性应用中存在信息传达不明确和指示性不突出的问题;接下来,在解决问题阶段,从营销学、传播学、心理学、设计美学等多方面对指示性符号设计进行探讨,提出指示性符号的设计原则和要求,据此探讨包装指示性符号设计的表现形式;最后,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将前面得出的设计理论运用到“无障碍”包装指示性符号设计的案例中进行阐述,通过对“无障碍”包装设计中的指示性功能的设计探讨,系列化地呈现无障碍包装指示性符号的设计思路。

包装指示性符号的设计研究,为现代包装的沟通性和人性化等问题的探索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角度,有利于包装功能性应用的无国界化传播,促进商品包装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4-6

ABSTRACT6-11

第一章绪论11-16

1.1研究背景11-12

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1.2.1研究目的12

1.2.2研究意义12-13

1.3研究现状13-15

1.3.1国外研究13

1.3.2国内研究13-15

1.4研究思路与方法15-16

第二章指示性符号概念的界定与区分16-22

2.1指示性符号的由来16-18

2.1.1关于符号学16-17

2.1.2指示性符号的诞生17-18

2.2指示性符号的概念18-19

2.3指示性符号与图像性符号和象征性符号的区别与联系19-21

2.3.1指示性符号与图像性符号和象征性符号的区别19-20

2.3.2指示性符号与图像性符号和象征性符号的联系20-21

2.4本论文关于指示性符号研究范畴的界定21-22

第三章指示性符号在包装中的应用现状22-28

3.1指示性符号在包装中的应用22-25

3.1.1视觉引导功能应用22-24

3.1.2信息传达功能应用24-25

3.2国内商品包装指示性符号设计存在的问题25-28

3.2.1信息传达不够明确25-26

3.2.2指示性应用不够突出26-28

第四章商品包装指示性符号的设计原则和要求28-35

4.1包装指示性符号设计原则28-31

4.1.1可视性28-29

4.1.2易读性29

4.1.3匹配性29-30

4.1.4适应性30-31

4.1.5美观性31

4.2包装指示性符号设计要求31-35

4.2.1协调统一31-32

4.2.2视觉简洁32-33

4.2.3指示明确33

4.2.4识别性强33-35

第五章包装指示性符号设计的表现形式35-46

5.1包装指示性符号平面要素设计35-41

5.1.1图形设计35-38

5.1.2色彩设计38-39

5.1.3文字设计39-41

5.2包装指示性符号的形态要素设计41-46

5.2.1凹凸41-43

5.2.2镂空43-44

5.2.3整体造型44-45

5.2.4肌理45-46

第六章以无障碍包装为案例探讨其指示性符号设计46-57

6.1关于无障碍46-49

6.1.1无障碍设计的概念46-47

6.1.2无障碍设计的意义47-49

6.2无障碍包装指示性符号设计49-52

6.2.1无障碍包装指示性符号设计要求49

6.2.2无障碍包装指示性符号传达的“障碍源”49-52

6.3触摸型无障碍包装指示符号设计初探52-57

6.3.1触摸型设计的理论依据52-53

6.3.2触摸型无障碍包装指示性符号的表达形式53-55

6.3.3触摸型无障碍包装指示性符号的实施方式55-57

结语57-59

参考文献59-63

附表63-65

致谢66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