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纲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以下是sxsky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风险评价论文提纲,希望能提供帮助。
题目:建筑企业风险辨识及综合安全评价应用研究
建筑企业的安全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尽管在实践中已开始重视安全管理,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对策和措施,但建筑安全事故仍然频繁发生,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一直位于非煤矿山之首。
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建筑企业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进行了的研究。
首先对风险源的辨识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挖掘工序、扎钢筋工序、吊重工序、搭棚工序、拆卸工序、搭建和拆卸临时支架等不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序,研究了每个工序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从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固定损失与变动损失、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内部损失与外部损失、社会对事故损失的负担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损失。并分析了事故原因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建筑环境与建筑安全制度的关系。
其次,在分析建筑企业安全及评价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建筑企业安全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建筑企业和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建筑企业安全评价模型,结合实例分析得出此方法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建筑企业的整体安全性,准确查找事故隐患和管理缺陷,而且能够提供预防和完善改进措施。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价模型,结合实证分析得出这种科学评价方法简单易行,不仅克服了决策
者与决策分析者难以相互沟通的现象,而且克服了主观判断上的个人偏好,有效地保证了元素赋值的一致性,使决策更加科学可靠。最后,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探讨。在分析了安全管理制度系统模式和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原则,研究了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并分析了其组织和体制。分析了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要素内容,并从建筑企业公司总部和建筑工程项目两个不同层面对其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分析了安全管理要素及模式的整合,并分析了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
摘要5-6
ABSTRACT6-10
第一章绪论10-18
1.1问题的提出10-11
1.1.1研究背景10-11
1.1.2研究意义目的1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1.2.1国外相关研究状况11-15
1.2.2国内相关研究状况15-16
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6-18
1.3.1研究内容16-17
1.3.2论文研究方法17-18
第二章建筑企业风险辨识18-42
2.1系统风险辨识18-23
2.1.1风险源辨识的准备工作18-19
2.1.2风险源的划分19
2.1.3风险因素的辨识19-22
2.1.4风险辨识的其他问题22-23
2.2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风险和危害分析23-25
2.2.1挖掘工序23
2.2.2扎钢筋工序23
2.2.3吊重工序23-24
2.2.4搭棚工序24
2.2.5拆卸工程24-25
2.2.6搭建或拆卸临时支架25
2.3建筑安全事故损失及原因分析25-41
2.3.1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损失25-27
2.3.2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27-30
2.3.3珠海市建筑企业及项目的调查与分析30-41
2.4本章小结41-42
第三章建筑企业安全评价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42-63
3.1建筑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3-47
3.1.1建筑企业安全特点及评价意义43
3.1.2建筑企业安全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43-44
3.1.3建筑企业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44-47
3.2建筑企业安全评价47-52
3.2.1建筑企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47-50
3.2.2实例应用分析50-52
3.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项目安全评价52-62
3.3.1建筑项目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53-57
3.3.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57-60
3.3.3实例应用分析60-62
3.4本章小结62-63
第四章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研究63-79
4.1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模式63-70
4.1.1安全管理制度的模式63
4.1.2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原则63-66
4.1.3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模式66-67
4.1.4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组织67-68
4.1.5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体制68-70
4.2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要素70-73
4.2.1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要素的内容70
4.2.2建筑企业公司总部的安全管理要素70-73
4.2.3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要素73
4.3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73-78
4.3.1安全管理要素的整合74
4.3.2安全管理模式的整合74-75
4.3.3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75-78
4.4本章小结78-79
第五章结论79-80
参考文献80-82
致谢82-83
附录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