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及基础教育及什么叫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语言学类毕业论文提纲格式,关于周有光先生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语言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平常偶尔看看凤凰台,某个周末打开电视,是采访周有光先生的节目.他正在谈下放宁夏的经历,谈到大雁粪雨,万年一遇的极小概率的事情,他当作一生中非常有趣的遭遇.说五七干校有个好处,不用脑子,失眠症好了.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下子感染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喜欢上了这位老人.
2012年,我开始整理《随笔》期间拍摄的照片,写摄影手记,承《文汇读书周报》看重,开了一个栏目陆续刊登.发表了几篇后,编辑来信,说希望不只限于《随笔》的作者,北京的文史哲方面有影响力的老先生,都希望能写写.这是一个严肃的提议,也是我非常有兴趣的事情,马上应允了下来.
我首先想到的是去拜访周老.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取得联系.我想到了吴彬大姐,向她求助.收到我的请求,尽管她认为可能性不大,但还是慷慨地告诉我,周老的对外联络,都是由他的儿子周晓平先生负责,给了我一个电子,并嘱切勿外传.
这一点,我有思想准备.但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马上写了一封信发到晓平先生的.很快,我收到周晓平先生的回信:“我爸爸周有光同意你在某个时间来访问他.请写一个提纲寄来再另约时间.”
这么顺利,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赶写了一个提纲.以往拜访老先生,都是编辑与作者的关系,而以采访者的身份进行的拜访,拟写提纲,对我来说是第一次.看过周老的一些书,我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了出来,譬如现代教育制度、如何看待“文革”、古体诗词的现代命运、文字改革的不同声音等等.只为提起话头,并无明确目的.关于拜访时间,因为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1月11至13号,我希望是那期间.晓平先生回信,“谢谢你发来的提纲.明年1月13日是他的生日,来看他的人可能很多,不知你13日以后来是否可以?请你想一下我们再联系.”约了14号,但能否成行并无把握.
本篇论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tigang/415623.html
摄影是我的重点之一.通常,拜访作者时,我都是随机拍摄,没有什么预设方案.给周老拍照,很难得,所以郑重其事拟了一个提纲.1.周老有一个绰号:周百科.记得看他和张允和先生的一些居家生活照,背景中可见书柜里摆有全套的英文版“百科全书”,将之充满背景,拍一张侧身坐照.2.周老喜欢喝红茶,每天上下午定时,与太太举杯齐眉,是游戏,也是互重互爱的表达.拟拍一张背景纯粹,周老双手捧着杯子停在齐腰处,低头看着杯子里的茶,若有所思.3.大雁粪雨的故事,反映了周老性格的多面,行事谨慎,未雨绸缪(早起看天,判断天气晴朗,开会都是大半天,到中午一定很热,于是带上大草帽),通达乐观,笑看生活.用草帽作道具,让他表现或成为某种样子.4.拍一张我喜欢的大头像,总是直视镜头的人物,眼睛的动感会传递出丰富的信息,揭示出或表现出众人看不到的一面.5.随机抓拍等等.
我于11日中午抵北京,接下来是繁忙的观展、听会、业务拜访.12日晚终于得空,给周老发了贺寿邮件,告知我已抵京,没好意思提出尽早安排会面时间,心里想的却是14日上午,因为那天晚上得赶回广州.马上收到回邮:“明天(13日)下午三点后可以来我家等不知你有空否?”一定是冥冥中的神佑,上午、中餐、晚餐都已安排,下午的空档难道是专为拜访周老而留下的,这可是周老108岁的生日!一定是!
三点,经历了一番波折,我准时到了后拐棒胡同周老的寓所.这是老式的居民楼,国家语委的宿舍.应门的姑娘是周老家的小保姆,把我让进了小厅,这地方大概十来平方米,中间摆了一张方形餐桌,说请稍等一下,周老刚刚起来.桌旁一小姑娘在忙着在ipad上收邮件,是前一天《新京报》举办周老108岁寿诞的活动的系列材料.很快周老准备好了,我进了那间“熟悉”的房间,周老坐在他的宝座上,我快步上前,伸出双手,感受了周老那不大、温热、绵软却不乏力量的手掌的一握.周老示意我在桌子对面坐下.这时,晓平先生进来,连说抱歉,睡过头了.
晓平先生转身去取了我的提纲的打印件回来,我也将自己带的打印稿拿了出来.
周老在回忆中多次谈到他所受的教育,比如以前中小学的学制、下午的游艺课、圣约翰大学的重基础教育、鼓励自学,光华的学术自由等,同时批评了现代教育.目前,教育改革是大家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我太太是学教育的,儿子还在读大学,很想听听周老的看法,想知道他心目中的理想教育.资中筠先生在某次电视台的节目中说的一句话流传很广,说现在的重点大学是“招天下英才而毁灭之”,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我注意到,周老拿到提纲,看了第一个问题后,就在“毁灭之”三个字下面划了杠.
看得出,他接受的采访多了,很有经验.为了录音的方便,他让我把问题先念一遍.问完,他笑了起来.说“资中筠教授的话当然是开玩笑”.应答之机智巧妙,不得不佩服.接下来他大谈现代中国教育制度之源,批判苏联教育理论,强调通识教育的科学合理.“新中国成立以后,引进苏联的教育制度.苏联的教育制度应当说是错误的,我们目前已经改变不少了,但是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它的影响,这是我们教育改革中必须要做的工作.以前的教育制度,拿我的经验来说应该是比较好的.就像游艺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我建议可以拿一两个学校来尝试游艺课的制度.等这个方法是很成功的,我的同学当中有好几个人都在游艺课里面成了大人才.比如刘天华,等他是中国音乐的开创者,二胡大师.他就是游艺课里培养出来的.等苏联教育引进中国的初期强烈反对兴趣,认为兴趣是资产阶级的产物,这是很荒谬的.重视基础教育,鼓励自学,这是两件事情.我先谈重视基础教育.什么叫重视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三门课:国文、英文、算学,这三门课很重要,是必须要考试的,其他许多课程都不考试的.我们中学的时候,中文都是古文,可以写文言文章;英文呢,都能讲、能写;数学是基础数学,都学好了.所以到了大学,你不仅能用古文来读古书,还能用英文来学新的知识.到了大学就可以不用学英语了,英语已经能够用了.假如你学英语呢,就是提高一步.现在学生的困难呢,就是到了大学都要补英文,花了很多时间,大学里应当学的知识就学不到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那个时候呢,拿游艺课来讲,就是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上午是三课,没有四课的.九点钟上课,现在是八点钟上课,弄的孩子们苦死了,许多孩子都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是学不好学问的,这是一个大事情.以前,我写信给总理,建议要注意这个事情,不过效果不好.我们引进苏联的教育制度,苏联大学的目标都是培养专家的,苏联的大学毕业生都是专家.我们那个时候呢,大学毕业生都不是专家.大学是培养好的基础,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子呢,大学毕业后可以进研究院,即使不进研究院,也可以自修,就能发展.这个原理就叫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这个原理是非常好的,很成功的.我们到今天都没有很好的引进.新中国根据马克思主义,否定胡适提的原则.胡适了不起,胡适在美国学的什么东西呢?教育学!现在有几个人去美国学教育学啊?很少了!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值得引起思考,我建议要派一些人到美国去学教育学,我们的教育方法要学美国,把苏联的影响放弃,这才是一个捷径等”谈教育,周老信手拈来,一口气把现在教育为什么如此讲了个透,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完了,他做总结道:“我再讲几句.我呢,已经没有办法参加社会活动了,所以现在的教育情况我不是很了解,都是朋友讲的,对不对呢,我也不知道.不过朋友都来讲,我们的中小学里有很多的无效劳动,累得要死,学生苦的不得了,学生在中学小学经历了一个很不幸的青年时代.”我思想准备不足,没想到周老一口气,讲了有20多分钟.为了让周老稍稍休息一下,晓平先生让我介绍介绍自己.谈了没几句,周老就插话进来了.于是,我们继续. 目前,现代汉语变化很大很快,格律诗又有很多人提倡,彼此能相容吗,诗歌将怎么发展下去?周老是汉语拼音之父,他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对这个问题,周老认为,首先要要先讲清楚汉语变化很大,很大在什么地方.“中国从清朝末年就开始一个运动,叫语文现代化运动.这个运动到现在是一百多年了,已经告一段落了.‘语文现代化’这个名称从前叫‘文字改革’.‘语文现代化’这个名称是语言学家提出来的,普通老百姓不这么讲.这个一百年,‘语文现代化’搞的什么工作呢?搞四项工作!第一,从方言到共同语;第二是简化汉字,标准化;第三是白话文;第四是汉语拼音.这四项工作都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一直到今天一百年,已经告一段落.我们制订了《语言文字法》,就是肯定这一百年的进步,由教育部来推广.这个所谓叫‘语文现代化’是变化很大的,就是做了这四件工作,这是成功的.”
“格律诗呢,他们要做就做,不做就不做,这只是个玩意儿,这不是中国语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情.做或不做都是无所谓的,不做也可以.”
晓平先生在一旁接这个问题问到:“白话文诗歌,它可以有格律,也可以没有格律是不是?”“是的,不是说白话文诗歌一定没有格律.英文的诗歌就是白话文诗歌,它也有格律.我认为,我们提倡白话,从小说来讲呢,发展到沈从文是成功了;从诗歌来讲呢,发展到徐志摩,成功了.今后的发展呢,在他们两个人的基础上可以往前进.文言格律诗你可以作,可以不作,看你高兴.这个从历史来看不是一个重要事情,我今天可以写古文嘛,没有人禁止我;我今天可以写古诗嘛,没有人禁止我.我也喜欢古诗嘛!读书的时候我也天天练的.这个无所谓的,这个不影响整个文化界定.‘语文现代化运动’一百年经过了多少个段落,每个段落的名称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段落名字叫‘拼音字运动’,后来叫什么运动,什么运动,整个来讲叫“语文现代化运动”,这是已经成功了.”
简化汉字一直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我做译文编辑的时间比较长,接触到不少译者,对汉字简化提出了很多不同意见.有一位译者高健先生就说过:现代汉语无法实现语言的丰富、洁雅、厚重、自然、轻快,必须用方言、文言、隔代语言等,要吸收这些来补充.
开谈后,周老的声音越来越大,中气十足.谈着谈着,他忽然停了下来,打开抽屉,拿出一板小电池.耳机没电了,刚才音量的提高,可能也与此有关.他熟练地取下耳机,换上新电池,不到一分钟,整个动作流畅自如,一气呵成.
因为装电池,对刚才的问题,没有听清楚.于是晓平先生在一旁将问题概括,说:“现代汉语不那么高洁、不那么美丽,非要引用点古代汉语才文雅;汉字简化对翻译产生了很多问题.”
“先讲汉语白话美丽还是文言美丽?每一个民族都有这样一个思想,认为古代语言是美丽的.印度也是这样子的,认为今天天天讲的东西是不美丽的,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为什么呢?人都是这样子,大家不会的东西是好的,大家都会的东西是不好的.可是你不能不讲今天的话,你不能用古代语言来讲话嘛!所以,白话文是自然的事情.你喜欢文言,你认为它是美丽的东西,你可以学古代语言,可以学古文,没有人能禁止你.可是你不可能用古代语言来广泛的传播,这是不行的.”
我再次将高健先生的观点提出:汉语简化不够用,达不到语言的丰厚、雅洁、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