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批评方面论文怎么写,关于曹丕《典·文》探析“文人相轻”产生的原因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批评及社会科学及政治生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主着重在分析曹丕《典论·论文》的基础上,探究“文人相轻”这一现象产生的政治、现实、文学背景和其产生的原因,并评估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的价值和意义.
【关 键 词】曹丕;文人相轻;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批评家
魏晋时期的曹丕在其《典论·论文》开篇明义地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提出了“文人相轻“这一观点,其也成为曹丕非常独特而新鲜的见解.尽管这个现象历代都存在,但真正把这一问题明确提出来并加以批判的则始于曹丕,“文人相轻”这一用语也是从此时固定下来.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文学批评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8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1、“文人相轻“产生的背景
1.1从政治层面上看
在秦汉之后,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形成了完整的官僚体系,在“官本位”为主导的社会里,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文人只能取悦权贵,谋取一官半职,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必然存在竞争,毕竟统治者不需要那么要的文人.这种竞争主要是以政治阴谋,相互打击为主.而大多文人则采取以对他人文章或为人的“诽谤”作为打击对方的武器,因为不会产生直接致死的因素,所以这种陋习得到延续和成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这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wenxue/03079955.html
曹丕就清楚的认识到文人相轻这种现象在政治生活中对人才的选拔造成的弊病.他站在一个统治者的身份来提出这个问题的,这就表达了政治对文学的要求.
1.2从文学发展的历史层面上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自身觉悟到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从文史哲不分、诗舞乐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门类.鲁迅在《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将建安时期概括为“文学自觉的时代”.而文学自觉与文人对自身价值的发现是同时出现的,这一时期的文学与文学批评对自我个性的张扬便显得特别充分.
曹丕对“文人相轻”的批评就是文学批评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建立在“文学批评自觉的时代”的基础之上的.
1.3从现实社会层面上看
当时社会文人相轻的现象确实存在,文人相轻从本质上说是心态的展现,属于人人相轻的一种,其覆盖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存在着这种现象.
曹丕在其文中写到:“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璃元瑜,汝南应埸德,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骒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曹丕认为当今“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但要叫他们互相钦服,实在是
关于文学批评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2、“文人相轻”产生的原因
文人相轻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社会中广泛的存在,它是社会人人相轻的一个缩影,曹丕在《论文》中不仅提出了这个问题,也为我们分析了“文人相轻”的产生的原因:
2.1善于自见,不自见之患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写到:“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在这里,曹丕认为文人相轻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文人对自己的长处“善于自见”,对自己的短处则不自见,不能理性的看待自己的短处.
文学批评有一种相对客观统一的标准,但同时对于每一个批评家个体来说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批评标准.如果说前者是所谓理性尺度,后者大概属于感性尺度,后者主要是以个体色彩出现的.因为客观上存在着双重的标准,这为价值评估的混乱埋下了隐患.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形是一个批评家在评论自己的作品是多采用感性尺度,而评论别人的作品则往往采用理性尺度.相应的结果就是,评论自己时看到的优点多,评论别人时看到的缺点多,就极易“相轻”.
2.2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文学表现形态的丰富多变,所谓“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每个读者性情和审美趣味的不同,都有可能导致阅读的偏尊或偏废.在《典论·论文》中曹丕以七子为例说明不同的人有其所擅长的不同文体:“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他认为七子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文体,也有自己所不擅长的文体,所以并不能以己之长去度他人之短.
文学批评职称论文撰写技巧
播放:22141次 评论:3982人
这一观点,与汉代人物评论的理论相一致的,王充《论衡·书解》里讨论人性说:“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认为人在具有某项优点时,同时也就容易产生相应得局限.而文人往往偏擅某些体裁,即王充所说的具有某项优点.
与曹丕同时的刘邵在《人物志·七缪》中说:“皆亲爱同体而誉之,憎恶对反而毁之.”即只能认识与自己才性同类者的优点,而对才性不同者则加以贬损.若批评家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文体去轻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的文体那文学批评则必然不能体现出其公正、客观、公平的本质.
2.3“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曹丕《典论·论文》里写道:“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作为君主及文人,曹丕一针见血地指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也是“文人相轻”的原因.
关于这一点,南朝齐梁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也有语:“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人极
关于文学批评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曹丕《典·文》探析“文人相轻”产生的原因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