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中小学教师类毕业论文格式,关于民国教师挣多少钱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小学教师及高校教师及通货膨胀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北大学生由本、预科350人扩大为一千三百多人.当时的正教授分为六级,依据《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从一级到六级的月薪分别为400银圆、380银圆、360银圆、340银圆、320银圆、300银圆;级别较低的讲师月薪从2-5银圆视情况不等.
不过章程只是章程,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差异,陈明远在写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时,就在北大的教员月薪存根中找到了一些教员的薪资单.根据这些“工资条”上的记录,胡适在1919年9月的薪资是280圆、周作人240圆.当时的北大教授日子还是较为丰盈的,因为当时月入280圆,相当于如今的月薪上万.
而当时北大学生所有的开支包括学杂费和买书,吃喝玩乐,一年准备180银圆足够,节约一点120银圆也可以,也就是说,北大学生每月全部费用为10-15银圆(合今人民币400-600元).说到此,不由不想起当年蔡元培和一块钱讲义费风波.
那时候,上课由各位教师自印讲义,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学校规定学生每学期要交一块钱作
中小学教师类论文范文例文
怎么写中小学教师本科毕业论文
播放:22501次 评论:3200人
风波最终被平息,而今天的读者不免心生疑虑:就为一块钱,值得吗?
1922年的“一块钱”(或者说一块大洋)可以买20斤大米或7斤猪肉,约合人民币40-60元.当时北大的学费是每人每学期10元,因为国立大学有经费拨款,所以北大的学费相比当时其他私立大学或者教会大学低很多.相比较10元的学费而言,1元的讲义费就显得有些贵了.讲义费是学费的十分之一,学生们从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的.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央政府权威低下,无法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和控制,教育资金无法得到保障.袁世凯死后,各军阀混战,国家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军费、政府开支和偿还外债,各地教育经费出现普遍性短缺.
这样的形势,才使得北大学生为了“一块钱”可以大动干戈,校长蔡元培为了“一块钱”也可以冲冠请辞,而据顾颉刚的日记记载,北京大学当时拖欠教员薪金非常严重,他甚至给自己清楚地记录了账目:
1月薪金:拖欠半年后分三次领取,到6月17日取32元,6月25日取70元,7月16日取8元;
2月薪金:拖欠四个月,到6月24日取100元;
3月薪金:拖欠将近半年后分三次领取,到7月16日取32元,8月10日取40元,9月9日取37元,10月2日取63元;
4月薪金:拖欠将近半年后分两次领取,到9月9日取37元,10月2日取63元;
5月薪金:拖欠将近半年后分三次领取,到10月2日取37元,11月12日取35元,12月2日取28元;
等
鲁迅对自己当时的薪金也有一个记录:1920年他共收入1月至9月教育部薪水2640元,平均每月220元;被拖欠3个月薪水900元;1921年共收入2490元,平均每月207元7角,被拖欠薪水半年多等
看来不仅学生的日子不好过,老师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个动乱年代,知识分子虽然不是晴雨表,从他们身上却也能窥得社会现实之一斑.上世纪20年代的北洋军阀日益腐败,伤透了知识分子们的心,顾颉刚许是实在忍受不了拖欠薪金的生活,才会在1926年接受厦门大学的邀请而南下.北伐战争结束后,全国统一,定都南京,知识分子的经济状况得以保障,薪金也有所提高,对于教师们而言,这是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大学教员薪资待遇的相关条例,将副教授列入大学教员的等级中,当时教授的月薪可达到500元,相当于今天的1.7万元.从薪资数目来看,当时高级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有一个统计说,上世纪20年代中国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和生活费大约相差3-10倍,这个比例和当时的日本相类似,可见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水平并不低于日本.
不过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到了40年代,物价飞涨,由国民党一手导演的通货膨胀,将知识分子压迫到了生活的边缘,终日为柴米油盐烦恼的老师们,物质生活一年不如一年,而这又以当时西南联大的老师为典型.
西南联大是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合并而成的临时大学,虽然是临时大学,在当时却有着不小的影响.当我们沉浸在关于西南联大的美好记忆的同时,从当时名师们的生活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揭开西南联大生活的另外一面,也很有意思.
1938年5月4日,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正式开始上课.从北京过度到西南联大,教员们的薪资自然是要打折扣的,当时的计酬单位是法币,大学教授的平均月薪为法币350元,到昆明后,调整到了300元,相当于打了8.5折,虽然是略有艰辛,但还是足以应付生活.不过“打折”只是一个序曲,应该说,从进入昆明开始,教员们的薪资待遇和生活水平就不断遭遇挑战.1938年底到1939年,由于不法奸商贪图暴利、囤积居奇,各地物价上涨幅度猛增,云南一担米达到了120元,四川、福建等地已经出现了抢米风潮.
面对物价上涨,联大校方起初还不断用补贴的方法来帮助一些困难教员,但这些补贴如同杯水车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知识分子,在最无奈的时候,也只能写申请要钱.最先行动的是学校的一些讲师级教员,因为没有职称,他们在薪资待遇上和正、副教授还有一定差距,但校方以经济拮据为由拒绝了讲师们的建议.
然而没过多久,当西南联大的主体――教授们集体发言要求涨工资时,校方就不得不重视了.
那是1941年,教授们的实际收入只有战前的十二分之一,相当于一个码头搬运工的水平,甚至不足以养活两个成年人,而一个教授要养活的平均人数是6人,在西南联大,有一位教授有家眷10人,他就是朱自清.
朱自清是知名语言文学家,即使今天,他的散文《背影》也是白话文作品中的精品.他曾靠卖文稿补贴家用,也曾和周新民等29人联合提出“文章演讲润例”,所谓“润例”,就是将文稿以每千字1斗米(16斤)计算;报纸论文每篇以2斗米(32斤)计;演讲也以2斗米计价,米价均以昆明实时米价为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文稿历来就是养不活人的,何况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数据显示,朱自清的薪资在1942年的西南联大教授中属较高级别,每月有470元,但1942年上半年每担大米价钱为318元,而朱自清因为家眷众多,分到每个人口中的粮食也自然比其他人家少.作为一家之主,朱自清只能是饿自己,所以他常年身体虚弱,甚至有严重的胃病,无法吃粗粮,这一切都为后来他的不幸去世埋下了祸因.
当然,苦中作乐的教授也不在少数.西南联大的另一位名师闻一多则一身傲气,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笑面迎天,和夫人高真一起携手度难关.闻一多篆刻营生、高真卖衣服贴补家用的故事,在现在读来,也还是充满温情.
1941年下半年,西南联大面对教授们的生活压力,提出了发“津”的补助办法,及时跟踪当时市场米价,补发教授、讲师每月1担(160斤)白米,来维持5口之家的一个月生计.但是昆明的米价已经是“薪”加“津”也无法赶及的程度,陈寅恪
中小学教师类论文范文例文,与民国教师挣多少钱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