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地理学方面毕业论文提纲,关于文学地理学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地理学及地理环境及文学批评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地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文学与地域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无论中西,前人都已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文章结合文学接受理论和文学批评四要素理论,试图对文学地理学进行文化与地理、文学与地理等相关方面的探究和阐发.
[关 键 词]文化;文学;地理;文学接受;四要素
文学与地域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无论中西,前人都已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文章结合文学接受理论和文学批评四要素理论,试图对文学地理学进行相关的阐发.而要解读文学与地理的关系,就离不开文化.
一、文化与地理
迈克克朗在《文化地理学》中对什么是文化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做出了自己的界定,在这个领域,他认为,“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经历了不同形成过程的文化是如何汇集到一个特定的地方,这些地方又是怎样对其居民产生意义的.”“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研究人们如何阐释和利用地理空间,即研究和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文活动,研究这些空间和地点是怎样保留了产生于斯的文化.”“文化地理学必须包括那些推动文化发展的所有机构.”“事实上,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对于“文化是什么”这样一个命题,人们的解释莫衷一是,各执一词.但是至少能确定的是,文化不仅是那些象征性强的事件、建筑或者节日,更是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点滴.诚然,“村落、人工景物或某些建筑物的范型具有持久的特征,如果它们是崇拜对象,这种持久性便进一步加强等这些东西从遥远的过去一直留存至今,所以人们对它们尤为欣赏”.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独立日是美国文化的见证;一提起希腊,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浪漫的神话和奥林匹斯山,但它们又何尝能够展现各自国度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伴随历史而来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这样博大的汉文化又岂是一座建筑一个节日可以涵盖得了的,即使是像故宫这样庞大的建筑群,也不过是作为中国千年封建文化的缩影,被人们当作古迹去瞻仰慨叹.
文化与地理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文化具有地域性,同时,文化又具有传承性.文化不是一时代的人的创造,而是同一地域的人们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历尽岁月淘洗和传承,共同形成的.就像希尔斯所说,“没有哪一代人创造出他们自己的信仰、机构、行为范型和各种制度”,文化是历代传承下来的,“无论一代人多么有才干,多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他们也只是创造了他们所使用的和构成这一代的很小一部分东西”.地域形成文化,要探究文化的起源,就不可避免要回到产生这种独特文化的那片土地,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放眼世界,除了能明显感受到东西文化截然不同外,即使在东方或西方、甚至在某个国家的小地域范围内,文化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反过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某地的文化对这个地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从人们的思维和性格,建筑的布局和构造,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等,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除了文化与地域的相互影响外,文化与地域还是相互交融共同促进的.以我们国家为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有边界的疆土,作为一个内部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度,文化首先在地域内部进行传播与交流,疆界到哪里,先进的中原文化就会传播到哪里,而且与当地落后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部落在和平的汉文化中,休养生息,繁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落后民族的发展,而被影响地区的文化又丰富扩充了汉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博大的文化体系.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地区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冲破地域限制,走向世界.
陈正祥先生在《中国文化地理》中列出了中国自古以来各个朝代的人口分布图,还列举了有些朝代的宰相、诗人和词人的分布情况.从这些图中我们很容易能够解读出地域的差别,也能够探索到背后的原因,陈正祥先生以这样一种简洁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一目了然,那些人口密集知识分子众多的地方,无疑都是地理环境相对来说更具优势的地区.具备较好的地理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河流等)的地域,才有可能促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那些地方,文化的起源要比荒凉地区早得多.而文化的繁荣,反过来又促使当地的人们更早启蒙,掌握更多的自然知识,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创造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不仅如此,文化的繁荣程度还能够映射一个地区的繁荣程度,如中国的文化中心由西北向东南迁移,从这样一个大趋势中,我们就能够解读出南方是如何发展并富庶起来的,而富庶离不开优越的地理条件.
二、文学与地理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是很特殊的存在,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批评四要素,即作者,读者,作品和世界.在接触文学地理学的时候,艾布拉姆斯的观点对我也有所启发,研究地域和文学,可以说地域、作者、读者和作品这四者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条理清晰,但又难以拆分.下面将从这四者的三方面去解读文学与地理的关系.
1.地域与作者
我们常说乡土乡音,实际上说的就是地域环境对当地人的群体性影响.在文学领域,作者的心性、思维以及修养,都与其生活的地域相关.表现在不同人的身上,这种关联性大小不一,但不能因为个别表现不够明显的个体而否定整个的文化现象.《离骚》和《诗经》几乎为同时代的作品,但它们之间差异颇大,风格迥然不同,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创作出像《离骚》《九问》这样传之千古的作品,固然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但无论政治失意怀才不遇对他创作的影响有多大,要考究《离骚》风格的形成,还必须要放在楚地这样一个大环境背景下去考察.楚地是一个巫术文化盛行的地方,这种文化氛围紧紧包裹着当地的人们,文人更不例外.想象丰富,多彩多姿,迷离惝恍,共同构成了楚地文学的风格,和着楚辞的韵脚,带给后世人们绝美的享受.而反映中原地区生活的《诗经》,由于地域环境条件好,文化底蕴深厚,因此更多的是敦柔教化的内容.在《诗经》这个地域博大的世界里,又因为包括的地区较多,因此还有了豳风、郑风、卫风等的不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地域对作者的影响.
另外,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他在提及不同诗人有不同的文气时说道“徐斡时有齐气”,这也是对地域影响作者的最好注脚.徐斡生于齐地,不可避免要沾上齐地的风气和神采,齐地的人文教化在他身上也不可避免地要得到展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能够让人明显感觉到这就是徐斡,这就是齐气,实在是需要很高的境界,一个作家的风格要多么炉火纯青才能这么容易被识别!
2.地域与作品
(1)地域对作品的影响
地域影响作者,当然也影响作者笔下的文字.从文学作品中看,这种影响表现得非常明显.
首先,地域影响作品的风格.中学生都很熟悉的《敕勒歌》和《采莲曲》,即使没有文字说明,有一定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的人也一眼能够看出所写景物的不同,草原和水乡,豪放与温婉,本就是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差异.而横向来看,靠近海洋的地区和远离海洋深居内陆的地区相比,文化差异也很大,由于不
地理学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文学地理学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