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文学理论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重建文学理的文学焦点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理论及政治性及文艺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理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詹姆逊在其《政治无意识》一书开篇即提出:“永远历史化!”这句口号去年被伊格尔顿加誉为“一个命题,”并要求它返归自身,即将“永远历史化”本身“历史化”.由此可见,“历史化”是多么深入人心.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后现代主义的一杆标尺,一个留给我们并影响久远的思想遗产.迄今为止,在文学理论领域里已经很少有人还坚执超历史的和唯一性的客观本质主义理念了.
本文题目所标示的观点当然也是“历史化”的产物,并不具有“因为是文学理论,所以必须以文学为焦点”的逻辑主义终极性.事实上,正是因为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文学理论研究中文学焦点的游移、模糊和淡化,研究维度中意识形态
文学理论类有关论文范本
一
一个吊诡的现象是:1960年代以来西方从事文学理论和批评研究的人开始热衷于研究具有错综性和跨学科特征的文化理论.以至于卡勒在《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的第一章必须先讲“理论是什么”:“我要提醒你注意的是,这可不是指关于文学的理论,而是纯粹的‘理论’.”这似乎是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举措,隐示着“理论”对“文学理论”的统摄,以及“文学理论”向“理论”时期的转向.
然而时过境迁,塞尔登等著的《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却在新版本“结论”中提出了“后理论”的主张,宣告“理论的终结”:“新千年开端的一些著述却奏响了新的调子.等因为大家的共识是,理论的时代已经结束,消失的不仅是理论那个权威的大写字头,还有和它紧密联系的一群明星的名字,特别是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变体联系在一起的以法国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那些人:巴尔特、阿尔都塞、福柯、拉康、德里达、波德里亚、利奥塔德、克里斯蒂娃、西苏、斯皮瓦克、芭芭和詹姆逊,这些人主宰了20世纪70和80年代的思想.对我们来说,现在好像再没有什么单一的正统观念要遵循,再没有什么新运动要追赶,再没有什么困难的、充满哲学意味的理论文本要读了.”当然,“后理论”只是对现在进行时态中的文学理论动向的及时有力的概括和描述,一定程度上也出于前瞻性、预测性的动机和敏锐地赋予当下开新意义的企图.
尽管如此,在未完成、多路向的“后理论”中,我们还是能够看清一个重要的主导倾向,即对“理论”偏离文学本位的不满以及呼唤重返文学、文学性、文学文本的理论建构.在《结论:后理论》中,塞尔登等作者列举了12位文学理论家的观点,除了伊格尔顿坚持其一以贯之的政治批评立场并游离于“文学”话题之外,“其他人却寻求对文学和审美的结合,或重新构筑与它们的关系.”也许,卡勒的学术经历和观点漂移非常具有典型性.卡勒以《结构主义诗学》为代表的早期研究偏重诗歌语言、结构、体裁、接受的文学性研究.但在“理论”时期,卡勒完成了从结构到解构、从文学理论到理论的转向,面对“是非文学的讨论太多了,而这些问题与文学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的指责,卡勒起而为“理论”对于文学的“元理论”地位辩护.进入新世纪以来,卡勒重新审视“理论”对文学与文学性的遮蔽,指出:“也许该是在文学中重新奠定文学性根基的时候了.”从文学理论到理论再到后理论,从诗学到游离诗学再到返归诗学,卡勒似乎走了一个圆圈.但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这个“圆圈”是有意义的,或者更确切地说,“理论”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一面.经过“理论”的洗礼,本质主义的幻想动摇了,多元主义的信仰坚固了.这或许是重建文学理论的文学焦点的一条新起跑线.
与塞尔登等人在《结论:后理论》中主要概括了一些文论家论著和文集的观点不同,周启超在其主编的《当代国外文论教材精品系列》“总序”中,从教材的角度反思与梳理了近年来国外文学理论的动向,以“积极面对当下国内文论发育的生态失衡.”国内文论界的态势,由于西学东渐或曰与国际接轨的“时间差”关系,似乎总有滞后的不对接现象发生.在西方对“理论”的控制出现厌倦之时,国内对“理论”的热衷正大行其道.所谓“生态失衡”,即“这些年来,随着文论界学者向文化批评、文化研究或文化学的大举拓展,文学理论在日益扩张中大有走向无边无涯之势.相对于以意识形态批评为己任而‘替天行道’的‘大文论’的风行,以作家作品读者为基本对象的‘文学本位’研究似乎走到了尽头.”这是对当下国内文论界现状的描述,同时又投射出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理论”全盛时期西方文论界的景观.但西方晚近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对文化理论与意识形态批评的追逐转为反思,以解构主义为己任转为以理论梳理和整合为重心的建构主义,尤其在法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都出现了返归文学本身和文学文本的文学理论学科自主性取向.周启超的结论是:国外同行并非还在“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的实践中“替天行道”而流连忘返,“‘在反思中整合,在梳理中建构’――则是我们从对今日国外同行的所思所为的一番检阅中获得的一个最为强烈的印象.”
大学生怎么写文学理论论文
播放:21335次 评论:3838人
事实上,上述西方文论界的新动向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后理论”的新提法也未得到国内文论界的普遍认同从而激发对“理论”的深入反思.一方面,“理论”无疑具有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特征,它所拓展的多元化路径以及潜在的开新能力是不能轻易弃绝的,这也是它的历史功绩和重要精神遗产.但另一方面,“理论”确实阻碍了文学理论的自主性发展和自律性探求,使其变为“理论”自身的附庸以至奴仆,从而陷入身份不明的尴尬境地.文学理论是不能长久失去其文学焦点的,尽管文学没有客观化、本质化的定义,文学始终是历史化、地方化的共识与惯例.但只要文学以共识与惯例的存在方式显示自身,那就必定会滋生出以文学为聚焦点的理论建构的需求,即使需求不等同于现实.于是,“后理论”时期一条可能的探索路向便是:后现代主义(这里主要指反本质主义)与审美主义(文学本位、文学自主性的一种表述)的结合.它既是对“理论”的反拨和吸纳,同时又不是无原则地返归“前理论”的文学本质主义窠臼.
本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61846.html
二
重建文学理论的文学焦点,无疑与文学自主性、独立性和自律性的观念相关.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与评价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学理论的
文学理论类有关论文范本,与重建文学理的文学焦点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