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建筑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沿街建筑改造原则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建筑及建筑改造及现代主义建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建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目前我国很多城市为发展经济和提升城市形象在对原有街区进行改造,而沿街建筑的改造是街区改造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北戴河联峰路街区改造为例,对沿街建筑改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并提出了一些改造设计原则和方法.
关 键 词:沿街建筑;改造;原则与方法
街区是城市的经脉,承载了城市的世俗与繁华,同时也展示着时代的风采和变化,沿街的建筑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体量上在街区上都占绝对
关于建筑相关论文例文
一、以北戴河联丰路为例看街区建筑存在的问题
北戴河坐落于渤海湾北部中岸,全长约5KM.沿街建筑密度适中,且较低矮.街道两侧建筑形式及空间组合方式多样,呈建筑单体和聚合院落散落分布.有办公、商业、居住、公共等各类建筑,且新旧不一.经过反复调研,目前存在的街区建筑问题有一下几点:
(一)沿街建筑没有体现地方特色.自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将北戴河海滨开辟为“各国人士避暑地”以来,这里就被建成了一个带有殖民色彩的避暑胜地,异国情调的楼宇也布满了整个北戴河地区,红瓦、白墙、绿树、蓝天、黄沙,早已成为当地的特色.而在联峰路上几乎看不到这种具有海滨城市、异国情调特色的建筑.
(二)沿街建筑缺乏统一规划、混乱不堪.以联峰路中以河北省粮食局休闲所到怪楼酒店段为例,这一地段共有建筑32栋分布与街区两侧,北侧12栋,南侧20栋.其中①新建筑有:6栋比较新的建筑有:14栋破旧的建筑有:12栋②具有欧式风格的有:6栋现代建筑风格的有:15栋风格不明确的建筑有:11栋③高层建筑有:1栋中层建筑有:25栋底层建筑有:6栋.如此多的新旧、风格、体量建筑参差出现在一条街道上其统一性可想而知.
(三)在联峰路上还出现了一些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一味求快、缺少细节的建筑,有些建筑在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情况下赤裸裸的置放在街区旁边,或者有些建筑因当初建造时的质量原因或时间原因贴面早已脱落与周边新建的“华丽”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街区建筑改造的原则和方法
许多城市在街区依然存在着和联峰路一样的问题,急需进行街区改造,通过这次对联峰路改造的有益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和方法.
文脉溯源原则街区就是场所的一种,因此在街区改造时应该遵守一种生态学准则,即去发现特定城市地域中的背景条件,并与其协同行动.如在联峰路改造中以北戴河多国建筑风格并存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大的背景基础上挖掘、传承北戴河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内容,采用“修补”和“改善”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处理,使城市街道得到再生和还原.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建筑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6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该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wenxue/03067508.html
和谐统一的设计原则
首先单体建筑要和街区整体建筑相统一,特别是要统一于其建筑文脉当中.其次不同年代之间的建筑单体统一.要使不同年代的建筑和谐地共生,对于那些因时代变化而逐渐变化的建筑须研究不同年代的建筑特点和形式,找到不同年代建筑之间的构造、形态、风格变化的轨迹,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信息,使建筑单体之间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的模式,以达到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最后不同风格的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不同风格的建筑单体之间的形态和建筑构件方面努力协调一致外,还可以寻找空间上的过渡来达到建筑单体之间的和谐统一,我们可用围墙、草坪、树木、河流、小的构筑物、来柔化建筑之间的界限.
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因街区大多建成时间比较长,街区两侧的建筑新旧不一,因此在改造时要将科学设计原则引入其中,即充分考虑现存建筑实际情况,针对每一栋建筑的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提案,尊重原有建筑结构,在此基础上尽量做加减法.除重要节点进行改造之外,其余的进行局部修改和规整.
合理的原则就是通过一定的必要的改造和整治的手段,使沿街建筑上的依附物如空调、广告牌、雨棚、遮阳设施等与建筑立面背景相协调,美观统一同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特色.
三、结语
如何做好作为街区主体建筑的改造是我们必然要面临的课题,但同时在街区改造过程中除了对建筑进行整治外,也要对街区内的人居环境进行适当的改造.其建设应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尺度和人的需要,要着力营造亲切宜人的人居环境.关注那些很细小但却与人的工作、生活关系密切的小的城市环境设计.如近人处的建筑细部、无障碍设计等等.沿街建筑也应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人居环境建设也要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应当增加更多的文化设施,同时要充分挖掘利用该地区现有的丰沛的文化资源,并加以融合,使每一个该地区的都人能够“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江苏建筑,2008.
[2]孟春芳,关于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江苏建筑,2008.
[3]李一帆,商业运动推动社会文明,第一财经日报,2009.
关于建筑相关论文例文,与沿街建筑改造原则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