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浪漫主义文学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成熟背后的岁月划痕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浪漫主义文学及社会发展及爱情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浪漫主义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作为19世纪初英国最杰出的女性作家,简奥斯汀注重从自身的视角出发描述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特征.擅长描写男女爱情和家庭生活的奥斯汀在她的小说《劝导》中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不一样的婚姻观.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女主人婚姻观的前后变化,进一步阐释晚年的奥斯汀在婚姻问题上的态度及其形成原因.
关 键 词:简奥斯汀《劝导》理智爱情
作为19世纪英国“家庭小说”的启蒙作家,简奥斯汀一生创作颇丰.她的作品平实中不缺乏生命意义,看似传统的故事氛围又富有极为显著的进步理想.正因如此,她的作品在近现代文学革命的洗礼中,才会被永久地视为经典.总体来说,简奥斯汀小说的特别之处首先要归功于她本人极具缜密的创作才华,严谨的结构加上准确细腻的辞藻使她的小说总是保持一种持久的吸引力.其中,她对小说人物思想和心理变化的描写也是非常细腻的,她总是善于通过对人物内外意识的对比来让人物自觉地将心理变化呈现给读者,而本文所介绍的《劝导》也正是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
作为简奥斯汀的最后一部著作,《劝导》不仅可以看做是其创作道路的技巧性和思想性极具完备的一部作品,而且也真实反映出奥斯汀本人晚年对婚姻态度的突破.在此文中,笔者着重以《劝导》为参照物,对比奥斯汀前期的作品,来揭示其婚姻观的转变.
一、《劝导》中潜藏的简奥斯汀晚期的婚姻观
作为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简奥斯汀在《劝导》中为我们讲述了一对倾心相爱的男女在经历了长久的思想徘徊后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小说女主人公贵族小姐安妮埃利奥特虽然早年一直倾心于青年军官温特沃斯,并订立了婚约,但安妮的父亲和教母嫌弃温特沃斯的出身,就这样,在父亲和教母的劝导下,安妮最终放弃了与温特沃斯的婚姻.而这劝导也正象征了传统社会中理智思维,实际上,这样的理智思维一直在与安妮内心深处的情感思维抗争着.之后八年的孤独时间里,安妮始终生活在痛苦之中,她内心情感受到理智的压抑,逐渐使其感到无比的愧疚,她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温特沃斯,以至于在这八年中,她拒绝了其他所有人的求婚.但时间的流逝也让安妮的青春韶华逐渐逝去,更何况内心的思念使其根本没有多少心思去在意穿衣打扮了.
怎么写浪漫主义文学本科论文
播放:34045次 评论:6070人
但这段蹉跎的岁月终于还是在温特沃斯重新归来后结束了.八年后,温特沃斯的归来让经历多年思念折磨的安妮容光焕发.虽然温特沃斯对她还存有误会,但安妮最终还是勇敢地突破了家庭的束缚,突破了理性思维的禁锢,而选择尊重自己的主观情感,再次用博大深厚的爱意去赢回了温特沃斯对自己的感情,两人最终还是走入了婚姻的殿堂.而这一“大团圆”式的故事结局虽然同奥斯汀的其他作品有着一致的相似,但奥斯汀在《劝导》中其实着力想表现的是安妮思想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在婚姻观的问题上,安妮由年轻时候顺从家庭意志的理性选择,到后来冲破理智而选择对情感的狂热追求,这一转变集中反映了简奥斯汀本人创作晚期对婚姻态度的变化,奥斯汀虽然终身未婚,但她最终还是在创作晚期懂得了爱情的真谛.
二、简奥斯汀创作生涯前期作品中所体现的婚姻与爱情的关系
爱情和婚姻一直是简奥斯汀小说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前期的作品《理智与情感》中,奥斯汀塑造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女主人公埃莉诺和玛丽.姐姐埃莉诺性格冷静,对待爱情常常保持一种理智的态度,而妹妹玛丽则不同,虽然她看起来机灵聪明,但在爱情将临时总会一门心思地投入感情的漩涡,在感情面前,自我控制力弱.正因为这样的性格差异,导致两姐妹对待失恋问题时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姐姐埃莉诺得知爱德华早有婚约后,虽然内心也非常伤痛,但她并没有让这些坏情绪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悉心照顾母亲.但妹妹玛丽在遭遇爱情挫折时,则表现得异常激动,她竭力将自己痛不欲生的内心怒火发泄出来,使得全家不安.但生活当中的玛丽毕竟还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她从姐姐那里懂得了理智于爱情的重要性.最终玛丽放弃了追求浪漫感情的想法,转而嫁给了一个倾慕自己已久的中年上校.由此可见,埃莉诺其实就是奥斯汀思想的化身,奥斯汀不仅为埃莉诺塑造了一个理智的性格,还在故事情节上刻意让埃莉诺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理智与情感》集中表现的是奥斯汀创作生涯早期对婚姻的态度,即在爱情和婚姻的抉择问题上,应该保持一种理智的思维,不应该只将暂时的浪漫视为婚姻幸福的因素,而是应该尽可能地退一步去考虑下生活的艰辛与否.
奥斯汀后期婚姻观的转变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小说中三个女主人公的命运综合构成了奥斯汀晚年婚姻观的内容.班纳特家的大小姐珍妮性格温柔善良,看似理智的她却始终坚守自己心中的那份爱,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最终还是与宾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执著追求浪漫婚姻的态度是与小说的主人公伊丽莎白一致的.而小说的另一女主人公夏洛蒂卢卡斯对婚姻的态度则是与伊丽莎白和珍妮截然相反的.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不仅拘泥于现实礼俗,而且在爱情的追求上也是坚持物质至上原则,尽管她内心仍然保有一份纯善之心,但是在趋炎附势的柯林斯牧师向其求婚时,她还是由于自己的利益需求而一口答应了.当然对于夏洛蒂这种长相平凡的女孩,结婚不失为一种体面的选择,但为了体面而违心地放弃追求浪漫爱情的权利,这难道可以换来终身的幸福吗?即使她终生不愁生计.小说之所以极力推崇伊丽莎白,就是因为她的身上体现着一种对爱情的执著,这种执著并不是盲目,而是一种在经历了挫折考验后的忠贞.由此可见,奥斯汀晚期婚姻观的改变集中宣扬的就是一种患难与共的爱情.
三、简奥斯汀创作生涯中婚姻观的前后差异
作为一个专注于描写男女情爱的作家,简奥斯汀对于婚姻的认识充斥于她的作品中.而对于她早期婚姻观的认识,《理智与情感》是最为典型的作品.该小说通过对理智的姐姐埃莉诺和无限追求浪漫的玛丽爱情经历的描写,突出表现了理智在面对爱情危机时的巨大作用.它不仅让主人公玛丽在爱情的失败中清醒地认识了自己,还让家庭重归和谐平静.而这部早期作品实际上就是奥斯汀在描述自己早年的婚姻观,描述奥斯汀本人在婚姻和爱情抉择问题上的态度.早期的奥斯汀认为对待爱情要时刻保持一种理智的态度.
这之后,奥斯汀创作了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这部经典小说中,奥斯汀面对婚姻的态度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虽然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达西最终消除了所有的误会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但伊丽莎白在认识达西为人的过程中,其实始终保持着一种理性的态度.
由此可见,在简奥斯汀的前期创作过程中,无论是《理智与情感》还是《傲慢与偏见》,都充斥着女主人公理智的婚姻态度,她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在婚姻面前谨小慎微,始终用一种理性的视角来评价自己的另一半.而晚期作品《劝导》则不同,它集中反映了理性思维对纯真爱情的伤害,情感的主观性决定了追求美满婚姻的态度就应该是尊重&
浪漫主义文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成熟背后的岁月划痕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