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类论文范文检索,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关论文摘要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论文是一篇民间文学类论文摘要,关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民间文学及文学作品及文学创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民间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提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讨两者的关系对我们了解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对《马五哥与尕豆妹》和《王贵与李香香》两部作品,从叙事学即叙事模式、审美文化叙事的角度和民俗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分析,在做文本对比的同时,探究二者的异同,可以探求产生这种异同的深层原因.

关 键 词:民间文学 作家文学 叙事模式 审美文化叙事 民俗事象

文学有两种形态,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它们共同处在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中,是各民族文学现象的两种表现形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文学先于作家文学产生,是文人、作家创作出现以前唯一的创作形式.对作家而言,民间文学是他们艺术生命的源泉,作家借鉴吸收民间文学的营养进行创作,同时作家文学反作用于民间文学.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吸收和借鉴表现在多个方面,要了解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需要从具体作品人手.对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歌《马五哥与尕豆妹》(以下简称《马》)和《王贵与李香香》(以下简称《王》)进行分析就有助于对二者关系的梳理.


本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65375.html

花儿是流传在中国甘肃、青海、宁夏部分地区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民歌形式,《马》是一首在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花儿.《王》是李季仿陕北信天游形式创作的一首民歌.从产生的地域范围看二者非常接近,考察二者的关系无疑对我们理解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从叙事模式、审美文化叙事、民俗事象三个角度对二者进行逐层深入的对比分析,以期从中梳理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内在关联.

一、《马五哥与尕豆妹》和《王贵与李香香》叙事模式

在叙事作品中,“叙事模式”是指故事中故事传达者运用什么方法叙述他要讲的故事,可以分为第一人称主观参与模式、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模式等.第三人称叙事模式中,叙述者不是行动的人,仅是故事的传达者.他不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价值判断,只起到呈现作用.同时叙事作品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交流过程,1978年,美国学者查特曼(s,Chatman)就以符号学的交际模式来说明叙述本文的交流过程,他列出图表:

叙述文本

真实作者等[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读者]等真实读者

这个图表列出六个参与者,但是两个参与者是被放在叙述文本之外的,即真实作者与真实读者.在叙述文本内部的四个参与者中,隐含作者是布斯在1961年《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来的.布斯称隐含作者为作者的第二自我,作者的一个“隐含的替身”,作者在写作时,不是在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性的“一般人”,而是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

按照这一理论,《马》是民众集体创作,它的作者是民众,因此作为第三人称客观叙述的声音所代表的是民众的“隐含叙述”,它所传达的思想是“隐含作者”即作者的第二自我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王》是作家李季依照陕北信天游形式创造的民歌,它所传达的“隐含作者”的思想即有作家对民众思想的吸收借鉴,又有作家自身的思维烙印.

在叙述文本中,隐含作者受隐含读者制约.隐含读者的审美品位、价值倾向、道德观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隐含作者的叙述,即真实作者的创作是受到读者制约的,作者在创作时既有自己的个性表现,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度.隐含读者对隐含作者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叙事话语、叙事情节、人物刻画.下面我们就从话语风格出发对《马》和《王》做一对比分析.

A、河州城里九道街,

莫尼沟出了一对好人材.

阳洼山上羊吃草,

马五哥好像杨宗保.

天上的星宿星对星,

尕豆妹赛过穆桂英.

大夏河水儿四季青,

少年里马五哥是英雄.

――《马五哥与尕豆妹初恋》

B、山丹丹开花红姣姣,

香香人材长得好.

一对大眼水汪汪,

就像那露水珠在草上淌.

二道糜子碾三遍,

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

地头上沙柳绿蓁蓁,

王贵是个好后生.

身高五尺浑身都是劲,

庄稼地里顶两人.

――《王贵与李香香掏苦菜》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李季在语言风格上力求接近民间.两段的开头都以比兴开头,无论是“河州城里九道街”还是“山丹丹开花”都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马》使用的“羊吃草”、“星对星”、“四季青”等都是民众口语化的语言.与之类似,《王》所使用的“红姣姣”、“长得好”、“水汪汪等也都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没有文人作品用语所具有的“阻拒性”.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语言风格上李季的《王》虽然是作家个人创作,但是作品本身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在语言风格上受到“隐含读者”即民众的制约,它的用语质朴、亲切,在语言风格上具有民间文学的痕迹.

所谓叙事结构是指讲述故事的叙事者先讲述什么,然后讲述什么.

隐含读者对隐含作者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叙事情节和故事结局的处理和表现上.从叙事情节看《马》与《王》有共同的叙事线索,都有相恋、逼婚、反抗的情节,如《马》中“马五哥你站下,你的模样我看下”、“给尕西木娶亲是哄人的,马七五想霸占这一朵花”、“哪怕它钢刀拿来头割者去,要和马五哥成夫妻”.《王》中的“大路畔上灵芝草,谁也没有妹妹好”、“马里头挑马四银蹄,人里头挑人就数哥哥你”、“井绳断了桶掉到井里头,终久脱不过我的手”、“香香哭的像泪人,越想亲人越伤心”、“有朝一日遂了我心愿,小刀子扎你没深浅”.在故事结局的处理上《马》采取了悲剧式的结局即“尕豆妹和马五哥实可怜,一搭儿杀在了华林山.马五和尕豆杀下了,俩人的血水淌在一搭了”,而《王》则采取了大团圆的结局即“两人见面手拉着手,难说难笑难开口;一肚子话儿说不出来,好比一条手巾把嘴塞.挣扎半天才说了一句话:‘咱们闹革命,革命也是为了咱!”’.这两种不同结局方式,从隐含读者对隐含作者的制约上看主要是因为《马》是民众集体创作,为自发产生的民间文学作品,它面对的读者群主要是民众,而民众面对这样的事件除了悲叹之外是找不到其他解决方法的.《王》是作家李季创作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它的读者群显然是毛泽东所提出的工农兵,他们有自身朴素的一面,同时也有意识形态下特殊的一面,因此就决定了它的结局是要通过革命来使个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工农兵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进而推向这样一个命题一整个社会问题都要通过革命来解决.

在人物刻画上隐含读者对隐含作者的制约作用尤其大,从人物性格来看,《马》和《王》的主人翁都有勇敢、爱憎分明、热爱劳动、感情专一等特点,如“川里的牡丹开不败,只有尕豆妹惹人爱.”“你把我疼来我把你爱,指甲连肉分不开!”“对着胡大把咒发:‘活不分手,死一搭!’”(《马五哥与尕豆妹序曲》)“叫一声哥哥陕来救救我

1 2 3

民间文学类论文范文检索,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

知网论文学术不端检测

文学网站大全

文学概论 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

关于外国文学的论文

小学语文学科论文

汉语言文学自考答案

文学人类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写好了可以方便论文作者对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论安排材料素材。以下是sxsky小编搜集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欢迎阅读借鉴。 论文题目: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 隋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