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文学作品方面论文查重,关于文学副刊“加华文学”与《大汉公报》结缘前后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作品及华文文学及发表文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作品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作家:卢昭灵(1935-),笔名卢因,出生香港,1952年开始写作.1973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87年,与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东亚系梁丽芳教授合创“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担任创会会长至今.1990年,在加拿大拥有85年历史的华文日报《大汉公报》上,主办纯文学性质的“加华文学”副刊共10期,参予并且主编了加西主要华文报纸《明报》、《星岛日报》、《环球华报》等的文学专栏.出版《温哥华写真》、《三喔尽》、《一指禅》等书.
采访者:赵庆庆,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员兼联络代表,现任南京大学副教授,专业方向为华裔文学、加拿大文学和比较文学.
一、移民温哥华,加拿大华人社区变迁种种
赵:1973年您从香港移居加拿大温哥华,最大的文化震撼(culturalshock)是什么
卢:最明显的转变是人口结构.目前温哥华人口数目578041,华人是168215,占了全城人口总数的29.4%.华人也当省督,像林思齐,当选国会议员的也不在少数.除此,应当是1971年联邦政府多元文化国策的确立.这点,不能不归功前总理特鲁多(PierreElliottTrudeau,1919-2000).特鲁多最出色的贡献,无疑是确立加拿大宪法《人权与自由宪章》(CharterofRightsandFreedom).1982年4月17日,从英国夺回了自主自立自治权,加拿大才有了正式的自己的宪法.1977年我入籍那年,要对着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宣誓,现在已取消了.
赵:我也认为Trudeau这位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国策的奠基人,为华人的地位提高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另外,他对新中国的态度是友好的,早在1970年就建立了中加外交关系,是最早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为数不多的西方首脑之一.而他在未做加拿大总理之前,即1960年,就和摄影记者雅克•,艾贝(JacquesHébert)跑中国访问,希望公正地看待中国.他这段掀开“竹幕”的经过记载在《红色中国的两个天真汉》(DeuxinnocentsenChinerouge)书中[2].中国有位挺有名的加拿大研究专家还特地写了《加拿大的象征――特鲁多传》[3].
赵:加国有哪些华文报刊、广播电视节目或华人文艺团体
卢:我初来乍到那大段日子,很惊讶发现小小一个温哥华唐人街,居然养得起三张中文报纸:《大汉公报》、《新民国报》和《侨声报》.限于自身的条件例如人手、经济等等,这三张中文报纸的新闻报导,简之又简甚至忽略.《大汉公报》历史最悠久,立场较公正.《新民国报》属台湾系统.《侨声报》出纸一张,又嫌太空洞简单.所以三张中文报纸我都很少阅读,长期订阅英文大报《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Sun).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校学生论文、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6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至于电视和广播节目,前者只有一个多元频道的电视台,由英语台主导,每次好像半小时,其它族裔每周分若干次播放.后者有“华侨之声”,是中文电台广播的老大哥,现在仍继续播放,但桃花依旧,人面已非,架构组织已经完全改变了.这是我到今天仍能记起的1973年底以及70年代初期和中期,温哥华华人小区的“文化鳞爪”.
至于文艺团体,直到大约1985年,才听人说过有中国来的新移民,组织了一个白云诗社.在这廿多年中,这个白云诗社更是声沉影寂,一直听不到文学活动的消息,不知是不是早已解散多时了.
二、催生“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
加华文学艰难起步
赵:“加华作协”是加拿大第一个依法注册的华裔文学团体.作为创会会长,您能否简介协会成立的情况
卢:1986年12月中,我应中国作家协会的邀请,和梁丽芳教授[4]一同访问中国.在从南京赶去上海的火车上,梁丽芳向我提到加中两国华裔作家互访交流的问题,为了繁荣促进两国、以至全世界各国各地华文文学事业的长远计划,建议我回加后先筹组一个植根于加拿大的文学团体,来推动本地的文学风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建立互访交流的实质性桥梁架构.我返回温哥华已经是1987年1月下旬,立刻筹备.可是因为听觉一天比一天差,双耳深度失聪,情绪异常低落,筹备工作很慢.梁丽芳对筹组工作关心而认真,从邻省爱蒙顿(Edmonton)打过几次来鼓励敦促.我重新振作起来.到了2月中,我查询组织非牟利社团注册登记的法律手续和费用.后来去找陶永强[5],他是执业律师,也是我的校友,更是热衷中诗英译的文学中人.他毅然相助,办理向省政府注册登记手续,并担任“加华作协”法律顾问直到今天.[6]
赵:在加拿大,华文写作人是不是有这样几种渠道发表华文文学作品:(1)依赖当地的华文报纸如《大汉公报》、《星岛日报》、《环球华报》的文艺版面,(2)自己成立出版社,如潘铭在辞掉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职位移居温哥华后,就成立了“枫桥出版社”,(3)寄作品到大陆、港台发表.
卢:不妨按照您提问的次序这么回答:(1)上世纪整个70和80年代,用中文写作的华裔作家,要在本地出版的中文报章上发表文学作品是很困难的事.上文提到的那三张中文报纸,比如说一篇作家呕心沥血创作的5千字短篇小说,任何一张都没有足够的版面容纳.当广告付钱发表又当别论.《星岛日报》另辟版面,让我们用“加华作协”的名义主编、发表本地作家的文学作品,已经是2000年7月了,和70年代相隔了三个年代.和“加华作协”在《大汉公报》首创(1990年)“加华文学”,也相隔了10年.至于《环球华报》拨出篇幅给我们发表文学作品,则是2004年10月的事.
(2)像潘铭那样,1990年自行组织出版社出版文集,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在当时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他不光是为了发表作品,还有一个更远大的理想,那就是以身作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锐意推动加拿大华人小区的文学阅读风气.“枫桥出版社”后来无疾而终,他也去了美国,在首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任职.在未来的由学者史家撰写的加华文学史上,“枫桥出版社”一定占据显著席位,这是可以断言的.
(3)用中文写作的本地华裔作家也和我一样,将作品寄回大陆、台湾或香港的期刊刊登.这些期刊不一定是文学期刊,例如《明报月刊》,也刊登文学作品.
三
文学作品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篇篇不寻常,期期皆辛苦
赵:《大汉公报》(1907-1992)是加拿大历史最为悠久的华文报纸,“加华文学”副刊内容丰富,名家惠稿,可以说令《大汉公报》的文学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请问,“加华作协”是如何和《大汉公报》结缘的呢
卢:讲出来也真像白头宫女话旧事.1989年岁末,香港《文汇报》前副总编辑曾敏之偕夫人,来温哥华度假“避静”.我向他诉苦,在这里推动文学阅读风气,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最棘手的问题是:没有发表作品的园地,又缺乏资金创办期刊.曾敏之不但是文学中人,更是古道热肠的有心人.到了下个星期我再去找他饮茶聊天,他开门见山就问我:如果有机会在报章上开辟一版,作为“协会”会员的发表园地,有没有兴趣这求之不得.不久他就向我报喜:
文学作品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文学副刊“加华文学”与《大汉公报》结缘前后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