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言类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文学语言的农民化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言及现代文学及世界文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语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0世纪有两场针对汉语的语言革命,一是“五四”白话文运动,再就是延安语言革命.如果说“五四”白话文运动是在大量吸纳西方语言的语法、词汇基础上,对中国传统书面语言
文言的反动,那么,延安语言革命则是运用农民大众的鲜活口语来弥补“五四白话”诸如恶性欧化、过于文人化等弊端.正如“五四白话”是对文言的革命一样,延安语言革命无疑是对“五四白话”的反拨,以期形成汉民族语言的纯净性、丰富性与鲜活生动性.
时至今日,“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划时代意义早已被充分肯定,但延安语言变革的价值却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关于延安文学的语言研究一直是延安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延安语言革命何以发生这场语言革新运动对现代中国文学以及现代汉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考察.
一
语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现代语言哲学认为,语言是人的天性,是人类最重要的本质和首要的规定性,正是语言的能力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语言不仅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人的能力之一,而且构成人的行为本身,是思想本体.人的世界即语言的世界,人类正是以拥有语言的方式而拥有世界的.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我们只能在语言中思维,我们的思维只能寓于语言之中,不是人控制语言而是语言控制人.“不是‘我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伽达默尔认为:“毋宁说,在所有关于自我的知识和关于外界的知识中,我们总是早已被我们自己的语言包围.我们用学习讲话的方式长大成人,认识人类并最终认识我们自己.”语言的特征和功用虽然最先是指向物质世界,但语言更重要的是表征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本质上是语言创造出来的.对此,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早有论述:“个人更多地是通过语言而形成世界观”,“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概念和想象方式的完整体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五四”白话文运动不仅是白话取代文言的语言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语言的现代性是构成新文学现代性的深层基础,正是那些源自西方的新概念、新范畴、新术语和新的话语方式改变了文学的内容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的精神,开启了现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的新篇章,所以,“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语言的转型.语言变革是中国现代文学转型最为深刻的基础”.然而,“五四白话”虽然奠定了新文学的现代性基础,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沟通的桥梁,却同时也竖起了文化、文学与底层民众交流、沟通的新障碍,这个障碍直接影响了新文化、新文学的接受和传播.
二
与以前底层民众主要因为不识字而导致的接受障碍不同,现在他们除了文字障碍之外,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障碍――语言障碍,那些源自西方的新概念、新术语、新范畴和新的话语方式是他们完全陌生的,更不要说那些直接音译的词汇和汉语中大量夹杂的外文词了.美国学者本杰明史华慈曾对“五四”文学语言有过这样的评价:“‘白话文’成了一种‘披着欧洲外衣’,负荷了过多的西方新词汇、甚至深受西方语言的句法和韵律影响的语言,它甚至可能是比传统的文言文更远离大众的语言.”这与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大众语”讨论中瞿秋白等人的观点不谋而合.瞿秋白说:“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对于民众仿佛是白费了似的!五四式的新文言(所谓白话)的文学,以及纯粹从这种文学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初期革命文学和普洛文学,只是替欧化的绅士换了胃口的‘鱼翅酒席’,劳动人民是没有福气吃的等现在,平民群众不能够了解所谓新文艺的作品,和以前的平民不能够了解诗古文词一样.”语言障碍直接妨害了新文学启蒙目的的实现,“新兴文学的初期,生硬的直译体的西洋化的文体流行过一时.这使读者――就是智识阶级的读者――也感到非常的困难,启蒙运动的本身,不用说,蒙着很大的不利,于是大众化的口号自然提出了.”解决语言障碍因此成为“左翼”文学大众化运动的基本诉求.鲁迅说:“在现在,有人以平民――工人农民――为材料,做小说做诗,我们也称之为平民文学,其实这不是平民文学,因为平民还没有开口.”平民没有开口,开口的是知识分子,或者,“平民”虽然开口,嘴里依然是“满口知识分子的话”.这不仅是“五四”文学的特征,也是早期延安文学的通病.比如这样的句子:
这篇论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44374.html
当晚霞用它理想的手法,在天空给索漠的高原上的人们描绘出金色的幻梦的时候,我忽然接受一个意外的邀请,到一个刚从外面来的朋友――老高那儿去谈天.等
这是多么奇特的时代啊!生与死,总象一件印染着两包花纹的狭窄的衣服,那样绷紧地包裹着每一个人的名字,使我们无时不在生离死别的惆怅里怀念着过往的友人!
抱着这样的心情,临着春寒未减的晚风,爬上朋友所住的高山,在一个陈旧的黄土窑洞的门口,以一种激动而惊奇的呼声,和我的朋友拥抱起来.
类似的文章比比皆是,这种典型的“翻译体”充斥着诘屈聱牙的长句、夸张的腔调和不无做作的感情.与鲁迅、郁达夫等新文学第一代作家所具备的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不同,新文学第二代作家的语言资源主要是翻译语体,他们脑子里装满了外国文学的人物、语言、句法、格调、韵味,不同的只是或偏于欧美,或偏于日俄,因此,他们文学语言的“欧化”现象更严重,不仅句式“欧化”,人物的相貌、作派也严重“欧化”,这在刘白羽的小说《在旅部里》表现得尤为典型,读来令人啼笑皆非.
旅长是一个个子矮矮的,多血质的中年人.脸是红的,下巴上满是胡须,两只圆眼也是红的.
旅部里的年轻人杜成的习惯作派是“两肩耸了耸,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歪了歪头望着我”,即使是在紧张激烈的战斗时刻也不例外.
杜成把两手插到裤袋里说:“我们再坚持一下――如果我们退出,那么旅长和参谋长怎么办呢!他们的后路给切断,不是很危险吗!我们多支持一下,他们可能退下来;再说,我们如果把敌人吸着,他们那边压下去,你想!”
之所以把八路军旅长和战士写成这样,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时刘白羽一类的左翼青年学生等都会把《铁流》、《恰巴耶夫》、《游击队的故事》或《毁灭》这样一些苏联小说带在身旁,他们不仅读着这些小说走向革命道路,也读着这些小说走向文学道路――尽管这也许不是他们唯一的资源,却肯定是最主要的资源.”正因为这样,“八路军旅长的容貌才被写得像‘北极熊’.中国的革命者才采取了那个酷爱伏特加的民族的风格,断断续续、语无伦次、热烈而又夸张地说话.”
再如人物的语言:一个60多岁的铁路工人临终前劝慰他哭泣的女儿说:
孩子,别难过!别伤心!我死等我等不要紧,你看!成千上万,全中国,全世界的工人们都起来了.你听!到前线的到后方的,他们都在那儿干起来
关于语言类论文范本,与文学语言的农民化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