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文学期刊与典律的构建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期刊及文学作品及网络文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期刊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在一个文学边缘化之后的“后文学”时代谈论文学,在一个“解构经典”或者说“非经典”的时代谈论经典,多少有些尴尬,尤其谈论的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问题.其实关于什么是“经典”、“经典”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古往今来的许多文艺学家都做过阐述,但很难形成一个普适性的界说.2004年,黄曼君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一文中认为经典本身就存在着一系列悖论:“既是永恒的和绝对的,又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既是自足的和本体的,又是开放的和超越的;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人化的.”在对“经典”进行了词源学意义上的考察之后,他认为经典的内涵和特征至少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从本体特征看,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在存在形态上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而具体到文学经典,黄曼君也指出,文学经典除了具备一般的经典特质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它“更强调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来理解‘人’”.这种观点应该代表了中国学者对“经典”的最新认识.当然,这一认识是预先假定了一个本质主义的基点,即认为“经典”内部存在一些永恒的质素,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只要具备上述质素,一部作品就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反过来说,也只有具备上述质素,一部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
但历史地考察,任何作品的经典化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并非一部文学作品只要具备了经典的必要质素,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被人们认可的经典,经典的身份是在不断的阅读、阐释、批评中逐渐被赋予的.因此,如果说对于什么是经典或者经典的本质要素究竟为何,由于往往受制于视阈的局限而很难超越时代并且获得今人以及后人的认可,从而带有不确定性的话,那么“经典化”则是一个确定无疑的过程.一部作品从发表、进入传播的流程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其经典化的历程.当然在经典化的道路上,有的作品走的比较远,最终可以跻身被认可的经典作品之列,而更多的作品则是刚刚起步就被淘汰,丧失了成为经典的机会,当然也有的作品会在某一时间段内跻身于经典之列,但时过境迁之后,随着那种时代性的经典质素其价值意义的丧失,经典的身份又会悄然退去.这种阶段性的经典,或者带有某种限制性定语的经典——比如“民国文学经典”、“共和国文学经典”、“红色经典”等等等,其实未必会成为真正的经典.因为真正的经典是超越时代、也不须加以修饰限定的.加有限制性定语的经典,充其量只能算是某一限制性范围内的较为优秀之作,离普遍认可的经典还有一定的距离.反过来说,也正是由于这种距离的存在,才需要在“经典”二字之前戴上一顶限制性帽子,以显示与真正经典的区别.说白了,带有限制性定语的经典,都是非经典或者伪经典.而这种带有限制性定语的经典一旦铺张开来,经典也就会随之泛化,实际上构成了对经典严肃性的一种消解.
当然,经典性作品的筛选过程或者说经典作品的建构过程,会涉及到各种权力的博弈.政治权力、宗教权力、知识权力等等在经典的建构过程中都会以单独或者合力的方式参与其中并且发挥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那些不具备话语权的普通读者大众是被排斥在经典的建构程序之外的,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经典的结果.只有到了大众文化蓬勃兴起并且与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及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形成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之后,作为大众文化主体的普通读者才开始在经典的建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并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相应地,政治权力、宗教权力、知识权力等这些在历史上对于经典建构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其作用力也开始逐渐弱化.
经典建构的过程其实也是作品经典性逐渐累积的过程.依据斯蒂文·托托西这种“经典化产生在一个累积形成的模式里”的观点,黄万华先生曾著文指出“在文学作品经典性累积的过程中,‘选辑’、‘论述’、‘改编’构成最重要的环节.而一般读者在这三个环节上的参与也越来越明显.”而对于“选辑”,黄先生认为“就是运用一定的选择原则,在某段时间里从众多作品中编选一套文本提供给读者,除了大系(包括文库、选集等)和文学教学课本等具有传统影响力的选辑外,文学评奖、评选、排行榜等选辑行为也日益具有影响力.”历时地考察经典化的过程,“选辑”的确是作品走向经典化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不过具体到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考虑到当下的文学生态,“选辑”的内涵还可以有所扩大,或许在“文库”、“选集”、“文学教学课本”等“具有传统影响力的选辑”之前,还可以加上“文学期刊”这一条.
在传统纸质文学生产的流程中,文学期刊只是文学作品发表的第一个场域,编辑在编选作品时尽管也有个“选择”的过程,但将其视作经典化的第一步似乎有些言过其实.当然,这只是就发表原创作品的文学期刊而言,而那些“选刊”类文学期刊,如新时期以来的《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长篇小说选刊》、《散文选刊》、《诗选刊》等等则在实际上已经在做“选辑”的工作,自然是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重要步骤和助力.比如《小说选刊》,1980年创办的《小说选刊》原本就是为每年小说评奖做前期准备用的:“为评奖活动之能经常化,有必要及时推荐全国各地报刊发表的可作年终评奖候选的短篇佳作.为此,《人民文学》编委会决定编辑部增办《小说选刊》月刊.”在这个意义上《小说选刊》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选辑”实践,而同时也为另外一种“选辑”——评奖奠定了基础.“据统计,1981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20篇作品中,有14篇在《小说选刊》上选载过,占70%;1982年获奖的20篇作品,全都在《小说选刊》选载过,占100%.”1983年《小说选刊》从《人民文学》分出后,“新版《小说选刊》不同于其他兄
关于文学期刊论文例文,与文学期刊与典律的构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