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论文摘要,关于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情况综述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及大学生及高等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化素质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文化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之一,它基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遗传特性以及特定民族文化的传承品质而产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历程的简要回顾
1.酝酿、启动时期.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从改变高等学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弊端出发,率先在他所领导的学校做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决定.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建设、学科之间的交叉建设等三个层次,在全校开展了扎实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得到了校内外的肯定与关注.
怎样撰写文化素质教育学位论文
播放:38977次 评论:3475人
2.实验、推广时期.199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在全国高校中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方针和具体要求.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试点高校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人点,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不少富有开拓性的成果.2002年10月至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了14个专家组,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53所学校进行了中期检查.11月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南开大学召开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领导及专家组组长会议,对基地中期检查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会议认为,经过八年来创造性的工作,文化素质教育已深人人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校的文化格调和品位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3.向纵深发展时期.从2003年至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全面、深入的发展时期.出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内涵、定位、开展途径,也涉及与其它教育内容的关系等等层面,对文化素质教育实践起到了总结和指导作用.许多高校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文化活动、考核评定等诸多方面,逐步探索出切合自身实际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路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为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试点院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以课程建设为重心,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应当也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试点院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给予了充分重视,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地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既基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又紧密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特点,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把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
2.加强实践活动的支撑力度,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效应.举办讲座和阅读经典是许多试点院校普遍采取的教育方式,组织形式多样:或由学校纳入教学计划进行统一安排;或校方指导、学生自行组织;或由学校、院系和学生分别组织.讲座或追随文化热点见仁见智,或将大学精神与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贯通,或追寻古今文学艺术家的步履获得灵感和启迪,不一而足.许多高校还设立了学生应读书目:如:清华大学1997年开出了本科生试用书目80种,其中包含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四类.山东大学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山东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书目包括马列经典著作、哲学、史学、文艺学和自然科学五大类计160余种.基地院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择文化古迹、著名大企业、经济开发区、自然保护区等建立校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使学生社会实践中提高文化素质.
3.建立完善考评体系,保障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质
量.基地院校均建立健全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他们的共同做法是:首先,确定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形成一个整体教育框架,然后依据不同的内容特点规定各自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其次,实现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综合性.第三,考核的方法不拘一格,做到了量化和绩效考核的结合.课程的考核口试与笔试结合;讲座则既有量化的累积要求,又有开放式的效果评价,如:写作感想、论文等.
4.从政策、制度上予以保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各试点院校大都成立了文化素质教育专门机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计划的制订,到考评体系的建立以至于经费的支持等方面,予以保障.形成目标一致、责任明确、分工合作的文化素质教育组织管理结构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情况呈现明显的不平衡.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已逾十年,而各高校在具体实施上却存在很大差异,无论开始的时间、进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均参差不齐.
本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wenxue/030234717.html
2.课程和考评体系尚处于建设和摸索阶段.由于学界和各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上存在的差异以及各高校自身教育教学条件的不同,使得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开设呈现千姿百态甚至比较随意的状态,没有相对稳定的课程结构和体系,课程建设的规范化还面临许多困难.因此,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规范化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共性体现在:在认识上,要明确文化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位置;在内容上,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都应涵盖;在培养目标方面,要使学生有较宽的视野和知识结构,为形成健全的人格素养打下基础.个性体现在:要因地制宜设置课程,要有适应学校要求和学校类型特点的科学规划.
3.文化素质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教育者首先应受教育,这是毋庸置疑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想达到预期目的,教师的文化素质应先行提高.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包括著名高校的教师却存在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和人文素养不能适应教学要求等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从计划经济的根源、重理轻文的教育观念偏差以及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分学科办学和行业办学造成人文教育薄弱等方面分析教师文化素养不足的原因,可谓一语中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只有整个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提高上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的目标才会真正实现.
4.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相对滞后.高等职业院校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获得了蓬勃发展,数量和规模已占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检索,与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情况综述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