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儿童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儿童及幼儿教育及心理科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儿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完好状态,其心理活动与心理特征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积极适应.学前期是人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该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对其今后的成长发挥着奠基性的重要作用.在学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遗传、发展关键期、早期生活经验等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那些先天继承的、与生俱来的机体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理解剖特点,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阶段与过程,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提供了可能和限制,使得儿童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发展的人.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性特点有一定影响,为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同时,不同的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制约程度不同,如遗传因素对言语、空间、数等能力发展的影响一般要大于记忆、推理方面的影响.
儿童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
播放:32397次 评论:6777人
最高等的动物,即使长期与人类接触且接受人类的专门训练,也不可能具有人类的心理发展水平;先天大脑缺陷的婴儿,也不能发展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严重智力落后的儿童,常常有遗传上的缺陷.任何一种基因的缺陷,对精神、神经、病理性行为障碍的发生都可能是危险因子.由此可见,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遗传因素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说明了儿童发展的高低限度.
二、心理发展关键期
心理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恰当的时间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其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低下,并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二十世纪20年代,发现于印度加尔各答的狼孩就是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狼孩卡玛那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深深打上了狼群的烙印.后来虽然回到人类社会并接受了教育与训练,在智力发展的水平上,她根本不能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相比.直至其十七岁逝去,其智力仅相当于四岁小孩的水平.
学前儿童的各个发展领域都有相应的心理发展关键期:出生至2岁时亲子依恋形成关键期;1岁半左右是儿童有意识注意发展关键期;2岁左右是分解性观察能力发展关键期;3岁左右是儿童独立性和规则意识建立关键期;5岁之前是儿童语言、数的概念和音乐学习关键期;5岁半左右是儿童悟性萌芽、学习心态及习惯、学习成功感形成关键期;6岁左右是儿童社会组织能力和创造性发展关键期.
三、早期生活经验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生活经验对于其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早期生活经验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人长期的人格基本框架与基本特征.婴儿出生伊始的受关注程度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的大脑神经传递和被激活的程度.对脑成像的比较研究发现,出生后遭遇忽视和冷漠的儿童,其大脑神经细胞大多处于低活动水平;而温馨呵护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其大脑神经细胞大多处于高激活状态.由此可见早期生活经验对大脑发育的不同影响.
二十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基尔斯和大卫对孤儿院的儿童进行了智力追踪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孤儿院的旁边,正好有一个收容智力低下的妇女福利院.那些智力低下的妇女提出要照看孤儿院的孩子.考虑到其实际情况,孤儿院准许她们照看一部分孤儿.被随意挑选出来送到福利院的那一部分儿童,虽然得到的仅仅是妇女们的爱心和照顾,但他们以后的智力发展很正常.到18岁,这些受到照顾的儿童没有一个由于智力低下而被留在孤儿院.但是,另一部分仍留在孤儿院的儿童,因为没有他人的悉心照顾,很多儿童的智力发展明显迟缓,严重的甚至一直无法离开孤儿院.这个石破天惊的研究,打破了智力是由遗传决定而一成不变的神话,以事实说明了早期生活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四、家庭与托幼机构的影响
家庭与托幼机构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和环境,学前儿童在其中经历着各种活动,接受初期的教育影响,体验和形成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各种早期经验,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从出生到青少年阶段接触最密切的环境,父母的个性、价值观念、修养和行为模式、教养方式以及育儿态度等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影响最大.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良好的道德品德,充满着爱的安定环境和丰富充实的生活使儿童获得健康的心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相互性,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侧面都有极大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对儿童早期情绪和性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有良好的相互性,那么就会有幸福的良性循环反应,反之就会有不幸的非良性循环.
托幼机构是学前儿童最早进入的集体,与家庭教育的自发性和随意性相比,托幼机构的幼儿教育在课程设置、生活常规、健康安全等方面都能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因此科学适时的幼儿教育在孩子成长历程中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托幼机构中,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儿童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3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五、社会环境因素
在宏观层面上,时代背景、文化传统及经济发展等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美国的心理学家爱尔达对二十世纪30至40年代美国大恐慌时代的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作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该时期度过幼儿期的个体有着更高的成就动机.
一个民资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以潜在渗透的方式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着影响.如在对日本、韩国儿童情感调控的研究中发现,日本5岁儿童,因民族文化中有对台风、火山爆发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泰然处之的传统影响,当心爱的玩具被收走时,虽然也有失望,但马上能对这种变化进行再认知,放弃努力,去拿别的自己并不喜欢的玩具玩;而韩国5岁儿童的表现就不同,因为韩国长期受外国的侵略而形成了一种仇恨难解的民族文化意识,这在儿童的心理上也形成了积淀,当心爱的玩具被拿走后,韩国5岁的儿童很难在短期内消除不快情绪,他并不是拼命地追问母亲这是为什么,就是茫然无措,再也不去碰其他玩具.
各国经济体制不同,社会经济的阶层区分也不尽相同.在美国有种族上的区别,在印度有四大阶层,这些等级森严、贫富悬殊阶级的对立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本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85578.html
六、儿童自身的调节与实践活动
在儿童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调节与实践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儿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平衡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影响,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主动作用于环境,使环境适合于自己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当遇到机体内外干扰时,心理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儿
关于儿童相关论文范本,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