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中学类论文答辩,关于《过去的中学》前言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学及体育老师及中学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
一次和朋友聊天,说起现在的中学除了讲硬件设施、以升学率作为唯一衡量指标外,早已无暇他顾.学生面对的是做不完的习题、补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试,既没有多少自由阅读的时间,更不用说通过社团自治等活动展开活泼的生命.老师同样被捆绑在应对各种考试的战车上,失去了所有创造的乐趣、精神的自主、和学生一同探索未知的可能性,纯粹成了枯燥乏味的教育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几年下来,什么棱角都会被磨平,最后一点个性色彩都会消失殆尽.我们由此说起过去的中学,朱自清、钱穆、夏尊等许多第一流的学者都有过长期在中学教书的生涯,开明书店那些编出了一流的教科书、教辅以及学生课外读物的编辑们几乎都有教书育人的实践,不禁感叹那个年代的学生有福.
《老照片》第三十辑刊出过一组回忆北京师大附中的文章,让人对过去的中学神往不已.其实不仅是北师大附中,而且天津南开中学、江苏扬州中学、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等等,都足以勾起一个个美丽得令人心伤的记忆.就说不太为人所知的春晖中学吧.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曾一度聚集了夏尊、丰子恺、朱光潜、朱自清、匡互生等这些在各自领域成就非凡的人物.老实说,衡量一所学校尤其是大学、中学好不好,主要不是看它的占地面积、高楼大厦,也不是先进仪器之类,而是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凝聚最优秀的老师,能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开启他们的心智,激发他们求知、求真和创造的欲望.与这些关乎到教育本身目的的指标相比,那些只能让平庸之辈、趋附之徒用来自豪、自夸甚至作为晋身之阶的硬件都将失去重量.
遥想李健吾、何兆武们在北师大附中就读的当年,校园里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这生气和活力来自一种与近代以来人类主流文明相接轨的开放的教育理念,来自校长、老师对教育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更来自学生学习、实践、创造的自由与欢乐.石评梅在那里教过书,她的早逝曾让数百名受过她关怀的学生痛哭失声.李健吾在那里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郑天挺、黄仁宇、钱学森、于光远、张岱年、于浩成、蓝英年等都从那里走出.
散木的《感念师大附中》在记述他父亲青少年时代在这所学校留下的生命轨迹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无比丰富的课余生活.沐浴着五四的余晖,他们自行组织自治会、校友会、文学社团、剧社,创办会刊、新闻刊物、文学刊物,校园里到处是壁报和文艺园地;他们聆听过鲁迅、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演讲等这一切让后世的人们恐怕都只有羡慕的分.值得一提的是,《校友会会刊》因为发表纪念马克思的文章,当局要抓人,校长林砺儒毅然站出来顶住,说此事不能由学生负责,“是我们教师没有仔细审稿,我们要做检查”.仅凭此举,历史就将记住一个中学校长的伟岸形象.
即使王学泰到师大附中上初中时已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但流风余韵仍在.“思想改造”、“批胡风”虽已揭幕,并未蔓延到中学校园.他在《师大附中生活点滴》中回想起那些老师们的教学依然充满温暖和骄傲――“讲课能让学生如醉如痴”:比听梅兰芳的戏都过瘾的语文老师时雁行,翻译过“范氏大代数”的数学老师韩满庐,得过北京“三铁冠军”
中学类论文范文文献
二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像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许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从那里起步的,他们的知识基础是在那里奠定的,他们的精神气质是在那里形成的,最初的社会活动训练是在那里进行的.像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扬州中学那样历史悠久的名校,创办人的办学理念、长期积累起来的校园文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及整个学习的风气,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取代的精神坐标.人生有幸在那样的学校里求学、生活过,那是终生都不能忘记的幸福.
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的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深情地说:“二十年代,我在师大附中读书,受到了深切的教育,奠定了我一生治学的基础.”他永远都忘不了林砺儒校长1924年对全校学生的一次演讲,其中讲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三大律令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人人都看作目的,不要看作手段,认为这是康德的大发现.他在七十多年后表示:“当时我听了非常感动,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同年毕业的科学家钱学森说:“我对师大附中很有感情.在附中六年所受的教育,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我在理工部学习,正课和选修课有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何(高一时几何老师是傅仲孙先生).物理学用美国当时的大学一年级课本.还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有些课用英文讲,到了高二要学第二外语,设有德语、法语.伦理学课是由校长林砺儒先生教.我今天说了,恐怕诸位还不相信,我高中毕业时,理科课程已经学到我们现在大学的二年级了.”
当过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九思先生曾说过,自己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在文、理、工综合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亲身体验到这种教育的好处,所以立志把华中工学院办成综合性大学.其中特别是扬州中学给他的影响最为深刻:
我很幸运,青少年时上的中学是当时很好的一所中学――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当时的社会舆论是“北有南开,南有扬中”.我在扬州中学接受了六年教育.这所学校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文理并重.当时扬州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学校一样,在考大学时考虑到将来的“饭碗”问题,报考工科的比较多,但学校并没有因此重理轻文.学校对语文(那时叫国文)和英语当然重视,对中国历史和中外地理也同样重视.课程内容很充实,因为史地教育实质上是爱国主义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很丰富,如普通英语课程外,还开了“英语修辞学”.这本是大学英语系的课.又如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在一般的中学是一门课,我们中学分别开了三门课,内容就充实多了.另外,高中数理化用英文版教材;建了当时很有气派的实验楼,还有一台很小的教学用X光机,可以表演给学生看;舍得花钱买书,图书馆馆藏图书比较丰富等等,都是当时中学少有的.那时我们学那么多课程,由于教师教得好,学生的程度也不错,负担并不感到重,还读了很多课外书,照样参加体育活动.由于教学质量高,我们学校高中毕业生只要考大学,没有考不取的,而且考的都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竞争激烈的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只报考南开大学一所学校,对其他私立大学都看不上(教会大学因收费高,一般不去报考).我中学时代母校的办学模式,给了我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了我思想深处办学的一个重要榜样.
扬州中学当时是全国有名的好学校.好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就是教师水平高,教书教得好.那时校长叫周厚枢,留学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他最大的功劳就在于聘请了一批好教师,不仅从本地聘,而且从江南聘,因为江南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比扬州所在的江北发达.不仅主课教师要聘好的,而且音、体、美各科教师也要聘好的.如音乐老师李崇祜,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教育家李更生的女儿.美术老师是从上海附近请来的,叫吴人文,颇有造诣.现在扬州中学大礼堂上方的浮雕就是他的作品.体育老师在扬州聘请不到好的,也到外地聘请.当时初中、高中的体育教师都是外地的.教师对于办学之重要意义,我青少年时代就有切身体验.
在许多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记忆中,不仅人们熟知的那些百年名校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就是许多散落在全国各个角落的
中学类论文范文文献,与《过去的中学》前言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