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乐歌类有关发表论文,关于张西堂《诗经》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局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乐歌及参考文献及历史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乐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以张西堂先生的《诗经六论》为依据,介绍了其《诗经》研究的概况及其学术价值和历史局限.他在对《诗经》的研究中所使用的罗列比较法和以诗证诗法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了《诗经》,也体现了张先生那种严谨朴实扎实的学风.
关 键 词:张西堂;《诗经六论》;学术价值;历史局限
张西堂先生(1901~1960),关于《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诗经六论》这部书中.这部书分为六个部分,说明了《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乐府总集,讲述了《诗经》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诗经》的编订、体制,还有关于《毛诗序》的一些问题.这本书流传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年来,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那时关于《诗经》的著作不是很多,《诗经六论》被当作进行《诗经》学习和研究的必读书目.现在随着对《诗经》不断深入的研究,这六篇关于《诗经》研究的论文所论及的问题,似乎已不算什么问题,但是,如站在作者发表的那个时代来看,张先生的研究成果还是有积极的创新意义和很高的学术价值的.同时,从我们现在研究《诗经》的角度综合来看,其研究成果也不乏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本文拟从这六篇论文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局限角度,对其加以介绍和说明.
一、张西堂《诗经》研究的学术价值
《诗经》是中国的乐歌总集.张先生从一般诗歌的起源,诗三百篇的采删,风歌之绝非徒歌,古代歌舞的关系,古代“诗”“乐”的关系来证明《诗经》所录当全为乐歌.并用《墨子公孟篇》中“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来说明先秦的人认为诗三百篇全为乐歌,全都可以弦诵歌舞.此书中说《诗经》是中国先秦以前的乐府.认为其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来自各地民歌.张先生列出了其认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的四个理由,并依次做了说明: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乐歌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年论文、硕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6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首先,由诗三百篇的收集看来,他用孔子“反鲁正乐之时,年以六十有九,而钱此言诗,皆为三百”说明诗不是孔子所删.诗三百篇应当是经过最有关系的乐师的搜集或被以管弦或变为
乐歌.
其次,由风诗之绝非徒歌看来,张先生分了四层来说明,墨子《困学纪闻》十说中,风诗文体最近于二南,与大小雅相似,风诗的“风”只可释为声调,《论语灵公篇》从旧曲的流传,风诗的体制和声调的意思,与所谓郑声之乱雅,都足见风诗并非
徒歌.
再次,从古代歌舞的情形来看,古代社会歌与舞是分不开的,张先生分别从古代的乐舞,歌舞,歌诗,乐器四点来说明《诗经》所录当全为乐歌.
最后,由古代“诗”“乐”关系看,古来“乐”本无经,所以乐歌就是诗.张先生认为,只要这四个理由有一个成立,都足以证明《诗经》所录全为乐歌.
我们现在都认为《诗经》时代是诗乐舞一体的,这就说明诗三百的确是一部乐府总集.从春秋时期人们的用诗情况就能证明这一点.张先生关于《诗经》是一部乐歌总集,虽然不是他的创见,但经过他的论证分析,其观点更可信.张先生采用引用举例的方法对《诗经》是一部乐歌总集进行了论述和说明,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的去认识,了解《诗经》产生的社会基础,从而进一步了解研究当时的一些政治制度和经济情况,也能更加清楚《诗经》并非某个人的作品,而是一群人的作品.
针对《诗经》的思想内容,张先生认为其理论依据是“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最深的根源应该出自广大群众的最底层”.因此他着重分析风诗.张先生把《诗经》的思想内容分了四类“关于劳动生产的诗歌”、“关于恋爱婚姻的诗歌”、“关于政治讽刺的诗歌”、“史诗及其他杂诗”.立论基础是阶级性和人民性,尤其强调人民性.他认为《七月》最具有人民性,而《良耜》是毫无人民性的.在对政治讽刺诗进行分析时,张先生还提出《风》主要是来自劳动人民最底层.在提到《召南》的《甘棠》,《卫风》的《淇奥》时,张先生说“这些诗所歌颂的人物必是能够‘为人民服务’的人物,所以不管他们是封建领主或是士大夫阶级,歌颂他们的诗得以流传至今日”.可见他不仅是强调其人民性,同时对诗的分析也是实事求是的,是可信的.张先生列举了大量的《诗经》作品,并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通过微观分析来剖析《诗经》的内涵,后世许多文学史都沿用了这种抉微入里的分析方法.
在对《诗经》的艺术表现的研究中,张先生从“新的文艺理论及名额表现方法的角度来谈这一方面的问题”,分为八项:
概括的书写,二、层叠的铺陈,
三、比拟的摹绘,
四、形象的刻画,
五、想象的虚拟,
六、生动的描写,
七、完整的结构,
八、艺术的语言.
对于一些思想性强的诗,如《七月》等诗也从艺术的角度予以分析.并引用汤姆生的《论诗歌源流》,从音乐的角度上来考虑《诗经》的层叠铺叙.在形象的刻画和想象的虚拟两部分中,引用了姚际恒,方玉润等人的说法并与唐、宋诗词做了说明及对比.关于《诗经》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格等也做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引用郑玄,挚虞,孔颖达,朱熹,郑樵、姚际恒等人的说法,来说明“不应当将赋比兴也当作诗体”.他认为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写作方法,比是用另外一种事物作比拟譬喻的写作方法,兴是即兴的唱出.兴而比就是比,兴而赋就是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文学史对赋比兴的定义基本上是与张先生一致的.在这八项艺术表现,张先生每一项都举了几首诗,都做了详细的阐释.并从修辞学,典型形象,结构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确实是一种很难得的新方法.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yishu/04061284.html
在《诗经》的编订问题上,张先生主要讨论了采诗说和删诗说.张先生从旧说开始一一进行辨析.关于采诗说,张先生列出了古籍所载的八种说法,从《礼记王制》到《文选三都赋序》,都说有采诗之事而采诗之人不同,甚至同一个人的说法,前后都不一致,所以他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可信.张先生认为:“采诗之官,古时固然没有,然而搜集当时诗歌的却一定另有人在,这应当就是当时的太师,其后以讹传讹,才发生了巡行采诗等等臆说.”关于孔子删诗之说,张先生列举了赞成删诗说和反对删
乐歌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张西堂《诗经》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局限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