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性类毕业设计论文,关于解读电影的另一种方式:剧本到电影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性及导演及电影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性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需要承认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阅读电影都是直接面向电影.除开电影仅是娱乐消费的接受惯性,在剧本大多未能公开发表的现实面前,深究从剧本到电影的演绎与嬗变如同无本之源,缺乏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然而,剧本在中国电影产业急剧膨胀的当下,越来越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在大投入、大制作的“票房炸弹”极尽画面、场景、服装、特效之能事,另一方面,内容苍白、故事贫瘠、意义低俗,不用说业界早已认识到,就连普通观众都是感同身受.中国电影薄弱环节在于编剧,中国电影缺乏好故事成为影响力衰退的公认原因.
然而,编剧的工作早已消隐在幕后.大多剧本失去发表机会,即便存有众多的好故事也难以为人所知.这使得在公众的视野中,他们已经没有自我陈述的话语权.一方面,人所共见的电影优点与导演关联在一起,另一方面,缺乏好故事的弊端却单单由编剧承担.事实上,电影作为集体创作,尤其是在导演中心的创作机制中,故事并不必然与编剧相连.这是因为编剧与导演、前期剧本与完成品电影存在着环环相扣的创作层次.一言概之,剧本的文学性在影像化过程中迅疾流失,这个中国电影的痼疾,根本在于导演.
一
以上问题的浮现,就在于一睹发表在2010年第12期《中国作家》上的《辛亥革命》剧本,顿感剧本与电影之间的优劣差异.客观地说,作为2011年百年辛亥庆典的献礼片,电影《辛亥革命》无论是票房还是社会效应,都差强人意.这让人感叹《建国大业》的政治大片模式、“数星星”的娱乐议题不具有可复制性.的确,无论“百年辛亥”纪念活动怎样得隆重庄严,在缺乏国家力度全方位的推动下,始终停留在社会层面、局部城市(如武汉、南京),不可能如“国庆”那样,既是国家仪式,又是“十一黄金周”的娱乐休闲时间,深切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但问题又非如此简单,从艺术的角度说,作为电影的《辛亥革命》失去剧本的亮点,确实乏善可陈.
归纳起来,剧本与电影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剧本具有明确的故事诉求,电影则定位模糊.剧本不仅叙述政治事件,凸显人物的政治激情与信仰,而且将之放在乱世背景下,营造出一种快意恩仇的江湖意象.如以鉴湖女侠秋瑾矫健身手开篇,随后温生才的突如其来的刺杀、剐刑、钉刑、洪门司徒美堂的武功拳术,清廷派出的旧金山华人杀手,等等,革命暴力与武侠传奇糅合在一起,这既是历史的真实状态(早期革命党活动与会党帮派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已成为辛亥革命研究的常识),又是吸引观众兴趣的故事亮点.电影之所以说定位模糊,在于不满意剧本的故事诉求,删除江湖意象,单单叙述革命战争,另一方面又增加黄徐的爱情,但这已成陈旧套路,又难以吸引观众.
2)剧本的故事叙述极为流畅,电影叙事缺乏连贯性.剧本由序幕、血染黄花岗、武昌城首义、阳夏保卫战、建立共和等五部分组成,每部分均有核心事件,同时部分之间又以事件贯穿、相互关联.电影缺乏明确的结构意识,仅按照时间松散地叙述.剧本如从秋瑾被杀开始,延伸到广州起义,其中的诸多细节,如孙中山在马来西亚同盟会的集中会议,徐宗汉的飒爽英气、温生才突如其来的意外刺杀以及广州起义前夕的短暂犹豫,“血染黄花岗”叙述得起伏跌宕.然而电影把如上细节统统删除,将广州起义与孙中山在旧金山交叉剪辑,造成情节断裂,把原本流畅的故事变成孤立的事件.人物塑造也是如此.如汪精卫,尽管是次要人物,剧本却不时穿插,如在南北和谈时,处处维护袁世凯,与黄兴、徐宗汉之间言语冲突,并被揭露出袁世凯的关系,在这种不断延伸的线索上,人物自然生动起来.电影的情况则是直接让汪精卫和袁世凯一见,似乎成为后者联系革命党的渠道,然而,汪精卫后来并未发挥这一功能.此种情节线变成情节点的情况屡屡可见.在缺乏前后呼应的情况下,伏笔、隐喻也失去了意义.如慈禧太后赐予袁世凯的玉球,影片虽先后出现三次一白一黑的玉核桃的镜头特写,但明显缺乏剧本所阐释的两个玉球一是清廷一是革命党,袁世凯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寓意.
3)剧本的人物处在活泼泼的生活状态,电影更强调人物的理性特征,从思想上拔高孙中山形象.如为表现他重诺践行的道德感,影片增加在会议决定后,依然和黄兴争吵着回广州指挥起义,但这无论从情理还是表现力说,都显得多余;再如,作为孙中山延请的军事顾问,咸马里眼光独到、颇有见地,是他雄辩滔滔地阐释长江中下游一线革命成功的可能性,也是他阻止孙中山在武昌首义后急于回国参战,而提醒四国银行贷款对国内革命的重要性,然而如此的细节,统统被挪用在孙中山的身上.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影片却又极力削减剧本所赋予的个人能力,使得人物形象抽象而单薄.剧本的人物富有生活智慧,成熟老练,擅长从生活细节中引申出革命大义.如在旧金山筹款时,面对众人的各种质疑,孙中山对答如流;当清廷杀手突发阑尾炎的时候,他镇定自若,当场切除阑尾,显示了医生的能力,并以“医人”与“治国”作喻,赢得美国华人的认同;在四国银行家面前则展示出的辩驳智慧,一方面以清廷将倾,提醒在商言商的银行家们贷款资金风险,另一方面以革命领导者的身份宣布,将不予承认外国银行在武昌起义之后与中国签订的借款条约,从而成功阻止了四国贷款.如此细节,在电影或被删掉或被简化,如在旧金山筹款的演讲,就算是演员双目噙泪、表情凝重,也难掩空洞的政治说教;在与四国银行代表的语言交锋时,中外矛盾与西方自身利益的冲突混杂在一起,明显缺乏说服力.
4)在政治事件的表达上,剧本显得非常自信,据史还原事件真相,不惮于表现叙述革命者内部的分歧,如围绕“攻南京”与“守武昌”,黄兴与蒋翊武、孙武、张振武等产生激烈的冲突.剧本也敢于流露政治的荒诞性体验.在黎元洪带走大印逃跑后,为了停战和谈,革命者孙武匆忙中用绿萝卜仿刻都督印章.这真实地表达出革命的仓促以及军政府都督的戏谑感.电影则并非如此,重新回到政治叙述的保守立场,回避了以尖锐性、真实性及个人性的方式叙述政治事件.如把黄兴与武昌革命者替换为黄兴接同盟会的命令不得不打南京,而黎元洪不过在旁边抱怨而已.再如,电影把剧本中表现同盟会内部的纷争的细节删掉(谭人凤等人要黄兴赶往南京,组建内阁;黄兴却执意不从),置换成大团圆式地齐聚上海,迎接海外归来的孙文.这种处理虽然不会触犯政治的忌讳,但是,缺乏任何个性话语的表达,却也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二
通过以上的比较,中国电影内容单薄、意义肤浅、价值匮乏等弊端,就呈现出问题的另一面.在创作核心的导演面前,由于编剧所代指的文学性缺乏自我维护的力量,在导演的影像演绎中无限流失.说得尖锐些,即便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剧本,但在缺乏审美判断的导演二度创作面前,也不可能叙述出完美的故事.
从剧本到电影的嬗变中,我们发现一些新现象.不容否认,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当下电影借助现代影视技术在视听语言上已有质的飞跃,灵活的镜头运动,丰富的色彩,精致的构图,等等.追根溯源,这不外是八十年代初期“电影本体论”、“电影语言现代化”以及第五代实验电影所积累下的结果.但是,有一个事实必须指出:在导演确立影像本体意识的同时,对文字形态的审美能力却在快速地丧失.有趣的是,《辛亥革命》剧本在发表时所附著名作家、评论家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影评,文中认为剧本许多的亮点细节,竟然在成品的影片中踪迹全无.如剧本突出孙文的医生身份、个性化台词,为黄兴检查身体、当众实行切除阑尾的手术、袁世凯让唐绍仪割辫子,等等.这多少显示出导演与剧本美学上的隔膜.
说起来,导
关于文学性类论文范文文献,与解读电影的另一种方式:剧本到电影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