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实践教学有关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播音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实践教学及新闻传播及广播电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实践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学者简介
贾宁,男,播音指导.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播音主持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播音主持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理事.1974年起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主持人、播音组长,获得首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的荣誉,播音作品及论文多次获全国一等奖.2003年正式调至天津师范大学任专职教师,著有《播音员主持人稿件表达方法与技巧》等教材及论文.多年间为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系统以及文化事业培养了很多人才,毕业生中有多人获得全国“金话筒”奖.贾宁教授在教学工作的同时,完善教学规范,加强教学系统.学风朴实严谨,学术造诣深厚,为人谦逊诚恳.他的影响力、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获得了多方赞誉.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yishu/040134205.html
本期专栏介绍贾宁教授关于播音主持研究的学术论文三篇,以期在业界、学界起到借鉴作用,为我国播音主持研究及实践水平的提升发挥一定的作用.
播音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摘 要:2008年9月,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天津电台成立广播工作室,为省级正规媒体与大学相关专业实践全面、稳定、深层次合作的实践形式提供了借鉴经验.新课程围绕广播备稿、播音、录制、制作进行,形成教师学生互动、播音系与社团各负其责的制度化运作格局,成为建在校内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教学实践活动“真正”的专业水平,为建立学生自己的网络媒体提供了条件,是广播经验的启示.
关 键 词:广播;教学实践;专业水平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47-03
广播是由传统媒体广播电台、传统通讯渠道与现代网络、数字技术有机结合产生的新兴媒体.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和联通天津分公司(原天津市网通集团)共同努力联合创建.固定用户(听众)每月只要支付很少费用就可以通过机自由选择收听特制广播节目.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经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友好协商,在天津师范大学挂牌成立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工作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这一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不断探索、积极推进、完善规范,使广播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深入感悟体验和理解消化理论知识点、提高播音主持实际水平的重要实践阵地,提高了播音主持的实战技能水平,使播音与主持教学实践与社会需求有机接轨,突出了教学实践活动的真实性.
一、广播的背景
2008年9月,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李英华亲手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牌匾交到了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延文手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工作室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落户.这在全国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中开了先河.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联通天津分公司(原天津市网通集团)合作创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并将工作室设在高校,先期总共投资近100万元,其中包括录音系统、编辑系统设备以及两条光缆线路分别流量为100兆和10兆,分别连接电台与联通公司、天津师范大学和电台,使之形成流畅的信息传递网络.目前,广播拥有实验型录音室5间,录音设备5台(套),必要时同时利用教学用播音教室和学生练习用播音室,并建立起较为完善规范的编辑、剪辑、传送体系,连续三年持续稳定运转并规范化运作.为省级正规媒体与大学相关专业实现全面、稳定、深层次的具有产学研合作性质的实践形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广播实践课程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草创、起步阶段
2008年5月至广播在天津师范大学挂牌的9月,广播的《天天读报》栏目已经开始试播.在电台新媒体开发部老师和专业教师带领下,由部分学生志愿者(主要是原学院社团广播站和朗艺团部分成员)开始进行节目编辑、播音、录制、制作、上传的试验,摸索节目运作流程.
广播播音室就直接设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经改装、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提供了部分播音设备并重新装修的原先的学生自主练习播音室(学生自主练习播音室择地另建),并可利用教学用播音室和学生练习用播音室.由于录音地点临近上课地点,创建初期,保证了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地参与节目编辑、播音、录制、制作、上传,参与人数较多,积极性较高,还吸引了一部分其他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实践中也发现有制作节目规格不统一、质量不稳定、传输不及时等问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及时与新闻传播学院沟通,提出了从教学体制上实现规范化,以保证广播工作持久化的设想.
为使广播工作持续坚持下去,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看家”内容和品牌内容,同时提高广播实践的专业水准,提升其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地位,2008年9月广播工作室挂牌后,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报学院和校教务处批准,撤销原专业必修课《科学研究方法》,设立新的课程《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课,纳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业必修课范畴,34学时,记学分2分.
(二)探索、布局阶段
2008年10月,《广播播音与主持》作为必修课正式运作,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广播的《天天读报》的备稿、播音、录制、制作进行.在老师指导和部分学生骨干协助下,由参与实践课的三年级全体学生轮流参加,在每周一学时《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的基础上,选派学生自主完成广播部分时段的编辑、播音、录制、剪裁、制作全过程(其规模与参与程度为全国空前).而节目的编辑、上传及管理工作,由部分毕业班学生带领部分院社团广播站和朗艺团学生运作.通过此项实践活动,巩固了本专业学生播音主持、广播文稿编辑、音频编辑制作的实践能力与技能.
具体的做法是:由播音系指定7位专业教师分别从周一到周日带班.将2006级的全体学生分成7个专业小组,每天分别由一个小组值班.早晨6点30分全组同学到广播编辑部签到,由专业教师担任领班,分派稿件和分配录音间,要求学生在7点45分之前上交录制完成的节目,统一进行剪辑和审听,挑选符合播出标准的节目发送到广播网络,成为听众可以随时选择收听的新型的广播节目.带班的教师将每个组学生的新闻节目录音集中起来,每次都进行评判、打分,从吐字发声到对稿件的理解表达,逐一进行评判,最终给每一个学生在广播中的表现做出整体评价.
(三)完善组织阶段
2009年,原学院社团广播站经调整、充实,组建新社团“声线传媒”工作室,以二、三年级为主的学生成为广播工作室的实际运作实体,全面组织这项工作.配合专业课《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进行技术操作,完成上传节目、与电台总部接洽、协调等工作,形成了教师学生互动、播音系与社团各负其责的制度化运作的格局.
声线传媒工作室逐步完善广播节目的制作流程,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和业务量考核标准,严格管理节目播出流程,保证了节目的质量,使广播成为“正规的媒体”.
声线传媒工作室定期请辅导老师讲解节目的选稿、编辑、流程等知识,请电台在职编辑、记者和台领导进行讲座.声线传媒工作室继承了学校优秀社团原学院学生广播站的传统,在新媒体的运作中日益发展壮大,2010年成为学校十佳社团,是所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中与专业联系最紧密的,这个经历使社团成员成为本专业学生中最早的“广播工作者”.
(四)发展、开拓阶段
2009~2010学年,《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课调整到晚间课后进行,而且将1个学时的时间改为集体上课,研究以往播出节目或分析当期稿件,之后选择出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节目录制.节目上传时间也改为晚间,截稿时间更加充裕,有利于节目质量提高和制作精致,也适应老师、学生以及声线传媒工作室的时间安排和节目播出的流畅.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实践教学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8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同时,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的双语播音、主持艺术方向与采编播一体化主持方向三个小组的同学安排到《电视播音与主持实践》课程学习,主要进行电视节目采制、编辑、主持、制作等内容的实践,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五个组的同学仍从事广播实践(2011~201
实践教学有关论文范文,与播音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