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教育体制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沟通系统结构模式看硕士生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体制及师生及导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育体制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是通过沟通这座桥梁得以完成的,沟通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本文从沟通的系统模式出发界定了硕士研究生沟通的组成要素,分析了硕士研究生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关 键 词:硕士研究生师生沟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人是社会性动物,沟通与交往的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成功的沟通对于学习者的成长及在当代社会成为终身学习者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学习成长主要受益于导师的人品、人格、学术水平、学术底蕴及科研方向,依托课程、论文写作和科研课题(氛围)等载体,进而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科学研究素质和创造能力,研究生的学习和成长大都可以还原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可见,师生之间沟通和互动对研究生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硕士研究生师生沟通及其组成要素
沟通是传者与受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用一定的媒介和方式就某方面主题进行双向信息分享以期达到某种效果的活动.从本质上看,师生沟通是人际沟通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师生之间为求得理解而发生的以符号①为媒介的交互作用②.硕士研究生的师生沟通不同于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的师生沟通.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已形成,个性逐步凸显出来.师生之间的认同主要是智慧、人格和品德,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主要是基于知识的吸引和学术的成就,依靠人格、人品,以及对情感的联络,学生对导师的评价更富于理性,也更全面、更深刻.师生之间的交往力求在平等基础上的沟通,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近乎朋友的交往和认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师生沟通也不同于本科阶段的沟通,其沟通对象主要是自己所选或所指定的导师及院系其他研究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师生沟通特指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硕士研究生与研究生导师以符号为媒介发生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换并相互影响而获得体验和理解的一个过程.
从沟通的系统结构模式(见下图)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系统中的沟通系统包括传播者和受传者、目的、信源、媒介、技巧、情境关系噪音、效果,即沟通主体、沟通动机、沟通内容、沟通方式、沟通策略、沟通的影响因素、沟通效果等方面.由于硕士研究生师生沟通受到沟通主体硕士研究生及导师、所在学院、学校学习氛围、学校管理机制,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
教育体制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教育体制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大学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2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沟通结构模式图
二、硕士研究生师生沟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问题日益凸显,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或交流沟通的机会较少,甚至互不了解等情形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而且给硕士研究生本人、导师、学校及社会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因为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不畅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也时有发生.硕士研究生师生沟通的满意度处于模糊不确定到满意的状况,对沟通状况的评价整体状况统计数值偏低.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硕士研究生师生沟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从沟通的动机、内容、方式、策略、主体影响因素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研究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
主动性和求知欲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目前时常有导师提到目前研究生的学习动机不强,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上研动机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专业的认同不高,时常出现导师费尽周折主动找学生沟通的现象,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不认可,不信任导师,研究生对“导师老板”暗火重重,疏于与导师的沟通.
怎么写教育体制硕士毕业论文
播放:37837次 评论:5416人
(二)师生沟通关注认知忽视思想与情感,非学业沟通较薄弱.
研究生阶段学生学习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依托课程、论文写作和科研课题(氛围)等载体,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科学研究素质和创造能力,同时这一过程也受益于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底蕴及科研方向.从沟通内容来看,硕士研究生师生沟通主要集中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发表文章、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师生之间的沟通突出了“导学沟通”,学习问题在师生沟通中占据主导地位.师生沟通关注认知,忽视思想与情感.非学业的沟通,如思想和生活中的困惑及情感沟通显得比较薄弱,仅有师生礼仪性的问候,向导师表述情感困惑和看法,进行内在情感交流的学生比较少;部分导师仅关注学生的专业及科研,对于学生的心理、情感、情绪则不闻不问.还有研究生戏言,导师把自己和学生固锁在科学世界中,排斥价值理性和科学世界以外的内容,不屑进入正常人的生活世界.目前,研究生在交流师生情感时,一部分同学显得特别漠然,导师只是在这一特殊的学习阶段学院硬性安排的、一个与自己形成固定导学关系的老师而已,是开题、答辩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其余时间和学院或学校其余的老师没有什么差别.
(三)沟通没有制度保障,大多采用不定期沟通.
按间隔频次的固定与否,沟通可分为定期沟通和不定期沟通.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大多采取不定期沟通的方式.由于导师时间、精力、责任心及学生数量和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目前师生沟通缺乏制度性的保障,采取随机沟通的方式,难以确保研究生师生沟通的质量和教育质量.
(四)师生之间位差效应显著.
“位差效应”一词来源于管理学,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和下位的心理,具上位心理的人因处于比别人高的层次而有某种优越感,居于下位的人因处于比别人低的层次而又自卑感③.在我国,师生因地位、角色的不同呈现天然的不平等地位,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绝对权威.研究生教育虽已非“灌输”、“独白式”教育,但完全的“对话式”教育并不多,在理科院系尤为突出.教师与学生单独沟通时,难以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平等对话.
(五)研究生问题意识薄弱.
研究生的学习和成长受益于许多方面,其中与自身的基础和背景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学习目标的选定,尤其是问题意识对学习的效果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生阶段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否具备发现问题的独特视角和质疑精神也是衡量学生原创能力的重要标志.学生的专业基础、阅读书目范围和深度、研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对所研究问题的敏感性决定了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扩招后,学生的专业基础不扎实,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原来有所下降,导师普遍感受到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所下降、依赖书本,提不出有深度和独特视角的问题,喜欢幼儿园阿姨式的导师,更有甚者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提不出问题,离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有较大的差距.
三、硕士研究生师生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沟通行为主体的影响.1.学生因素
由于学生在专业认同、专业基础、入学动机、学习态度、理解与领域能力上存在差异,且大多研究生在读期间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和情感压力,因而部分研究生在沟通动机上缺乏沟通的主动性,问题意识薄弱.
2.导师因素
导师
教育体制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沟通系统结构模式看硕士生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