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舞蹈系方面毕业论文提纲,关于中国舞蹈生教育30年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舞蹈系及舞蹈学及舞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舞蹈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编者按:
2012年,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的而立之年.放眼当今中国舞蹈界,从科研到管理,从教育到表演,从创作到制作,正涌现出大批的舞蹈艺术人才.2012年12月1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属下的舞蹈研究所承办、中国舞蹈家协会和北京舞蹈学院协办的“三十而立继往开来——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三十周年纪念暨研讨会”,在北京的西藏大厦隆重举行.15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舞蹈院校、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和师生们欢聚一堂,共商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大计.
1982年3月,我这个幸运儿,背着行囊,从长江边的武汉来到首都北京,和北京的冯双白、内蒙的高历霆、四川的谢长、安徽的宋今为一道,幸运地成为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的首批硕士生,在舞蹈研究所所长吴晓邦研究员和所内外许多专家的厚爱与调教下,在全国舞蹈界同行的集体关注,开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入中国舞蹈界等
3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从研究生成长为研究者和管理者,不仅亲眼目睹并见证了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而且在毕业留所工作的28年来,还大量地参与了它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一些自得其乐,并造福后人,乃至整个舞蹈界的事情.能做到这一切,首先要由衷地感谢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前辈们,因为他们对舞蹈的不离不弃,已变成了我们的生活动力;他们对研究的一丝不苟,已变成了我们的治学风气;他们为舞学的笔耕硕果,已变成了我们的学术根基;他们对后人的热情提携,已变成了我们的不懈努力.
说到中国舞蹈学研究生教育在1982年春的起航,首先要感谢时任舞蹈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的董锡玖老师,因为正是她的高瞻远瞩与不失时机,才使得我们能够搭乘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各门类艺术顶级专家云集的航母,不仅提升了舞蹈研究所在全院学科建设中的地位,而且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健康发展,更造福了我们这些热爱舞蹈的莘莘学子.就读研究生期间,董老师像妈妈一样地关爱我们.诸多的言行中,让我们永世难忘的当是1981年12月的隆冬时节,在我和冯双白参加复试前,她和蔼可亲地对我们说:“别紧张!你们要这么想,我们不是来考你们的,我们是来支持你们的!”她这句感人至深的话,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们的紧张,而且让我们懂得了,舞蹈学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加盟!
同为“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的四大家之一,王克芬老师在我和冯双白复试后对我们的一席话也可谓语重心长,让我们在30年后的今天依然念念不忘!记得她流着眼泪对我们说:“我们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搞舞蹈,更不愿意做舞蹈研究,可是你们大学毕业了,却愿意来研究舞蹈,真是太好了!我们的舞蹈研究后继有人了!”
我们这第一、二届的五个男生,还有第三届的两个男生——来自江西的于平和来自贵州的张华,这辈子最大的幸事,就是成了中国舞蹈泰斗——吴晓邦先生的首批硕士研究生.1982年的晓邦先生,已是76岁的高龄,昵称我们是他的“老来得子”,不仅曾带着我和冯双白,全程参加了他在成都主教的、为期三个月的编导讲习会,而且还让我们旁听了他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和北京舞蹈学院首届教育系的系列讲座,从而使我们能在这个高起点上,结识了许多舞蹈界内外的专家学者,熟悉了理论联系实际全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进而为我们的舞蹈生涯奠定了因扎实而快乐的基础.在他给我们的种种教益中,影响最大的应是这样两句话:一句是“过规律生活,做合理动作”;另一句则是“不要为你们自己写文章,要为中国舞蹈界写文章!”舞蹈界的前辈们都知道,前者代表了吴先生“师法自然”的现代舞蹈观,后者则是他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事实上,正是在晓邦先生的鼓励下,我们研究生毕业后,开始在舞蹈评论和研究的领域中蹒跚学步,逐渐地学会了如何为全国,甚至为全世界写文章——我们不仅在国内各重要报刊杂志和辞书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评论、论文和词条,而且还在美国的《舞蹈杂志》、《芭蕾评论》,英国的《世界芭蕾与舞蹈年鉴》,瑞士、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的舞蹈学术论文集,乃至国际学术界最负盛名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国际舞蹈百科全书》上,发表了大量的评论、论文和词条,向全世界有效地传播了中国舞蹈创作与研究的最新成果.我想,这种长进,应该是我们给晓邦先生的最好答卷.
在我们81、82两个年级攻读舞蹈硕士研究生的三年中,董锡玖先生作为系主任、隆荫培先生作为班主任,给我们请来所内外的许多专家,开设了超丰富的舞蹈课程和讲座,其中的史论类课程和讲座有:吴晓邦先生的《新舞蹈艺术概论》和《舞蹈学的学科建设》、孙景琛先生的《先秦舞蹈史》、彭松先生的《魏晋南北朝舞蹈史》、王克芬先生的《隋唐舞蹈史》和《明清舞蹈史》等;在实践类的课程中,首先是我和双白在成都的讲习会上,系统地上了吴晓邦先生的《新舞蹈艺术概论》,其中的第五章《呼吸、动作、想象》和第六章《论发展舞蹈的创造性》,被晓邦先生认为,是整个“讲习会中最重要的一课”,而他新开设的课程《阅读、思考、习作》,则让我们第一次体验到理论结合实际的艰辛与快乐;在成都学习期间,我们还随胡其征先生学习了四川地区的民间舞《秀山花灯》,回北京后,又和高历霆、谢长、宋今为一道,上了傅兆先先生的《中国古典舞的小生身段》、周冰先生的《山东民间舞》、李正康先生的《藏族民间舞》、马力学先生的《龙族动律》、高金荣先生的《敦煌舞蹈》、蒲逸勉老师的《吴晓邦的自然法则》等等.此外,吴晓邦先生还亲自出面,请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给我们讲过《论文写作与舞蹈研究》,请李连杰的武术启蒙教练吴彬给我们讲过武术的技术与艺术,请著名画家李滨生给我们讲过《舞台人物的动态速写》等等.
这篇论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yishu/040151957.html
三年的时间里,研究生部的老师们还从中国艺术研究院、北大、中国社科院、古籍出版社等学术机构,给全体研究生请来了大批全国一流的专家,给我们开设了各式各样的讲座,比如张庚先生的《艺术研究方法》、韩玉涛先生的《书法的本质、书论与书史的分期问题》、徐书诚先生的《中国画的美学与鉴赏》、温庭宽先生的《石窟艺术&
舞蹈系方面论文范文
30年弹指一挥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院和舞蹈研究所携手开创的舞蹈研究生教育,已在全国各地的舞蹈教育和研究机构,甚至在创作和管理领域中遍地开花,不仅构筑起这条完整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教育链,更为中国
舞蹈系方面论文范文,与中国舞蹈生教育30年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