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新闻传播类论文查重软件,关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体系的构建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闻传播及郑州大学及传播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闻传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当前,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等问题.媒介融合为MJC的培养带来了新挑战.可通过构建实践性和品牌化的培养目标、理论实践兼备的“双师型”队伍等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培养出符合媒介融合要求的MJC优秀人才.
【关 键 词】媒介融合;MJC;实践能力
国务院学位办于2010年批准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并于201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48所高校开始招生.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1]
媒介融合主要是指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媒介形态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网络融合、内容融合、终端融合以及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产品的融合、组织结构和产权的融合等的新闻传播形态日益凸显.[2]其终极目标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都能获取和传播任何信息.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高层次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满足媒介融合对多元化、整合性和融合化传媒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注:为行文方便,以下用MJC代替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媒介融合对MJC培养的影响
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导致全媒体时代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特别是MJC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媒介融合为MJC的跨学科研究和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传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高等学校培养教师和为研究机构培养科研人才,媒体不是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第一选择,其能力和素质主要是以科研素养进行评价,培养模式比较专业和单一.但是,培养的MJC是直接针对媒体就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这种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导向,即需要培养技术复合、知识结构复合和能力复合的“全能人才”.为适应这种需要,仅靠单一的某一种媒体或新闻传播单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是不行的,跨学科的研究和培养已成为必然.
2.媒介融合导致的“全民记者”现象为MJC的培养带来了新挑战
媒介融合导致各种自媒体迅速兴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传播平台,对诸多突发公共事件等进行迅速扩散和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超过专业媒介组织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在“全民记者”语境下,虽然我国的传媒业特别是网络传媒业取得了大发展,但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在扩张,不但本科毕业生进入媒体就业困难,即使是硕士研究生想进入地市级以上的媒体工作也不容易,约70%以上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要进入非媒体单位就业.[3]目前高校培养的MJC有大约50%到企业等非媒体单位就业.因此,媒介融合环境下新的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对目前MJC教育单一为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的定位提出了挑战.
3.媒介融合对MJC教和学的内容赋予了新内涵
按照MJC教指委的要求,MJC课程设置要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大多数高校
新闻传播类论文例文
4.媒介融合促使MJC培养教育的评价机制产生了新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的评价主要看科研和学业成绩,因为他们的毕业去向主要是高校及科研部门.但是,因近年来的大幅扩招,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危机,一方面是因为当前高校及科研部门主要招收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生培养中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而导致实践能力的缺失.因此,在MJC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评价机制上要把实践能力的高低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把实习实践作品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而科研成果只能作为补充和参考.
如何写新闻传播学位论文
播放:26590次 评论:7695人
二、当前MJC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11年各高校开始招生以来,MJC的招生人数在大幅增加,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缺乏特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MJC的就业是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是以实用性为主,各类媒体需求的是高素质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广告人、新媒体能手、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即使是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对MJC也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培养MJC的目标定位与新闻传播学科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区别不够明显,缺乏学校特色和针对性,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技能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培养教育与媒介融合的现实脱节、人才培养与媒体用人需求的脱节等问题,这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对复合型及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距甚远.
2.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在MJC课程体系设置及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多数高校是在原来新闻传播学科学学位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有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部分理论课程的改良,还是由原来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开课,所讲内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过大,专业选修课五花八门,“因人设课”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有效的公共平台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培养方案的设计和部分高校两年制学科学位区别不大,没有把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贯穿于培养方案的始终.本科非新闻传播专业考入的部分同学在毕业时所具备的新闻传播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不如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多数高校还未探讨出MJC毕业需要的科学条件和标准.3.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新闻传播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学术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高校对MJC考核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主要侧重于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的考核,在校期间的评先评优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活动都要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MJC培养的唯学术化,直接导致MJC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理论的学习及研究方面,只有较少时间从事实践性活动.然而,当前MJC所发表学术论文大多学术含量不高,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凤毛麟角.同时,因为对实践能力的考核缺乏刚性约束,大多数MJC只要通过正常的课程考试及论文答辩,就能顺利毕业,他们缺乏压力,没有危机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动力.在如何考核MJC实践能力方面,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相关规定和评价标准,对各项能力的评价全凭学生自己的感觉.
4.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对MJC师资的配备,国务院学位办在MJC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
新闻传播类论文例文,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体系的构建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