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心理学方面论文格式,关于当代道德心理学理综述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学及道德及心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道德心理学
关于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关 键 词]道德道德结构道德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54-01
一、道德心理学概念界定
窦炎国(1990)指出,道德心理是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是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1]曾钊新(1987)认为,道德心理学是以道德和心理为研究对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础,反映道德知行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失衡中的道德调节等一般规律的学问.[2]
不同科学领域的道德心理学被赋予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道德心理学就是研究道德心理现象的学科,以道德和心理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发展方向.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范例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6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二、道德结构的划分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具有稳定性,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构成.道德认知是对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以及执行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情感是介于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是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现象.本文通过对三种成分的论述,揭示道德心理学理论形成的基础.
道德认知是道德结构的重中之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从而形成了很多有体系的理论,其中首推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科尔伯格继承了康德的道德哲学,确信道德属于经验范畴,是建立在人的分析能力基础之上的,是理性的.
本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yishu/040132370.html
道德情感是个体对社会与自身的道德经验的符合程度的情绪体验,是个体的能动性的心理评价,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心理激动——分析评价——形成定势.[3]孟子提出四种基本道德情感,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们只有具有这些情感,才能做出道德的事情.
道德行为是最为复杂的部分,与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紧密相关,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道德行为.当前对道德行为的理论研究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系统的体系,这是道德心理理论研究的空缺.
三、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重点关注道德情感,尤其是内疚感.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是人类的高级发展方向.超我具有监督和控制作用,使人类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自我理想使儿童积极向上.良心起惩罚作用,当儿童使坏时,良心会令其产生内疚感.内疚感源于对权威和超我的恐惧,决定着良心的存在.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道德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仿、抗拒诱惑和言行一致等方面,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班杜拉指出,儿童的道德行为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并用实验证明了儿童会模仿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但学习理论很难解释道德感的形成以及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增长发生的变化.
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道德认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把道德成熟当做认知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年龄预测道德的变化.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成熟发生在道德判断成熟的基础上,然后是判断引导下的道德行为的成熟.其主张道德判断的核心是公正原则结构.但是,认知发展理论难以解释道德感以及道德发展阶段和实际道德行为间的关系.
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长期的进化过程决定人类的亲社会行为.生命出现伊始,为了种族的生存繁衍需要牺牲行为的发生.群体生活中的个体更能避免伤害,得到基本满足,所以利他的群体更易存活,并将利他的特质作为基因传递下去.若个体在群居生活中不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会受到整个群体的惩罚.
乔纳森·海特认为,道德心理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道德信念和动机从何而来;道德判断是如何工作的.因此就这两个问题,海特提出了“社会直觉主义”理论.作为一套较为系统的道德心理学理论,海特的社会直觉主义对道德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以上道德心理学理论都明显倾向于道德的某个成分,而霍夫曼整合了这几种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核心——移情.他把移情作为媒介,将道德的各个成分有机结合起来.他认为,移情是进化的结果,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先天形成的特质.个体在内化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时,移情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4]霍夫曼区分了移情中的内疚与弗洛伊德的内疚的差异,并解释其作用.此外,还确定移情的发生可以激活道德原则.霍夫曼的研究对移情的发展进程进行详尽描述,并探讨了移情与内疚和道德原则的关系.其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道德结构三部分,但无法解释儿童如何形成关心他人和自私自利动机间的平衡.
四、总结与建议
当代道德心理学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并从道德的三个组成成分出发,不断推陈出新,提出一系列的当代道德心理学理论,如吉利根的关爱道德取向,通过对自我、关系和道德三方面的理解,探讨关爱道德取向与公正道德取向的差异,而且进一步分析了女性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这些理论不断修正了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道德情感和行为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另外,我们还应在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这三个水平上做进一步划分,使体系更加完整.并且还需要针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新的调查与探索.
道德心理学研究还有漫长的道路,只有不断淬炼这颗饱含内蕴的种子,才能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育与生活.希望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对道德心理学给予更多的积极关注.
关于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当代道德心理学理综述相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