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社会管理创新有关毕业论文致谢,关于天津市第二届慈善理会文评述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及社会保障及社会责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管理创新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天津市第二届慈善理论研讨会于2013年1月24日举行,来自市内高校、研究机构、慈善组织、新闻媒体、企业界的数十位关心慈善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及志愿者参会.与会人员围绕“强化全民慈善意识、增强社会慈善活力”主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此次研讨会收到的47篇论文,涵盖了慈善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及相关问题,内容涉及广泛、视角切入多样、观点表述丰富.下面仅从十个方面,对上述论文进行综述.
一、慈善意识与慈善精神
有6篇文章围绕慈善意识和慈善精神进行了论述.主要观点有:①慈善事业需要与之相符合的慈善意识和慈善观念,只有当慈善意识成为人的内在信仰并凝聚成一种持久的民族心理和群体意识,慈言善行才会越来越多;②中国民众的慈善意识培育,需要营造慈善文化深入人心的氛围环境,让慈善心、公德心、公益心、博爱心、宽容心、公民责任、感恩之心等厚重的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渗透于思想观念,形成一种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道德自觉的大环境:③要想进一步提升公民的慈善意识,一是要提高宣传力,以助推慈善意识扎根人心;二是公民个体应主动修养身心,强化自我慈善意识训练;三是要有针对性地行善;四是要提升慈善意识莫忘人格尊重;④应进一步推动现代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形成“人人关心慈善、人人支持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⑤现代慈善以公民社会为背景,较传统慈善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内涵.但现实中,中国的“公民社会”还远未成熟,中国目前的社会现实使得人们仍然存在着对血缘、地缘关系的依赖;⑥中国人的慈善意识根植于民族文化灵魂之中,从未流失过.当今中国社会缺乏的不是慈善意识,而是慈善行动.我们之所以缺少善举,是因为在慈善意识和善举之间有一堵“墙”,妨碍了中国人善举的挥发和流露,这堵墙就是公民社会必需的两个东西,即权利和平等.上述观点强调了慈善意识对慈善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时将现代慈善意识与公民社会进行有机“契合”,由此使慈善意识的萌发与未来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二、中西方慈善文化比较
有4篇文章围绕中西方慈善文化进行了比较.主要观点有:①中国古代慈善文化是一种内在道德精神的表现,它培育了淳朴、善良、富于爱心的中华民族魂.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现代社会的慈善文化、慈善观念尚处于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初步阶段;②与西方“博爱”的慈善精神相比,中国的慈善文化是基于传统伦理观中的“义”,慈善的实质是“义之善”,而西方的慈善则是“爱之善”.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慈善缺乏经常性,通常只有在大范围高强度的自然灾难中体现出来,筹款方式也是应急武的、运动武的;③中国传统的伦理观重视家庭内的“爱”,讲求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西方伦理观中的“爱”并不明确区分家庭内外.因此,当中国的富人们理所当然地把财富一代代地留与子女享用时,美国的富人们却把毕生积累的财富悉数捐出;④在慈善行为规范上,中华民族主要依靠道德规范.西方社会则主要依靠宗教伦理.儒家是将慈善作为一种自律要求,受到内在道德力的驱使,行善与否是个人的道德操行,无强制性规定.而基督教反对假冒为善的虚伪和诡诈,提倡个体要以一种谦卑之心去行善积德;⑤树立全新的“慈善”理念,转变对传统“善”的认识,树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全新的“慈善”理念,对开创现代慈善事业与慈善文化的新局面显得尤为重要.如上这些观点从特定视角揭示了中西方慈善文化的差异性,这对于探求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不可或缺.但也应当认识到,中国慈善文化有自身的优势,并在特殊时期表现出强大的社会担当性.如居家养老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
三、慈善事业与公信力
有6篇文章围绕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公信力问题展开.主要观点有:①1981年以来,国内慈善基金会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发展势头,在解决中国的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为了提升慈善基金会的公信力.官方和民间都付出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积极成果;②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是保证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而慈善组织监督管理又是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监管的基本状态,一是重视不够,二是监管体系不完善,三是缺乏严格监管慈善组织的社会氛围;③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的原因是:慈善法规缺失导致慈善组织规范性不强,公募性慈善组织行政主导现象严重,民间慈善组织“身份”问题难以解决,政府对公募性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缺乏第三方机构监督评估,信息不透明使慈善组织备受质疑等:④公开性和透明度是保障公信力的法宝.非营利组织要做好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这是信息公开的前提,信息公开能提供“早期预警信号”.非营利组织应公开的信息,包括募集资金拟开展的公益活动计划、资金使用、剩余财产处理、主要管理人员的报酬等;⑤用透明公正的做事规则博得慈善捐赠人及社会各界的公信,是基层慈善组织的生存之本、立足之根和有为之道.上述观点准确地指出了我国慈善事业缺乏公信力的表象及原因,这对于不断提升慈善公信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
有6篇文章围绕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主要观点有:①社会保障与慈善工作在有些方面是交叉和重复的,但两者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互相代替,不能互相偏废.社会保障是从法律上规定保障人民生活上的物质提供与基本需要,而慈善的核心是爱,是人道之大爱,慈善构成了社会保障法律的内在根据.社会保障制度是提供物质层面上的保障,慈善则是把物质保障作为载体向社会传递一种扶贫济困的大爱无言、上善若水的精神及心理的影响力;②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在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方面具有交叉性,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般构成中,社会救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慈善事业恰恰是能够在该领域发挥较大作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慈善事业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进一
社会管理创新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有2篇文章集中探讨了慈善事业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主要观点有:①慈善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在社会协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慈善作为重要的社会事业,必须纳入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中.要进一步弘扬先进文化、发扬成绩、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慈善事业科学发展;②慈善不仅是一种公民品德的体现、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社会管理创新.它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慈善组织坚持的工作原则及创新发展,自身的志愿性及专业化,为社会管理创新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慈善事业使社会管理既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社会组织多元主体的作用,实现了社会管理从行政办法为主要手段向政府行政管理与依靠群众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管控模式多种形式综合运用,寓管理于服务的有序与活力的多元治理转变.如上观点从慈善社会属性的角度论述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并且探
社会管理创新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天津市第二届慈善理会文评述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