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铁路运输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福建省境内区域铁路运输网络综合评价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铁路运输及电气化及经济发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铁路运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该文介绍福建省境内区域铁路(以下简称福建铁路)运输网络的形成历程,并按照现行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估算出本区域内铁路网络的最大输送能力.同时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铁路运力供给与运量需求的匹配程度、路网未来的合理规模.
[关 键 词]铁路网络运输能力经济发展
1福建铁路建设发展历程回顾
福建省境内有史以来第一条铁路始建于1907年,原计划线路贯通厦门、漳州两大城市,由于后续建设资金不到位,3年后,仅在这两大城市间修筑一条28km长的“烂尾”铁路,抗日战争爆发后,被彻底拆毁.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这段铁路史在人们记忆中已无多少印象,通常把鹰厦铁路视为本省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
鹰厦铁路1954年动工,1957年底建成通车,当初线路里程699km,其中江西省境内72km,两年后,修通外福铁路,线路里程194km.这两条Ⅲ级单线线路构成一个“人”字形初始铁路骨架,其中鹰厦北段是唯一的一条进出省通道.在随后的近40年内,除了修建几条支线外,干线骨架维持原状,总营业里程一直保持在1100km左右的水平.
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一直成为制约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进出省货物运输量大幅增加,铁路运力日趋紧张.为了尽可能多地满足运量需求,广大铁路工作者在既有线扩能提效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技术改造方面:增设会让站、修建线路所、更新信号联锁闭塞设备、延长股道有效长、加大曲线半径、降低限制坡度、个别区间修建复线等;运输组织方面:利用上行排空采取不成对运行图、列车动能闯坡、补机推送、压缩线路维修“天窗”等;铁路运输专业教科书中所探讨的既有线扩能提效措施在福建省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鹰厦线进行电气化改造,这也是既有线扩能提效的最后“一招棋”.
本篇论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25392.html
2福建铁路运输网络建设规划及其相应运输能力
电气化改造后,运输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运能供给与运量需求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新建铁路,尤其是打通新的进出省通道已迫在眉睫.
2.1路网建设规划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福建省开始着手新建铁路,发展前景令人振奋,相继开通横南、梅坎两条进出省通道,并延建了漳泉肖铁路.2005年又修通了赣龙铁路,进出省通道达到4个,总营业里程达到1630公里.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温福、福厦、厦深、龙厦及向莆铁路有望在2011年前全部建成,届时,福建铁路运输网络初具规模,总营业里程近2800公里,外部共有7个均衡分布的通道,网络内部形成闭合环状,具有较强的通达性.
根据《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按照新一轮建设规划,含已建、在建和将建的铁路在内,5~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形成一个4800公里的布局完善、设施先进、国际一流的铁路网.福建省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到2018年路网密度将达到400公里/万平方公里,大大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尽管同世界铁路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已超出中等发达国家近期的水平,如表1所示.
注:数据参考2005年第5期《铁道知识》
2.2路网运输能力
2.2.1路网规模.路网规模是通过线路营业里程来具体数量化,复线、多线铁路在统计营业里程时,比照单线铁路只计算一条.营业里程的增加对铁路运输能力具有双重效果,静态上看,在相同的运输密度(吨公里/公里)下,运输能力随营业里程同比增加;
铁路运输方面论文范文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铁路运输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学年论文、在职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7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2.2.2路网质量.体现路网质量的因素包括复线率(或多线铁路)、电气化率、网络内线路布局的合理性以及点线(枢纽站与线路)能力协调等.其中复线率与电气化率是最基本的两大要素.①复线率指复线部分占总营业里程的比例,按保守的行车组织方式,以8分钟追踪间隔,每昼夜行车量的理论值(不考虑维修“天窗”及不同速度列车的相互影响)可达180对,如按6分钟追踪间隔则为240对,而一条单线铁路通过能力的理论值一般在30~45对之间.考虑新建线路技术等级高、牵引定数大,正在修建的向莆铁路其预期输送能力相当现有鹰厦铁路的8~10倍.
②电气化率指电气化部分占总营业里程的比例,目前普遍使用的三种牵引动力,电力、内燃、蒸汽机车其牵引能力的大致比例为3:2:1.福建省境内新建铁路均采用Ⅰ级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加上对部分既有线进行双线电气化改造,预计到2018年,福建铁路网络不仅规模大、布局合理,而且质量高,复线、电化率均超过70%.同1998年前相比,虽然路网规模只是当时的4倍,但路网质量已发生质的飞跃,且网络外部通道从一个增加到9个.综合以上初步匡算的结果,网络未来的输送能力在满负荷状态下,至少相当于1998年的40倍,这并非凭空想象,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2.3点线能力协调
以上分析得出的网络输送能力仅仅是针对线路而言,铁路运输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车站、站场、机车、车辆、装卸机具、仓储、行车组织水平等都制约最终输送能力的确定.鉴于线路、车站、站场属基础性设施,占铁路运输企业总资产的65%左右,因此,点线能力协调是考虑的重中之重.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充,网络上节点(多线交汇处)数量急剧增加,列车运行径路、车流去向结构更为复杂,不同方向到发列车相互间的交叉干扰以及大量有调中转折角车流直接影响节点的畅通.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平、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地区今后都是几条主要干线的汇合点,应当根据车流量的增长情况适时对节点扩建,完善疏解联络线,形成通畅的地区性枢纽.除此之外,对沿海港口港前车站、联结港区的支线也应及时修建,实现水陆联运的“无缝衔接”,保证铁路网络运输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3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铁路运力供给的动态关系
根据《2007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60.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8:49.1:39.1调整为11.3:49.2:39.5.目前福建省生产总值在东部沿海省份排名倒数第一,不足邻省广东的三分之一,浙江的二分之一.尽管如此,国内有经济学家根据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和区域轮回效应,曾大胆预言:今后三十年,福建省区域经济将持续处于高位发展势头,并成为带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般规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离开强大的工业物质基础,去追求信息、知识经济是不切实际的.目前福建省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预计将持续到2028年,期间重化工业与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产业将出现并存的局面,同时,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全面实现,福建省将成为全国性重要货物集散地和客流中转站,要求铁路有充足的运力,满足大量大宗货物和务工、探亲访友、商务、旅游人员
铁路运输方面论文范文,与福建省境内区域铁路运输网络综合评价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