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刺绣相关论文格式,关于芒拉夏朵戎睦藏族刺绣的民族文化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刺绣及绘画艺术及人文地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刺绣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芒拉是青海安多藏族对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的藏语称呼.本文主要以芒拉夏朵乡(byamdo,汉语叫沙沟乡)戎哇(即农耕者rongba)刺绣为个案调查研究对象,旨在以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直观的藏族刺绣本体研究,分析其内在的文化底蕴,纪录濒危的物质的非物质文化.
关 键 词:芒拉;戎哇;藏族;刺绣
中图分类号:C958.1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3-0100-03
“文化指一个历史上传递下来的具体表现于象征的意义模式,而象征是一个继承下来的人们用以交往、延续和发展有关人生知识和对人生的态度的概念系统.”藏族刺绣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刺绣派别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是藏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藏族刺绣的主体多存在于安多(Amdo)藏区,如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河湟谷地和川西高原.但也零散见于卫藏(dbusgtsang)地区,如江孜、洛扎、浪卡子、措美、当雄、安多县一带的藏族妇女的传统服饰上就有刺绣的装饰.藏族刺绣在服饰上的表现在《格萨尔王传》中也有描述,在《格萨尔王传》中描绘美女郎萨时说:“她穿着绣有金龙的黑绒长袍,用珊瑚般的红狐皮作为衣领,用海螺般猞猁皮镶着长边,用黑色水獭皮滚着小边,腰束着彩虹般的绸带,配合得十分和谐美观.等”从这段形象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推断“绣“这个技艺在藏地的盛行,而且在服饰中的表现已经很普遍且较为成熟.
关于“藏绣”这个概念的界定,笔者翻阅文献,采访手工艺人,发现并不能轻易地将其道出个究竟,它是一种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形式.想要清晰的说出什么是“藏绣”并非容易.藏学界本身对民俗的研究相对匮乏,史学更是如此.我们只能大概地理解为“藏绣”是藏民族在长期的农耕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刺绣工艺形式,它体现在生活中,体现在藏传佛教文化中,它更是一门艺术.
据调查,芒拉藏族刺绣主要分布在历史上的“芒巴夏”(mang’ba’bva)地区,今夏朵(byamdo)、茫拉(mangra)等地.该部落地处黄河支流下游的河谷,海拔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便于灌溉.从本世纪初开始化隆、尖扎、循化等地的农民陆续迁居芒巴夏地区,耕荒种田,逐渐发展成为农业区.芒拉地区的拉乙亥遗址和宗日遗址曾出土骨针等遗物,宗日遗址出土的骨针尤为细小,这也许可以断定当时该地区就已经有刺绣工艺的雏形了.
一、芒拉人文地理生境
“芒拉”是青海安多藏族对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的藏语称呼,并不是指现贵南县茫拉乡.人们取当地藏语固有地名“芒巴夏松”(mang’ba’bya)一词中的“芒”字而得名.芒拉古为羌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境内拉乙亥有以细石器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约七千年.芒拉属共和盆地,地处黄河谷地、芒拉河谷地及滩地、高山,平均海拔3100米.南部高山连绵,中部为滩地,西北部为黄河谷地.黄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西北,还有芒拉、夏朵河等河流.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山地、滩地、谷地错落分布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芒拉半农半牧的经济格局.
夏朵乡“夏朵”系藏语译音,“夏”指“禽类”:“朵”意为“沟口”.全称意为“禽类沟”.翻夏朵乡汉语叫沙沟乡,意为多沙之沟.夏朵乡位于贵南县北部,总面积424.67平方公里.乡境东南部与过马营镇接壤.西南部邻木格滩与芒拉乡为邻,西北部与龙羊峡库区相连.沙沟乡政府驻地郭仁多村,距县城有105公里,境内有沙沟河,流经沙沟全乡长106公里.沙沟乡地处沙沟河河谷地带,平均海拔2600米左右.
据零星史料记载,1982年-1898年间,化隆县甘都一带群众迁入沙沟定居,并世代繁衍至今,形成各村落.解放前,该地区大部分为白佛(夏茸尕布)领地,其中洛合相、赛什塘、石乃亥、尕巴为赛智尔活佛领地.1957年前属同德县辖,1958年划归贵南县汪什科、拉乙亥组成沙沟人民公社,1965年改称乡.贵南县沙沟河流域、芒拉曲河流域以及黄河沿岸地带气候温和,地势较低,灌溉便利,适宜农群,解放前即有藏、回、汉族农民来这里开垦,兼营农牧,形成小块农业区.这里的藏族农民主要来自化隆、尖扎、循化等地,所以许多村庄的名字与化隆、尖扎的村庄相同.这一地区与同德县的巴曲河流域农业区藏族合称为“芒巴夏松”地区.解放以后在沙沟河中上游设洛河乡,在沙沟河下游设德芒乡(这两个乡现合并为沙沟乡).
笔者于2011年7月到2012年3月先后两次前往夏朵乡进行田野调查工作,期间也采访了个别从事辫套制作的妇女,得知在贵南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下,启动了名为《贵南藏绣》的项目,并申请到了第二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7年5月25日公布:37Ⅶ-3贵南藏绣.芒巴夏松地区作为藏区著名的藏绣主要分布区,芒拉被称为“藏绣之乡”,也所谓实至名归.
二、芒拉戎哇刺绣的田野考察
民族刺绣符号文化不仅仅是在简单地模拟大自然以及日常生活外形,而是将现实中的对象加以提炼,把各种纹样作为表达审美情感和文化的视觉信息符号,用以展示本民族社会文化信息和人的审美情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意蕴.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氏族历史等不同,其刺绣纹样所传达的符号与象征意义也均不相同.藏族是个善于装饰生活的民族,对美的事物一向能用自己的审美观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于外界.芒拉藏绣不仅反映出了藏民族的生活情趣,又与生命礼俗息息相关,华丽的表象下流露着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它的功能性不仅仅存在于民俗用品中,更体现在一种信仰的精神层面上.刺绣纹样的类型繁多,归结起来无外乎自然崇拜和信仰崇拜,是吉祥观念的物化形式,是审美观念的集中表现.
(一)服饰中刺绣的运用
芒拉戎哇的藏族服饰在安多闻名遐迩.这主要还是因为服饰上的刺绣令其夺目生辉.藏族服饰中的刺绣主要体现在发饰、腰饰.
1.发饰——嘉隆(skyalung)
女子待长到17、19岁时,要进行成人礼,即“戴天头”.一般从头顶正中间纵向将头发一分为二,至中间顶骨处再向两侧横向挑分成椭圆形,将这部分头发梳为一根辫子,这根辫子藏语叫“拉哇”(ralba),剩下的头发从拉哇的底下纵向分开辫成数根辫子,据当地妇女讲这分为两部分的头发辫成数根发辫,发辫的数量两边不能一样,发辫辫到尾部时加以黑线辫至尾端固定以便不散开.辫套结构:拉哇上面的发饰是娘家准备的嫁妆叫“拉西”(ralshubs),传统的拉西是成梯形的,长约100cm、宽约6-8cm的梯形,由黑、蓝、红三色布块衔接而成的饰品.五、六十年代布料多为条绒,现在多选择缎面.黑色布块是装拉哇的发套,长约30cm,顶端10cm处缝有水滴状红色布块,开口处缝有铜扣或银扣,佩戴时将头发装进发套内固定,当地藏语称此装饰为“纽”(myg),即眼睛的意思.中间蓝色布块约为10cm,一般上面没有任何装饰,比较素雅.最后红色布块,约为35cm,底部15cm处又缝有一块用“给勾”(gosskud),即丝线,绣有牡丹花、石榴花、莲花、绿叶等图案的贴绣绣片.下面开口向内套缝进去一块缝有长约30cm红色穗子的蓝色布块部分叫“嘉拉”(cala),以便增加质感,佩戴时垂至脚跟处,红穗子随着婀娜的步伐荡来荡去,极其优美.
除了拉西,拉西两边两部分数根发辫辫梢相连的发饰,藏语叫“嘉隆”,当地有传说是照着彩虹的样子做的,也有老人说是由背水的工具“给旦”(skedstan)演变而来.嘉隆成梯形(顶部稍有弧度,具美感)分别在拉西两侧成双,先由旧衣服或条绒碎布用“乎其”(bagchu即面糊)粘好的厚约6-7层布外用新红棉布缝包住,做成长约105cm,宽约16cm的辫套雏形,上面由四块绣片缝接组成.顶端绣片在黑色绒布发套上,长约15cm,佩戴时将已分的两部分
刺绣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芒拉夏朵戎睦藏族刺绣的民族文化学相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