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古代如何倒卖“大学文凭”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国子监及国家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距离2012年的“高考”还有不到两月的时间,某些考生家长、特别是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家长已开始紧张“运作”了,妄图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地下招生班”走上一条求学的“阳关大道”.
姑且不论这是不是海市蜃楼,单说在古代,倒卖招生指标、出售上大学机会,倒是一项十分兴隆的“业务”,买卖两旺.与今天的“私倒”、“暗倒”情形不同,在古代很多时候与买官卖官一样,是政府行为,系正宗的“官倒”.
古代大学毕业生“包当官”
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
真正把大学叫“大学”的,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当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的前身.
与大学不叫“大学”一样,中国古代的大学生也不称为“大学生”.以明代称谓来说,通称“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监生”,学生可享受“助学金”,由国家财政支出,因为是用于学生改善伙食,故称为“廪膳”.
国子监是朝廷的中央宫学,用现代人的话说,它是中国古代的国家级重点大学,学生比现在博士的水平还高,其学术地位远胜于今国务院“211工程”中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现在的大学生连个工作都难找,但国子监的毕业生可没这担心,不仅包分配工作,很多时候还“包当官”.明代便规定,“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换句话说,上了国子监就能当官,上不了便别想往上爬.
试想,“包当官”的大学谁不想读?所谓“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大概就是这原因吧!
明朝也有国立重点大学
上大学的好处多,但上大学得凭成绩,要考,古今一理.没有成绩,如果有一个不凡的家庭背景,有当大官的老爸、太子党的身份,也可以,特招嘛.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是不是没门了?也不是,但前提条件得有钱――买个入学名额.这便是现在大家常说的“花钱上大学”.
古时的入学名额叫“员”,生员就是这意思,即今“招生指标”.所谓花钱上大学,就是购买到这种招生指标.招生指标并不是每个朝代都买卖的,最疯狂的年代,是明朝.明朝廷曾经明码标价,以收取“赞助费”的方式,公开出售招生指标,这种行为叫“官倒”.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是布衣出身,无文凭缺学位,但却很重视教育.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时全国尚未统一,朱元璋便在应天府(今南京市)的集庆路附近开办了明朝第一所国立重点大学――国子学;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又及时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全国统考”(乡试).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三月国子学改称“国子监”.明成祖朱棣夺位后,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于是明朝有了两所国立重点大学,即南京国子监(或“南雍”)和“北京国子监”(或“北雍”).南雍和北雍,可以看成是明朝的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
国子监是古代出“贤人”的地方,现在南京、北京的明国子监遗址附近都有“成贤街”就是这原因,招生指标是不应该成为商品的.但是随着国力下降,中央财政严重亏空,朝廷急于搞钱,便开始“教育乱收费”了:凡想上大学、到国子监读书者,不论成绩优劣,不问家庭出身,“军民子弟”只要肯出“赞助费”,就发给“录取通知书”!有意思的是,明朝时收取的赞助费不要现金,只收当时短缺的粮食或是马匹等.
这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710568.html
明代宗朱祁钰首卖“指标”
明代的“招生新政”,出现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力主实施的,竟然是当朝的皇帝、史称代宗的朱祁钰.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继位前封为王.这皇位本来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大哥朱祁镇御驾亲征侵犯北方边境的蒙古瓦剌部落遭生俘,天上掉馅饼砸到朱祁钰的头上,当上了“代理皇帝”.但当时边境战事远未结束,军费开支庞大,中央财政却入不敷出,搞钱成了朱祁钰的当务之急!从哪搞钱?臣僚给朱祁钰开出的妙方之一是,“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这话什么意思?就是给国家多上缴粮食,便能获得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这个口子一开,包括重新坐上龙椅的朱祁镇在内,后来的皇帝差不多都学着干过,国库一没钱,边防粮饷一没着落,地方一闹饥荒,就会这样干.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南京及周边大闹饥荒,时当地主政官员便上书北京,要卖“南大”的招生指标创收.
明朝进国子监需“米八百石”
与现在“私倒”,或者说“暗倒”招生指标不同,由于是“官倒”,明朝的招生指标交易很透明,实行“全国统一价”.那么,当时买个大学上上,要花多少钱?
据《明史食货志二》上的数据,要想获得国子监的入学资格,景泰年间(公元1449-1457年)最高的要8
大学生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上面这价格是有“学籍”的,如果不在乎学籍,只当旁听生镀镀金,或是插班生、肄业生什么的,可以享受“优惠价”.以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的标准为例,每个指标需缴纳20匹马.
景泰年间的赞助费算是最高了,800石米的标准是怎么定下的?原来这是“买方”主动出的价钱.时山东临清县,伍铭等几个在县学(类似于今县重点中学或地方专科学校)读书的学生想“专升本”(大概这意思吧),提出愿意缴纳800石米,求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4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二品官员不够一个“入学指标”
这样的入学赞助费,在当时算不算高?看看下面的分析,就会明白.
明朝乱收费除了教育领域,司法方面也很糟糕.据《明史食货志二》记载,朱祁钰的父亲朱瞻基(明宣宗)当皇帝期间,可以花钱赎罪,行情是普通死刑犯免死,需60石米;流放的犯人,需40石米.简单对比便可看出,明朝时花钱上大学,比“捞人”的成本还要高,以“米百石”的低标准来算,也要高出40石.
进一步分析,明朝时米1石等于120明斤,100石就等于12000明斤.明斤比现代斤要重,大约1比1.18,这样一换算,明朝100石米便是现代的14160斤.
以当下(2012年2月中旬)普通大米每斤零售价2.50元的行情来算,明朝100石米能卖35400元人民币;即便以最高赞助费800石米来算,也不过28.32万元人民币.
表面上看,明朝“花钱上大学”花的并不多,但古代家长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当时正常年景下单季稻1亩地产量仅在2石左右,不到300斤,一斤稻谷只能出0.7至0.8斤米;而现在,每亩产量已达1500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则创造了亩产1800斤.
依
大学生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古代如何倒卖“大学文凭”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