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封面论文发表,关于20年封面解读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封面及杂志及残疾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封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追寻一本杂志的发展踪迹,选择其封面无疑是个绝佳的视点.封面作为杂志的“门面”,首先就凸现了这本杂志唯一性的身份指征,她于期刊之林中的特有的生存意义和个性张扬,而杂志人的全部编辑理念及杂志本身的全部内涵,都在一个封面中得到浓缩的、充分的呈现.撷取这20年中《中国残疾人》杂志的若干封面,正可以观照她的发展历程,其中颇多玩味之处.
1989.1
创刊号,当然必须一提.现在已无法想象当时的编辑者们怎样在无数个选择中择定了这个封面,据当时的美术编辑贺敏忠说,他们主要是倾心于画面正中那个大大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嘛”.其实这只是一个直观的浅层寓意,我们能够从中读出的东西更多――其一:唯美的倾向.也许是对于“残疾”的敏感甚或是反动,编辑们刻意用这种“完美”来冲淡与调和那种“残缺”,而且,这种唯美倾向的风格贯穿了杂志最初数年的封面.其二,简洁的构成.也许一本初创的杂志所欲过多,且残疾人事业本身千头万绪,所以干脆化繁为简:一条刊名(为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所书,表明了杂志鲜明的政治取向)和它的英文标识,再加一张完整的图片而已.没有过于繁琐的切割或叠加,没有故意的强调或提示(如要目之类),简洁的构成也许反而涵盖了更多的未尽之意.其三,温暖的色调.这也是贯穿杂志初创数年的一种基准色调,正如本期刊发的朴方同志的主文章《为春天的事业而耕耘》,也正如她的姊妹刊《三月风》的刊名寓意,春天正在复苏的温暖,正是这个事业和这本杂志的现实写照与未来期许.
1990.9
依然延续了那种唯美倾向的风格,但明显增强了封面图片的事件指向性,包括封面要目的添加.尽管在图片与要目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但在那个时间采用这张体育题材的图片,很容易提醒人们当时国家的第一大事:在我国举办的正在进行中的第11届亚运会.在唯美中糅合现实元素,成为这一年杂志封面的主旋律.
1991.1
本期的封面图片其实没有更多好说的,我们关注的是封面要目的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保障法》于1990年12月28日由人大会议通过,而1991年第1期杂志就给予了较充分的报道,包括了《保障法》全部文本的刊发、特约评论员文章、对全国人大法工委有关负责人的专访等,这在当时能够达到的出刊节奏下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奇迹.至于封面图片编辑们当然也有所考虑,在那种唯美风格的虚化氛围里,可以展开我们对《保障法》颁布实施后的美好想象.作为不那么“虚化”的补偿,在《保障法》正式实施的5月第5期杂志,刊登了一张非常写实的封面图片,并特意用图片说明指证:热烈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诞生.
1991.7
这才是当时所能达到的正常的出刊节奏:第7期杂志实际上说的是5月的事.就像杂志内文中的一段话所概括的:这个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的第一个月,全国性表彰残疾人“自强模范”的第一次,法定“全国助残日”的第一个.所以,选择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接见第一次全国“助残”、“自强”表彰大会的代表这张图片作为封面就理所当然了.只是,作为这么红火的5月的这么重要的主打文章《难忘的五月》,却只放置在封面右下一隅,不能不说是本期封面的一个缺憾.
1992.1
记得就在数月前,为庆祝中国残联成立20周年,《三月风》杂志准备了一期封面图片,画面就是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向远方,封面大题拟为“人道主义拓荒者”,最后几经斟酌反复征求领导意见小心翼翼地终于还是发了.这次翻看《中国残疾人》20年的封面,居然就在本期封面上赫然看到了这个要目:《邓朴方――大陆人道主义的拓荒者》,检索内文,作者是美籍华裔政治评论家、电视评论家阮次山先生.这真令笔者极为震撼!阮次山先生今天是更为著名了,但我们竟遗忘了他在17年前就发出了这振臂一呼!或许我们还可自诩为“英雄所见略同”,但扪心自问,经历了17年的时间之河,我们究竟游出多远?人道主义之路真的就那样笔直?至于本期的封面图片,3年的风格一以贯之,唯美的构图中氤氲着一种“拓荒”的气息.
1993.7
自本年起,杂志的封面稍有变化:依然唯美,却开始倾向于花花草草,于是整体上显得有些纤细;刊名字号缩小了,并移至左下方(这应该归于政治气候的变化,杨尚昆同志正逐渐淡出中国政坛),但也造成封面布局上头重脚轻.本期封面相比较而言还算是大气的,葱茏的绿色占据了大半的版面,甚至要目下面也铺以相称的颜色.期号在右下角以斜三角的形式出现,算是本年封面设计上的一点时尚的亮色.其实本期封面值得一提的,倒是要目第三行的几个小字:我的“爱心”,作者钱钢(其最著名的作品为《唐山大地震》),栏目叫“作家爱心”.这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标志:自本期起,一个延续了数年、囊括了数十位如王蒙等等当时的一流、一线作家的品牌栏目正式诞生.这是一个局外人难以想象的浩大工程,居然能够完成令人为之浩叹.责任编辑叫晨霁,本名陈淑兰,一位勤勤恳恳的老大姐.在此,顺便向这些前辈的优秀编辑致以崇高的敬意!
1993.11
翻看这些已经略显陈旧的封面时,我经常被那些前辈编辑的历史般沧桑的执著所感动,比如本年的“花花草草”们居然就顽强地蔓延了一年,本期是个唯一的例外:当然,内容决定形式.一代会时杂志尚未创刊,二代会自然要着重体现,10月份发生的事在11期就见刊也算加速度了.只是那么一张宏大场面的图片压在上面,杨尚昆同志的题词就更显局促了.
1994.10
但首先要说一下之前的第8期.花花草草继续长到了本年,整体设计没有太大改变,刊名略往上提靠近腰线,期号摆布又回归本分.但编辑们已经在想办法让迟缓的出刊节奏加速,像第六届“远南”运动会这样的头等大事,8月份的正日子怎么样在第8期杂志上也要有所动静,于是几行大字就压到了有点弱不禁风的椰枝上,好在有温暖的色调烘托还不太显突兀.于是到了两个月后正常出刊的正日子就不“花草”了,一张绝对专业的新闻图片特立而出.
1995.11
本年的封面图片还是以景物摄影为主,只是景物主体颇为庞杂了:有枝桠依旧横斜的,有类似本期这种山水的,也有若干人文景观.最显著的变化倒是刊名的字体,由“杨”体变成了规规矩矩的印刷体.这其中自有上文提到的“政治气候”的原因,但我更愿意理解为我们编辑自身和编辑思路的逐渐成熟与自信,方方正正的印刷体正可以以不
关于封面论文范文集,与20年封面解读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