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中数学类发表论文,关于原教学大纲与新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中数学及高中数学教学及数学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中数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中,笔者对原教学大纲《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1996年)和新高中数学课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进行了比较,对它们之间的不同和变革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原教学大纲和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对比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当前数学课程现状提供帮助,有助于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以便于我们为未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或制定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 键 词: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大纲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
关于高中数学类论文范文素材
1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比较
1.1提高抽象概括、空间想像、推理论证等能力
提高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是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使用的地方并不仅仅局限在数学学习中,这些知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应用也是十分广泛和必需的,随着人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这些能力已将逐渐成为了人们交往的一种基本素养.
1.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数学表达交流能力
新高中数学课程就对学生数学能力有了进一步要求,要求哎数学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交流需要表达,而数学交流就将信息和情感以数学语言传递出去.因为学生们在进行数学交流时离不开对数学符号和语言的使用,因此这对于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能力培养除了能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外,还能扩展和丰富他们的思维和知识[1].
1.3在数学课程中培育态度、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精神情感层次的培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这也是我们进行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一直以来,“如果学生各门学科成绩都优秀,便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新课程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详细的整合.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分别为技能与知识、方法与过程、态度与情感价值观.由此可见,在数学课程中加强对学生态度和价值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1.4引导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
笔者认为以初中的知识为前提,在进入高中的开始阶段向学生介绍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很少涉及到思想方法这个数学名词,到了高中就完全可以向学生明确化.根据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以例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总结思想方法,因为学生对初中的数学知识已深刻掌握了,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教师要做的只是将用同一种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去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到的共性,而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各种思想方法的主题思想.例题要经典,能让学生很快抓住关键点,体现这一种思想方法的优势.
2课程结构及内容的比较及分析
2.1涵盖知识点及教学难度的比较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高中数学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学院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1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是始终跟随现代文化发展方向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数学大纲中只包含三角部分、几何以及代数等部分内容,随着现代文化的不短深入发展,逐渐出现了概率统计、逻辑代数初步、微积分初步以及向量等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到了2003年,算法初步也被加入到高中数学课程内同中来.这些进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重重困难考验,在反复曲折中发展起来的[2].高中数学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体系相对而言一直还是比较稳定的,尽管经历了几次课程改革,也将起初一些繁杂且用处较小的知识点删除了,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结构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变.例如函数部分的内容、线面关系、圆锥曲线以及直线和圆形等内容就一直被保存了下来,并留存至今.总的来说,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一直以降低难度为主要改革方向,教学难度一直在不断被降低.很多繁杂不常用的定量和公式等都已经被删除,对于一些繁琐的计算与证明也被逐渐摒弃,这些变化都给学生了减轻了不少负担,也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
2.2原大纲与新课程中教学设计理念的比较
考虑到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喜好偏爱,因此,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将学生的兴趣考虑进去,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往往更容易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圆锥曲线知识教学中,可以利用凹凸镜、行星运行轨迹来说明圆锥曲线的应用和意义.关于习题设计的问题,可以再每小节后设置一些习题,供教师布置选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后进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总而言之,教材的编排必须更加严格地遵循“以人为本”思想,以体现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最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3新课程与原大纲在课程评价上的比较
首要的,两者在评价目的上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更重视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以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数学能力的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认为在对数学教学进行评估和测试时,不应当仅仅依靠成绩,还必须把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有没有帮助作为参看依据.评价的目的也由单纯的区分逐渐向改善转变,对学生进行的数学课程的评价不应该作为终结性判断,而应该成为对后阶段教学的一种手段.除了评价目标变化了之外,评价内容也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刻,新课程提出的对数学课程的评价,除了包含基本知识评价外还应当包含对基本技能的评价,即加强对学生综合应用数学能力的考察[3].此外,评价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包括多次评价、自评、互评等方法,评价主体也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向师生互评转变,这样更便于教师全面地去了解每个学生.
该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164301.html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沿革[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5):34-36
[2]张丽华,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传承与变迁[J],科技风,2011(9):186-188
[3]孔凡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初中数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于高中数学类论文范文素材,与原教学大纲与新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