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地理知识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地理知识及地理学科教学及地理学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地理知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教育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力,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最大的创造力.其中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培养学的的形象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中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的大学毕业论文范文](http://img9.makepolo.net/images/formals/medium_img/product/13/626/medium_3_a41dae52ebe0d9ce4e700b73d185fa49.jpg
)
关于地理知识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它们都为教学中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
三、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水产业和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水产品的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所保护的珍稀动物,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在所难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利用温州地处东海之滨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所吃过、见过或了解的鱼类,再把这些鱼类按生活在淡水或海洋进行分类,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把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与国内的旅游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这种潜意识去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成了他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效果自然也不同凡响.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的新发现证实: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人类储存在脑内的潜能惊人,平常只运用到潜能资源的10%.美国着名心理学家乔瑟夫·摩苏博士说:“人的潜意识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一小部分是意识,而潜意识隐藏在水下大部分.等人只要适当地加以运用,记忆就变得十分轻松.”
怎么写地理知识本科论文的参考文献
播放:31308次 评论:5855人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地理知识的论文范文素材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6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该文url: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590103.html
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热情,可以从邮票、旅游、动物世界等多种角度进行切入,以充分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特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设计,以定向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会犯单向性思维的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他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有“蓦然回首”之功效.如:有学生问:“老师,你曾说过南海诸岛中,岛屿都很小,而且尽是珊瑚礁”,“这样的岛还值得保卫吗”?问题提得很幼稚,但很实际.因此教师仅从岛屿本身去解释是很难有说服力的.但如果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根据“海洋法公约”岛屿拥有与大陆一样的权利.可以围绕岛屿划定其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等各类管辖海域.据海洋学家测算,一个面积为2平方千米的小岛,从围绕该岛的领海基线起划定宽度为12海里的领海,则该小岛即可拥有面积为40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此外还有12海里的毗连区及从领海基线起算宽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可想而知,为什么不能放弃哪怕是再小的看似毫无价值的孤岛了.象这样把审视问题的角度进行变换而使问题变得明了,极易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拓宽,思维也逐步地从具体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无论是从思维的模式、方法或就其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都有一定的影响,这里借用某位名人的话说:“庸师向人奉送真理,名师则使人发现真理”.“送鱼”固然鲜美可口,但终究是暂时的,而“赠网”才是永久的,它促使你学会怎样捕鱼,并将受益终身.
关于地理知识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