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人际关系论文网,关于腐败现象的社会心理学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人际关系及心理素质及犯罪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人际关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腐败是当前较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从社会心理角度透视腐败现象,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及泛滥的原因.腐败心理的形成是腐败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和转化的结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部分质变到心理结构总体质变的过程.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人际关系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学年论文、学年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0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关 键 词腐败现象社会心理学分析心理救治
中图分类号:D926.2文献标识码:A
1产生腐败的社会心理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性的全面张扬和“解放”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一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动因.腐败从心理上说,其根本原因还是人性的非善良因素的恶性膨胀.心理的形成,既不是与生俱来、后天无法改变的,也不是完全由客观环境决定、个人无力抗拒的.它是腐败主体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转化的结果.外在诱因包括微观社会环境,即与腐败主体在各个方面保持着长期而密切联系的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观社会环境,即以腐败主体的交际圈为范围,包括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同乡、邻居等;宏观社会环境,指一定时期的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比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风气不正,监督机制乏力,使得少数腐败分子得不到及时查处,即使查处了也是不痛不痒,有的甚至边查处边升官;而一些清正廉洁的干部却往往吃不开,被斥为没本事.
如何写人际关系学位论文
播放:22740次 评论:4169人
本文url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390688.html
1.1贪婪心理
有些人从小打小闹开始,贪污受贿达到一定数额后,贪欲已无法控制,有的受贿多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仍感到不满足,聚敛金钱已成为一种习惯性心理.违纪违法金额高达100多万元的浙江省台州市原市长孙某一次收受一笔美元后,竟与妻子两人坐在床上一张张地数着、欣赏着.
1.2失衡心理
许多现职领导干部认为收入与贡献不相符,有的甚至与企业主、大款、外商、发达国家公务员盲目攀比,心态严重失衡,认为通过手中权力谋取一定利益“是合情合理的”,尤其是一些过去曾取得过“政绩”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得到的太少而失去的太多,想趁自己还有职有权时捞一把.
1.3集体安全心理
在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犯罪案件中,串案、窝案越来越多,关联犯罪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参与串案、窝案的腐败
关于人际关系论文范文集
1.4侥幸心理
一些人在腐败犯罪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法不责众,东窗事发者是倒霉,撞在枪口上了,或者“大意失荆州”.相当一部分犯法犯罪的领导干部自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组织不知,群众不知,风险小,保险系数大.一旦事发被查处,不从内心反省忏悔,而是自认倒霉.
1.5消极从众心理
随波逐流是引发腐败较为普遍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处在中层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在集体腐败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腐败的危险性,主观上并不想参与,但因种种利害关系,“无可奈何”,混迹于腐败分子之中,同流合污.一些行贿者在给某些领导班子成员送红包时,一旦遇到拒收者,就声明“其他领导都收了,就看你的了”,拒收者往往因担心班子其他成员对自己不信任,只好随大流.
1.6尊敬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送礼的方式来表示尊敬.这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本无可非议.但一旦这种活动介入政治生活,界限就模糊了.如果拿国家、集体的钱财来表示尊敬,就不是一般的送礼问题了;即使拿个人自己的钱财来对领导干部表示敬意,弄得不好也会形成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甚至违纪违法.
1.7寻求保护的心理
行贿者的基本动机是寻求保护和支持,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一些行贿者或为了寻找靠山,背靠大树好乘凉,或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以求出人头地.“怕吃亏”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原本靠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干出了一定的成绩,但看到那些跑得勤、送得多的平庸之辈比自己升得快,心中失望,于是也耐不住寂寞,加入跑官买官者的行列.
2腐败的社会心理救治
腐败个体的心理历程,大都有一个从启蒙、试探到被动参与再到主动出击甚至疯狂的渐进过程.在启蒙阶段,每个腐败分子都有无形或有形的“引路人”,耳濡目染,由看不惯到渐渐习以为常.在试探与被动参与阶段,由于有人试图用不正当手段来交换他的权力,千方百计与他“联络感情”,其计之巧,简直令人防不胜防.他也被动地参与一些请客受礼或收受少量金额,大打“擦边球”.当然他内心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的,但只要一直“平安无事”,则慢慢心安理得,甚至不如此反而不习惯了.这是一种心理的适应过程,一旦适应,就会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模式因此,进行心理教育和救治,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信念、能力、性格等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对防治腐败十分重要.
2.1理想信念救治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正确性的确认.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持久的活动动机.我国国家公职人员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确信.人一旦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发生怀疑和动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精神支柱,就可能以物质上的满足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持久、扎实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深化理论,提高认识,以坚定公职人员的崇高理想信念.为重实效,理论学习必须抓紧、抓实、抓牢,要正规化、制度化、定时定点定人集中学习.要将政治理论水平的考核作为公职人员晋升、评职、奖励的硬指标,要改变理论学习形式化、业余化、不稳定化的缺点,使其牢固树立公仆观念,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发扬民主、主持公道、廉洁奉公、勤政敬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2.2品格意志磨砺
品格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并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其作用在于促进个体完成行为动机的斗争.如何处理行为的动机斗争,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意志水平.品格高、意志强的人解决动机斗争的原则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强的品格意志是抵抗不良行为的重要心理屏障.心理学家范德尔(Funder)研究发现,抗诱惑力的强弱与性格特质有关.抗诱惑力强,其性格特质主要有慎重、注意、理智、合作、专心,由此可见,在塑造公职人员的性格时,要注重培养其积极的性格特征,以明确其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英勇、镇定、纪律性等,从而增强其抗诱惑力.
2.3自我教育复苏
自我教育是一种对自己品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教育方法.其心理基础是心理素质中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成熟.它具有自觉性、自主性、自教性、内控性等特点.是以高扬主体自律精神来塑造完善自我,在反腐倡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公职人员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就是自我教育力度不够.自我教育的复苏,是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公职人员的自我教育包括:自重,即尊重自己人格,珍惜自己名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坚持为“官”之德,掌权为公,服务于民;自省,即按照社会要求或模范人物的言行经常进行理性反思;自知,即严格解剖评价自己,发扬优点长
关于人际关系论文范文集,与腐败现象的社会心理学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