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心理学有关论文怎么写,关于银幕上的心理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学及统计学及认知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电影于一八九五年发明,一八九六年就传人中国上海,最早叫作“电光影戏”.《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总觉得用来描述电影恰如其分,有人亦将最后一字连起来倒读,便是“观电影法”,十分机巧.电影的画面由一帧一帧图像组成,而映入人眼中却是动态,这其中便涉及到复杂的心理过程,将连续播放的静态图片转换成动态的,正是我们的感知过程,它将不连贯的部分补充,变为连贯的运动.这奇妙的过程,使银幕之上的人生变为可能.银幕之上的电光幻影,虚构的悲欢离合,无数个架空的世界,在我们的感知之中生长起来,与现实对照,产生共鸣,一门伟大的艺术从此诞生.
心理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正因为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状态,所以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与心理学联系起来.如今在电影以及电视剧里的心理学应用越来越多,随着时代变迁和更多研究成果的出现,这些应用也越来越有趣好看,有一些甚至十分严谨,有科学依据,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潜意识与梦
从历史上来说,精神分析学派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文学和艺术家就深深迷恋这一学说.比如说萨尔瓦多达利,他的画作都是超现实的梦境,如果你细看这些画作,会看出他对精神分析学的迷恋――潜意识、梦、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诡谲出现的大量抽屉代表的就是隐藏的欲望.后来也有很多影视作品用到这些概念,比如说早期的神片《穆赫兰道》――未看之前我一直以为这个名字是一个人名,后来看了电影,才知道说的是好莱坞的一条道路,上次去洛杉矶还在这条路上走了好几次.《穆赫兰道》和《去年夏天在马里昂巴德》并列我看过的最云里雾里的片子之首,当然前者还有纹理可循,仔细看能看出女主角在梦中与现实中真实处境的对照.这部片子就像是《梦的解析》的一场银幕注释,讲述隐藏压抑的欲望是如何在梦境或者说幻觉中得到实现的,每一处细节都有其在现实中的对照和深意.
关于潜意识和梦境的片子很多,前几年大热的《盗梦空间》就是一个例子.电影之中主角要潜入他人的思维创造梦境,用来偷盗秘密,或者植入一个念头,影片的名字“Inception”便是这样而来,意为源起或奠基.《盗梦空间》里面最有趣的概念是梦境有多少层,是文学家们喜欢的意识有多少层面的拓展.从电影情节来看,进入他人梦境自然是科幻,或者不如说是奇幻,在故事之中创造一个合理的世界设定,是颇为
心理学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如何运用心理学探案
我非常喜欢看推理剧集,也看了很多,发现现在另辟蹊径的推理探案片很多.传统的福尔摩斯用的是演绎法,犯罪痕迹学,如今的CSI《犯罪现场调查》系列靠的是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案手法,包括弹道学、气液相色谱、痕量分析、统计学和法医学.有一段时间火得不得了的《别对我撒谎》(LietoMe),走的则是利用心理学与微表情破案的路子.日剧在科幻路线上走得更远一些,比如有一部《神探奇奈》,靠的是女主角的摄影机记忆快速阅读海量资料然后得出结论,感觉女主角是一部超级计算机,然后靠大数据计算来探案.还有一部日剧Mr,Brain,讲的是脑部受伤的男主角,忽然得了天才综合征,脑力爆发,成为脑科学天才,然后利用各种脑科学研究来破案――这题目听着很玄,不过现实中确实有这种脑部受伤而激发某方面天才的案例,当然概率小之又小.基本上脑部受伤因受伤部位不同而都会影响认知、运动或语言功能,若前额叶受伤还可能引起性情大变甚至发展出反社会行为,所以要靠某天砰的一声砸到脑袋变为天才,几率估计跟被蜘蛛叮咬变为蜘蛛侠差不多.另外还有东野圭吾笔下的神探伽利略,是一位利用物理学知识破案的天才教授.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心理学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学士学位论文、硕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0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我记得一九九九年左右有一部由漫画改编的日剧《感应少年》(在凤凰台播出时叫《灵幻小子》),便引入了犯罪侧写这个概念(Profiling),其中的女警擅长使用侧写抓住犯人,那时候犯罪侧写还是一个十分新奇的概念.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小说和影视作品用到这个领域,比如说已经播出好几季的美剧《犯罪心理》(CriminalMinds),便是使用犯罪心理学侧写来抓获连环杀手,日剧中《Control犯罪心理搜查》也是如出一辙.犯罪侧写其实并不是魔术,像旧小说里某某掐指一算便知天下大事.大家看到电影或电视剧里,侦探们悠闲地说出,犯罪者多少岁到多少岁之间,做什么样的职业,有何种性格甚至外貌特征,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几乎将罪犯描述到毫厘不差.这些犯罪侧写听起来很神奇,其实背后实实在在是各种科学研究,包括行为分析、人格心理学、地理位置分析、临床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等.而种种研究分析背后,都有统计学.如今大家言必称大数据,其实大数据也没有说起来那么玄,并不是多少字节或者云计算最厉害,而取决于手握数据的人,能从中得出什么样的信息,这便是分析科学的力量.那么怎样从犯罪模式和犯罪现场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来判断罪犯特征呢?其实都是通过过往发生的海量案例,从中提取出各种相关因素,比如性别、年龄、种族、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经济能力等,再建立模型或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是否在某一类犯罪中出现.这样根据现有罪案的信息,便可推测出犯案者有多少百分比的可能具有某种特征,从而帮助破案.举例来说,极端一点,假设过往案例中百分之百的儿童绑架犯都是二十多岁、经济状况差、有暴力史的青年男子,那么再发生绑架案,侦探们一定也会寻找同样的人.在研究生时期,我做的研究有部分是关于面孔识别中的同种族偏向(own-
心理学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银幕上的心理学相关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