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方面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在非硕士点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辅导员及学生创新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近十年来,本科生导师制已在全国很多重点高校进行了试点推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非硕士点高校仍较少见.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实施的具体模式.
关 键 词:非硕士点本科生导师制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93-02
本科生导师制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就有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育制度;国内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等也在2002年率先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到目前为止,全国高校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已超过160所,但大多是有硕士点或博士点的重点高校.而对于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非硕士点高校,由于学科建设薄弱,学校物质条件与软环境条件也较差,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在非硕士点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对其进行个性化和专业的指导,无疑更有利于提高本科生教育的整体质量,更加有效地促进非硕士点高校教学科研和素质教育的共同提高.
1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和特征
本科生导师制是特别针对大学本科生而设立的一种本科教育制度,是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旨在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心理和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制定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计划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1].本科生导师制主要特点就是以个性化教育为基本手段和以专业教育为重点.本科生的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个别引导和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挑选一些实践能力强、学习悟性高的优秀学生,在重点指导其专业学习的同时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1].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7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2非硕士点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对于具有硕士授权点的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为学校高水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学科发展资源,其所创造的育人环境对学校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对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科生在这类学校可享受到学校高水平学科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条件与软环境条件,能够在其中及时地吸取新的思想,掌握新的发展.但对于非硕士授权点的高校来说,由于学科建设薄弱,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在非硕士点高校,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对其进行个性化和专业的指导尤为重要.事实上,非硕士点高校大多是师资较紧张的普通教学型高校,特别自高校扩招以来,随着课堂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习管理工作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在非硕士点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不仅可以在制度上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还可以在实践中推动高校的师德建设.高等学校的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职责[2],大学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教书匠”,他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导师制可以让教师去深入的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教师的敬仰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高校来说,也有利于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推动学生、教师和高校多赢的一种制度.
3非硕士点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条件和具体模式
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的一所非硕士点高校――韩山师范学院(以下简称“韩师”)为例,调查了其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愿望.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韩师已具备了实施“本导制”的基本条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多种形式联系学生的制度条件
韩师向来注重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修订了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配套实施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2011年下发《韩山师范学院中层干部联系教学班级工作意见》,推行中层干部联系教学班级制度,充分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推进关爱学生工作.还有已形成制度的“院长早餐会和院级领导接待日”等活动,为学院领导直面学生,和学生直接沟通提供了平台.韩师这种多种渠道、各类层次的联系学生的制度,有助于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3.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硬件条件
韩师作为一所师范院校,有较完备的基础教学实验条件和多元化的实习实践基地,目前学院有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技能实训中心、示范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各类实习基地80个,其中专业实习基地有14个.除了教学实践实习硬件条件之外,韩师还拥有各类科研平台30多个,其中有国家级科研平台“粤东分析测试中心和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潮学研究中心”,校级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韩师学生依托这些教学示范中心和实验室,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
3.3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软件条件
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软件条件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师资力量.近些年,学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一系列“强师工程”建设,特别是通过“申硕”建设的开展,与院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现已有4位教师取得了汕头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资格,20位教师取得了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资格,7位教师取得了云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资格,学院已累计招收培养了28名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我院教师积累了宝贵的“导师”经验.除此之外,目前我院已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0个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的梯队成员大多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是学院获取院外科研项目的主力军,也是启动各类科研平台,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学院办学层次的主要力量,这些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都会主动吸收一些优秀本科生参与到实验或调研中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根据我院的办学特点和客观条件,笔者认为可以实行本科生“社团导师制、德育导师制和项目导师制”这三种模式.3.3.1社团导师制
大学的学生社团是释放大学生激情与魅力的地方,也是锻炼和展现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平台.韩师现在共有63个学生社团,其内容涵盖文化艺术、学术实践、公益服务、体育运动等,吸纳了近三成的在校大学生.一般在新生入学时期,各社团也开始招募新团员,新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或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加入,社团成员可以是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组成,一般是采用由高年级学生领导或指导低年级学生的组织模式.采用“社团导师制”,将韩师已有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管理干部进行整合,由专业的导师来指导相关领域的社团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社团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防止管理上的松散、无序和建设上的低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对话与互动,有意识地进行思想的碰撞、观念的交锋和行动的导引,能够促进社团成员潜质的有效开发和长足进步,培养在某一特定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在非硕士点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