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学论文范文例文,与土地流转制度的经济伦理学解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时间:2020-07-11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经济学毕业论文格式,关于土地流转制度的经济伦理学解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济学及农村经济及农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经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为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允许农民进行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政策.从经济伦理的角度解读,此举标志着政府处理“三农问题”伦理原则的重大转向,实现了从多予少取的补偿性公正原则到赋权放活的应得公正原则的转型.

关 键 词:土地流转;多予少取;补偿性公正;赋权放活;应得公正

中图分类号:B82-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2-0030-03

30年前,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从农村开始;30年后,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农村改革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次会议通过的在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成为新一轮改革的核心和焦点.我认为这不仅仅代表一条新政策的出台,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经济政策和制度都隐含了一种伦理取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出意味着政府处理涉农经济利益伦理原则的重大转向:从以往的补偿性公正原则到赋权放活的应得公正原则.

补偿性公正原则是经济伦理的基本价值之一.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认为,人们由于天赋的不同而带来的社会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社会可以通过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安排来补偿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从而实现公平.中国现代史上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业化进程都凝聚着中国农民的奉献和牺牲,他们的确是社会真正的弱势群体.建国伊始,为了尽快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基本的国家工业体系,我们搞了第一次工业化,但由于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丰裕程度的有限性,我们采取了城乡分而治之的抑农政策――城乡二元体制.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以城市为中心,把农村和农民仅仅作为社会发展的外围与补给线;同时,农村的主要经济资源控制在国家手中,国家为积累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持久的压低农副产品价格的政策,使之成为工业化所需资金积累的基本来源.据统计,在1952-1992年的40年间,农业因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成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12580亿元的巨额积累资金,扣除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和财政从农业部门的收入差额,广大农民在自己生活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为国家提供了10636亿元的积累资金.[1]正是由于农民的奉献和牺牲支持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保证了我国工业体系建设的完备.改革开放以后,以农村改革为先声,我们又开启了第二波工业化进程.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但和城市人口相比,他们的“相对”受益还是很小,而且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对劳动力、土地的需求不断高涨,致使农民工涌现、打工潮兴起,大量农村青壮劳力进城务工,遗留在农村的承包地或是被贱卖和不当征用,或是被抛荒.而被贱卖和不当征用的土地交易利润却往往被农村基层政府所截流,农民又一次成为工业化大潮中的利益受损方.

如何破解困扰中国发展已久的“三农”难题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大事.因此,在制度安排上很自然地采用补偿性公正原则,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政策倾斜“三农”,实行补贴和优惠.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说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二是“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家宝总理借助舒尔茨有关“穷人的经济学”原理所讲的这番话表明,政府对农民的贫困是抱有深切的道德关怀的,而且还千方百计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脱贫.据统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指导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约79个,其中,有10个文件作为中央“1号文件”颁发,而这10个中央“1号文件”都贯穿着同一个主题:对于“三农”要多予少取.1982年和1983年,两个中央“1号文件”旨在解放农业生产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农民生产自主权.1984年,第三个中央“1号文件”强调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至15年以上,同时,大幅度提高粮食和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1985年,第四个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规定,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1986年,面对整个国家物价波动较大、农业生产出现滑坡的不利形势,中央出台第五个“1号文件”,提出力保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九十年代以来,为了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1996年,中央颁布《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提出努力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1997年,从政策上承诺土地承包期15年到期后,继续延长30年保持不变.2000年以后的五个涉农中央“1号文件”更是加大了支农、惠农力度,在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上认识“三农”问题在整个改革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2003年,第六个中央“1号文件”和2004年的第七个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对种粮农民实行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2005年第八个和2006年第九个中央“1号文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定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扭转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推进城乡户籍、就业、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加快形成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尽快构建起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随即,政府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古老税种退出了历史舞台.2007年12月,第十个中央“1号文件”发布,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农村民生,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农村扶贫力度.


如何写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播放:21151次 评论:5907人

土地流转制度的经济伦理学解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经济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该文来自: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792946.html

政府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多予少取的补偿性公正伦理原则本无可厚非,但落实在中国农村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悖论:一方面,政府对农民政策倾斜和补偿的力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2008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从1984年的1∶1.81扩大到1999年的1∶2.6,再扩大到2007年的1∶3.3,人均收入差距绝对额则从5300元扩大到9600元.究其原因,多予少取只是从外部给予补偿和支援,况且还不能保证这种补偿和支援的足够度和持久性.好比救治病人,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变输血为造血,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就要在多予少取之外找寻新的路径:放活.放活就是确认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其所应得,用经济伦理的语言表达就是应得公正原则.

应得公正是经济伦理的重要原则.英国哲学家米尔恩

1 2

关于经济学论文范文例文,与土地流转制度的经济伦理学解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初二政治小论文

政治思想论文

政治学硕士论文选题

政治类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发表

政治论文范文

政治论文1000

小学生政治论文

实事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政治生活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政治论文

为您写【政治论文】整理了500万篇关于政治论文方面的本科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提供政治论文相关的提纲、任务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相关范文表。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